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过天马!小鸟天堂:从独木成岛到国家湿地公园

图片
近期,《江门日报》启动“呼应”栏目,记者团乘着春日暖阳,探访“南国奇观”——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村的小鸟天堂。
图片
郭永乐 摄
泛舟其间,只见波光粼粼、独木成岛、榕冠如云、群鸟翩跹,让人仿若置身远古丛林的斑斓画卷。伴着舟楫前行划出的一路涟漪,隐约听到有个声音将跨越400多年时空的生态守护故事娓娓道来:
小鸟天堂
“若有上岛扰鸟、伤鸟者,就是大逆不道,不论男女老少贵贱,以亵渎神明、大逆不道治罪。”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江湛铁路工程增加投资1.8亿元,建造全球首例高铁全封闭声屏障,最大限度减少列车运行给鸟类带来的声光干扰。”
……
从清末民初为护鸟而制定最严村规民约,到90年前大文豪巴金先生留下传世名文,再到5年前重大交通项目为了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而增加建设成本,乃至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小鸟天堂,在一代代侨乡人民的精心守护下,林密水秀鸟乐人安的生态基底始终坚如磐石,并在当代精彩续写了万鸟齐翔、人鸟共生的时代新篇,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典范。这背后蕴含的朴素家园观、自然观,在农耕年代和现代化之间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洗礼着我们的精神,浸润着我们的心灵,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
图片
阮国志 摄
图片
阮国志 摄
图片
阮国志 摄
图片
阮国志 摄
自然之念
 “爱鸟护树”传统扎根于心
有着400多年历史、树冠覆盖面积达1公顷的那棵古榕,是小鸟天堂的根,其发轫的渊源,有两种版本。
流传颇广的一种说法是为防治水患。天马河与外界江河相连通,河水长驱直入,湍急的水流对民众的生活、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明朝万历年间,为了阻挡来势凶猛的河水,天马人祖先在河口处沉下了一艘沙船作为沙洲。当时,一名挑沙的船工随手将一根榕树枝扁担插在沙洲上,未曾想它开始生根发芽。天马是水乡,村民种田靠划船进出,每人每次收工都带回泥土倒入沙洲中,这一习惯持续百年之久,使河中之洲和榕树与日俱长。树枝须根不断及地,扎入土中萌发,长成新的树干,经年累月,榕树独木成林、成岛。树茂而鸟至,成群白鹤、白鹭陆续前来栖居。天马人认为这棵榕树是“神树”,视其中的鹭鸟为天降祥瑞的“神鸟”,将树鸟兴旺与否,与全族的兴旺、子孙福气联系起来,遂立下严明乡规:若有上岛扰鸟、伤鸟者,就是大逆不道,不论男女老少贵贱,以亵渎神明、大逆不道治罪。
另一种说法大意是当时村中在河面垒砌沙洲“罗星凸”,村民沉沙洲时不见了一位兄弟,于是将那棵榕树视作其化身,将飞来的鸟当作其升天的座驾。
图片
小鸟天堂。邓景棠 摄
故事的开端各有各说,但不管是哪个版本,都和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有关,而且在后续均汇于一体:在严厉苛刻的乡规和口口相传的祖训中,一代代天马人怀着天然的敬畏与责任,持续开展“爱鸟护树”之旅。在天马,即使遇上灾害饥荒,也极少有村民捕鸟充饥,若市面有人贩卖鹭鸟,即使价格不菲,村民见之必买下放生。爱鸟甚至刻进天马人的基因,村中大族陈氏祖祠的横梁、门楣和多处民居的屋檐上都雕刻鸟儿作为吉祥图案,在装饰的同时,警醒族人爱护小鸟,保护自然环境。
图片
冯耀华 摄
此后,在历代天马人的精心保护下,这棵榕树无拘无束生长,根枝交错相连,形成独特的树相:枝叶郁郁葱葱,外面遥看几乎瞅不见主干;榕须密密麻麻、深褐柔亮,垂入水中如同老翁的长胡须。茂盛的榕树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濒临南海及纵横的河道水网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鱼虾食料,形成树鸟和谐共生画卷:密林之间,鸟雀欢语,灰白相间,或立枝头,或搁浅滩,或腾天际,畅快自如。树常青,根相连,鸟千双,1933年,作家巴金到此游览,写下了散文名篇《鸟的天堂》,又于1984年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四个字,小鸟天堂从此得名。
图片
1984年6月,巴金为“小鸟天堂”题书。
时代新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生态文明典范
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活动不断增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深。小鸟天堂及其周边水系环境也受到挑战。
图片
李样尊 摄
图片
阮国志 摄
为确保“生命之树”常青、让鸟的家园更美,江门市、新会区两级党委、政府多年来不断完善立法、规划和治理举措,对小鸟天堂展开立体保护。
20世纪90年代,新会出台《新会市保护小鸟天堂雀鸟暂行管理办法》,2007年又颁布《新会区野生动物管理办法》,2002年至2011年间,新会区投入5000多万元对小鸟天堂进行了两次升级改造,增设人工岛和浅滩,建设陆上观鸟步行体系,加大禁枪和禁止捕鸟力度,这些行动,让小鸟天堂湿地资源更加丰富,鸟类栖息环境更加优越,古榕生态屏障更加完善。
图片
阮国志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新会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路径,对小鸟天堂的保护和恢复措施进一步升级。
图片
阮国志 摄
图片
阮国志 摄
着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2016年12月,我市正式启动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致力以“鸟的天堂”为品牌,整合周边生态湿地资源,规划打造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生态观光、历史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湿地公园。随后出台的《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小鸟天堂湿地的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着力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我市邀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相关专家团队到公园开展古榕复壮及周边环境改造工作,让古榕重焕蓬勃生机,使古榕岛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2017年,经过小鸟天堂附近的江湛铁路,特增加投资1.8亿元建成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最大程度确保了鸟类繁殖栖息不受影响。
图片
全封闭声屏障为飞驰而过的列车按下“静音键”,避免惊扰到数百米外的小鸟天堂。郭永乐 摄
系列守护行动让小鸟天堂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有力提升。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小鸟天堂成功恢复鸟类栖息地共约27万平方米,湿地公园周边绿地面积增加约7.4万平方米,水质达到地表水质三至四类标准。随着鸟类栖息空间不断优化,鸟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多,有记录的鸟类达105种,维管植物350多种,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之一,每年从小鸟天堂孵化的鹭鸟有3万多只。整个园区面积由原来的40公顷扩展到现在的270多公顷。2021年,小鸟天堂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
图片
阮国志 摄
村在水畔,树鸟相依,船在湿地中悠游,列车安静穿过……如此盛景,让小鸟天堂成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典范,成为江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有力印证,更成为中国生态故事里的“金名片”“活教材”“代表作”。
编后语
轻舟过天马,人树鸟共生。侨乡人民对小鸟天堂持续400多年的韧性守护,始终绽放出与时代共振的生态色彩,诠释了对自然法则念念不忘的初心。这份坚守,不仅是为鸟类的家园,更是为人类自己的未来。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千年侨都,正在努力续写自己的绿美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书写新的生态篇章。
来源:江门日报(文/张茂盛 张奕维)
责任编辑:杨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