56个民族56朵花,56族服饰合影要怎么拍才更美好?

图片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其实这是一篇跟服饰关系不那么大,但是跟企划关系不小的文章。没错,我就是想说,要拍好类似“56个民族56朵花”的各民族服饰合影或阵列,更加需要的不是服饰知识,而是专题企划能力。
1
诞生于80年代的「56个民族56朵花」
和很多人的印象相悖的一点是,56个民族格局并非新中国建立之初就有形成的格局,而是80年代才有的概念。类似《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类明确写出民族数量的歌曲,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雕塑、画作等),都是80年代才开始诞生的产物。
图片
图片
△ 春晚上表现多民族的节目图片
自有中国开始有“民族”一词开始(一般认为首次出现是在189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普遍使用是在1903年后),将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划分,如民国有汉、满、蒙、回、藏“五族”(另有伪满提出过的汉、满、蒙、朝、日五族,须予以区别),当时所用的五色旗也是由此而来。
图片
△ 五色旗
图片
△ 五族共和
显然“五族”不涵盖所有民族(云南当地就提出过七族概念,即添加了夷[彝]、苗二族),是当时孙对民族认知缺乏了解导致。而蒋则提出了“国族同源论”,称“汉族”为“国族”,而其他少数民族为“宗族”,将他们视作汉族的旁支,并强行进行同化改装,与孙的“五族共和”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否定了民族讲的平等自由,回归到了“一民族之专横宰制”的局面(跟咱们现在的一些网民主张倒是很像)。
新中国成立后,也开始了民族识别工作。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全国自报族名有400多个,这也是网络上很多人所说的建国初有四百多个民族的由来。但民族识别并非你报甲他报乙就能把你俩算成两个民族,所以就派出了一批小组去各地调查研究,识别民族,也识别族群然后并入到已识别的民族中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1950年代,民族访问团在云南
最终在1954年前,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前又确立了15个少数民族,此后,珞巴族在1965年被确认、基诺族在1979年被确认。至此,我们所熟悉的55个少数民族都被确认。
而后1986年的《关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和更改民族成份的情况报告》和1987年的《民族识别和更改民族成份工作已基本完成》,宣告56个民族格局被完全确立(而后在这个层面上是不会增加单一民族了,怎么炒作“第57个民族”都是无济于事的,另见《穿青人:这场追逐「第57个民族」的梦,众人皆醒我独醉?》)。我不知道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出生在哪一年,相比不会距离这个年份太远吧,可见“56个民族”这个概念其实很年轻。
为什么我们要厘清这个时间线呢?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在不同时间段的人们所见到的多民族局面分别是什么样的,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为什么那样表现“民族团结”或“民族多元”这些题材的
比如,我们看到一些年代相对久远的作品里,其实只能看到一部分民族,那是因为当时识别的民族并不多,且由于民族识别工作还是进行中,并不强调数字。
图片
△ 1951年宣传画
图片
△ 1955年宣传画
图片
△ 1961年宣传画
图片
△ 1962年宣传画
图片
△ 1964年宣传画
图片
△ 1974年纪念邮票
还有很多人诟病的汉族不穿“汉服”的问题,且不说汉服本质上是21世纪产物,而是当时这类合影的C位“工农兵”一定程度上已经代替了汉族的角色(见《56个民族合影里,汉族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民族服饰?》),并且还是有大量画面里是有穿着传统服饰的汉族(很多人自己没见过就当不存在),只不过穿的是比较朴素的大襟衫、对襟褂子之类,以及经过改良的袄裙和部分带有戏曲色彩的古装(见《新古装:仙女本仙的梅兰芳》),哈。毕竟,当时的人们无法穿越到21世纪来讨好现在网民的口味。
图片
△ 1958年宣传画(汉族穿着传统服饰)
图片
△ 1974年宣传画(中间为工农兵,其中一位穿传统服饰)
图片
△ 1974年宣传画
图片
△ 1961年宣传画
这里提一下,礼服化的改良袄裙(见《当中式婚服遇上“袄裙”,是又心动了一遍的感觉!》)其实在不仅仅作为汉族服饰的代表,还会在早期一些世界团结的宣传画面里代替中国的角色。
图片
图片
△ 1959年宣传画
图片
△ 1960年宣传画
2
国家队怎样展现「56个民族」?
有了“56个民族”这个概念后,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全景式展现多民族风采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199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图片
△1999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 
毫不夸张地说,后来的56个民族素材几乎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尤其在多支系民族选择代表性服饰的时候,往往都会参考这套(多支系民族要怎么展现自己的代表性服饰,这是另一个比较复杂和纠结的话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根据邮票再绘的56个民族形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参照邮票再绘的56个民族形象
从企划的角度去看这套邮票,有几点设定使得它即便画风不讨很多人的喜欢,依然获得了匹配它《民族大团结》标题的成功——
①一男一女(构图均衡);
②载歌载舞(风格动感);
③民族道具(细节丰富)。
这套邮票屡被仿画,并且在全景阅览的情况下怎么排列也不会显得凌乱,就基本奠定了它的成功。
不过以歌舞的形式展现不同民族服饰/风采的习惯由来已久,1962、1963年发行的民间舞蹈主题邮票便是如此。限于当时的印刷水平,60年代的这批邮票画风更为简洁,以色块为主,人物之间的动作和走位也相对简单。
图片
△ 民间舞蹈邮票
“载歌载舞”并非是很多人眼里所认为的,只鼓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以上举例的邮票里都有汉族歌舞,且80-90年代出过一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书籍,里面的汉族舞蹈也是占大头的(不能因为自己的井口只能看到一方天空而认为其他天空不存在吧)。
图片
图片
△ 两款邮票中汉族是不同的歌舞
而是因为“歌舞”是民族服饰出现的绝佳条件,尤其随着经济水平增长,民族服饰的穿着场景其实是越来越稀缺了,不为看客提供一个合适的理由,会显得十分影棚,还是那种空荡荡的影棚。很显然,芭莎的那套图缺少这类的规划,即便加了十分具有海报元素的文字,依然压不住画面本身缺乏内在的一致性。
图片
图片
△ 芭莎杂志
此外,歌舞也是庆典的重要元素,基本上需要集中56个民族的场景都是希望表现中国文化多元、欣欣向荣的,不论是宣传画还是邮票都偏爱采用多民族歌舞的形式,也是从80年代开始画面上会有意完整展现的56个民族。
△ 1959年纪念邮票
图片
△ 1959年宣传画
图片
△ 1961年宣传画
△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邮票
除了歌舞,传统体育也是相对比较偏爱的题材,也可以达成我们前面提到效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 传统体育相关宣传画、邮票
网络时代里,我比较有印象的是一个短视频作者费青,花了近1年的时间去拍摄自己穿着56个民族的视频,我们抛开她的服饰正确与否不谈,只看她的创作方式。
费青的方式类似“旅拍”,是非常适合个人展现的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费青创作的56民族服饰
旅拍的切入角类似于“他者”,观看者明显看得出这位作者是在体验,作者和观看到视频的人一样,都只是是民族服饰的赏玩者,而非拥有者。这种拍摄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视觉冲击力,满足观看者的猎奇感(中性),具有不错的传播度。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除了她选择的服装很多有值得商榷以外,她的“旅拍”几乎完全脱离原生态,不深入展示民族习俗,难免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不过个人创作者能调用的资源有限,也是没有办法)。
3
如何为「56个民族」拍好合影?
再回过头来看芭莎的这期,就会发现问题是类似的,暴露出的绝不仅是民族文化或民族服饰上的不足,而是企划工作上的缺失。
看得出芭莎所选择的服装比那位短视频作者强很多,服装的许多细节都表明了它们来自于原生态,而非旅游景点的试穿装。当然,芭莎所拥有的财力、能调动的资源,也绝非那位短视频作者可以相提并论的。至于效果,可能真就还不如“旅拍”让普通人更感兴趣,毕竟民族文化旅游这件事,我们是有需求有共鸣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民族文化旅游
芭莎的问题是缺失了呈现这些服饰的情境,不论是前面提到的歌舞欢庆、还是传统体育,又或者是旅游景区的表演和游客体验,这些服饰都是有情境的。但在芭莎里,我们不知道这些服装为何而来,似乎策划只负责摇人,摄影只负责快门,然后照片就出来了
图片
图片
△ 芭莎杂志
情境的缺失,还导致了服饰展现上的无序,你看有人在跳舞,有人在祭祀,有人在转圈,有人在拍大头贴……要不是类似的清晰度,说是网图大集合也不违和,因为没有内部的一致性。
图片
△ 芭莎杂志
有人可能要说了,要啥一致性呀,我们就是要这种随意。那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什么有展现56个民族服饰这个选题?
至少芭莎以外的组织或人做这个选题,是希望展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多元”可比那句“56个民族56朵花”,“一体”可比那句“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需要看到彼此的缤纷多彩的差异,也需要找到引发彼此呼应的命运共同体。这些用讲得都不是很容易,更何况用视觉来表达,那就需要在企划时做一些前置工作,比如框定一个表现的程式作为内联,然后寻找一些与读者、与观众想契合的切入点。
比如旺仔牛奶的民族罐,它的程式其实是很难的发挥的,男性、头饰、衣领……都是民族服饰相对忽略和难以辨别的部分。
图片
△ 旺仔牛奶民族罐
效果嘛,也明显,将这些罐子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第一眼就能被吸引被震撼,用这种看起来相似又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来表现“多元一体”。
它和消费者、和观察者的切入点也很简单,就是熟悉的旺仔形象和可爱的卡通画风,大家看了就会感到亲切和开心,从而把这种情绪转嫁到56个民族罐这个选题上。
图片
△ 旺仔牛奶民族罐的完整形象设计
我们其实对自己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陌生的,甚至于对于自己的民族都是陌生的,需要从相对普世的情感中寻找抓取人们眼球和情感的切入点。
另一个例子是拍“全家福”的陈海汶。全家福本身就带有团圆和美的诉求,它用这个意象代替比较玄乎的“民族身份认同”,让大家从照片里引发最朴素的情感共鸣。
图片
图片
△ 陈海汶作品
陈海汶的这个系列让我想到黄庆军的《家当》,但黄的烟火气更为浓烈、如果能按照黄的拍法将不同民族家庭的物件摆出来,哪怕是讲衣柜里的服饰都挂出来,想必会更震撼。
不过《家当》系列里其实有一些少数民族家庭的,只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完整穿戴民族服饰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黄的拍法较为写实,所以在民族属性上并不明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黄庆军作品
黄庆军的照片再次说明,这种展现多元的主题,一开始的构想才是最重要的,后面只需要去记录就好了。不要去预设一张照片,更不要去表演一张照片,因为真实是最有力量的
4
芭莎的追求和得失……
芭莎的选题是倒过来的,他们太知道自己的读者想看的是什么了,所以这些民族里只有汉族与满族,因为只有这两个民族都穿了“古装”……都不说别的,56个民族里有2个都不在一个时间线上啊,属于关公战秦琼呀!
图片
图片
这是类似当下流量式的做法,因为会为杂志埋单的、会为这个选题的热搜贡献评论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上网的、关注网络民族话题的……这个属于客群画像,所以说人家还是企划了的,只不过企划的方向不太一样。
这类似于品牌找明星代言,原本应该是为了品牌形象,但最终是为了品牌销量,于是在流量式的做法下就变成了明星成为了促销向粉丝吆喝的柜姐柜哥。你说这一样么?从最终目的来看,的确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丧失的是品牌好感度、消费者忠诚度等等看起来目前不值钱的东西。
芭莎做这个会有销量、会有话题度,但它唯独对于选题本身#中华民族服饰之美#似乎是不够平衡的。他们的目标受众想看到的是,有汉服,最好是明制的,少数民族服饰弱化他们所认为的满化元素……最好还能有人像《#玉楼春韩网评论#值个文化热搜?还是落个营销笑话?》一样搞出一点外网的舆论来,所谓让西八和猴子破防嘛,这样芭莎就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大英雄了。
我和鹿圈圈在知乎说了一下,芭莎这个选题做得不够好,我举例了旺仔,她举例了邮票,结果来了不少人冲上来说“汉服让你们破防了”……
△ 知乎截图
等等,旺仔罐头你们确定看过么?人家穿的是古装/汉服啊!
图片
图片
△ 旺仔汉族罐
所以,大家想过没有,旺仔的这个民族罐虽然有名也也做了汉服/古装,为什么并没有引发类似芭莎这样的热搜效果呢?
有人觉得,真是真人和卡通的区别?那为什么邮票里用大襟衫、对襟衣却又让这部分人愤愤不平呢?说到底,他们想要的不是展现56个民族服饰这个选题。做56个民族服饰选题,应该是表现56个民族平等团结,服饰文化缤纷多彩,表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而不是,让其他55个民族成为满足自己的陪衬、成为拔高立意的幌子。芭莎似乎是了解这些的,所以它做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56个民族服饰选题,而是某X个民族和另外(56-X)个民族的服饰合辑。
图片
△ 1957年宣传画
图片
△ 1989年宣传画
芭莎列了很长的顾问或者说鸣谢名单,其实我还看到一些人在网上提到自己帮忙出过意见但我没在名单里找到他们(这部分其实反而不少建议很不错,建议其他单位真心想做这个选题可以考虑一下),然后名单里的好坏只能决定食材,最后完成烹饪的是芭莎,当然还有摆盘和上菜。
有时候,粗犷地去做56个民族服饰选题也不会特别差,就像黄庆军那样,直接走入生活,让真实成为力量,看看那些将现代服饰和民族服饰在生活里自然混搭的样子,看看那些对于穿着民族服饰依然有残存惯性的苍老面庞,看看那些不光鲜、不整洁、不华丽、不复杂的平常之中的民族服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终究和过去不一样了,巨轮终究会辗过很多传统,以前需要在宣传画中修饰的部分,反而成为了亟待忠实记录的珍贵碎片
图片
△ 1954年宣传画
图片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