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城市|南昌:背水一战

你能明显地感觉到江西、南昌对于发展的紧迫性。
图片
南昌滕王阁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不久,江西党政代表团就赶赴邻近的安徽省考察,扎扎实实学了两天。事后,江西官方媒体还专门撰文发问:我们向安徽学什么?
安徽是近年来区域发展领域跑出来的一匹“黑马”。它起步很晚,却跑出了加速度,终于在2022年底跑进了省级经济总量前十强。省会合肥的崛起被认为是关键因素。
所以,在“我们向安徽学什么”的追问中,安徽的强省会战略注定会被一再提及:“2022年,合肥市以GDP总量12013.1亿元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GDP总量的26.67%;2022年,南昌市GDP总量为7203.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2.46%,与合肥市的差距较大。合肥的省会龙头作用凸显,不仅内生增长,还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区域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市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合肥经济圈将发展成为安徽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一个都市圈品牌。不管是合肥还是长沙,这些城市在强省会的发展战略上是始终不渝的,江西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图片
2021年3月28日,江西南昌,市民在八一广场上休闲娱乐。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如果说此前对要不要实施强省会战略还存犹疑的话,现在江西省、南昌市层面已经在理念上取得了高度共识,并进而在实践中开始推进这一战略了。
我用“背水一战”来描述当下的南昌。“背水一战”语出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意是指背靠临近河水之地摆阵,或布下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今天的江西、今天的南昌如何发展,均已到“背水一战”之境了。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图片
在省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一直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即双子星模式和强省会模式。一个省份到底选择哪个模式,可能要视该省份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在东部沿海省份,双子星模式比较普遍。比如辽宁的沈阳、大连;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山东的济南、青岛;浙江的杭州、宁波;广东的广州、深圳。福建比较特殊,长期以来泉州经济总量位于首位,不过近年来情况发生改变,省会福州异军突起,目前已渐成福州、泉州、厦门三足鼎立态势。泉州、厦门地缘接近、产业互通,也可以视为双子星模式的另一种表现。
内陆省份尽管也想形成“双峰并峙”的城市发展态势,但毕竟资源有限,举全省之力也只能建设出一个强省会来。如果选择了双子星模式,可能两个城市谁都没有强起来。所以对于内陆省份来说,一个省的省会(首府),基本上就是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经济中心三合一了。
有人可能觉得,这有偶然性,但难有例外。
在是否选择强省会战略上,身处内陆的江西则一直很犹豫,远不如其他省份那么坚决。是坚定地选择强省会战略,还是南昌、赣州齐头并进的双子星模式?长期没有结论,直到最近几年才告明确——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甚至2021年的时候,江西自媒体还在讨论“赣州能否取代南昌,成为江西一哥?”这样的话题。
从各项指标来看,与赣州相比,南昌都没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
图片
航拍江西南昌赣江。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从面积来看,南昌只有7195平方千米,而赣州则有39363平方千米,后者是前者的5.5倍左右;在人口数据上,到2021年末,南昌常住人口643.75万人,人口总量跃升至全省设区市第二位。而全省设区市人口总量第一的城市就是赣州,到2021年末,赣州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890万人。
就经济总量而言,南昌的优势也并不明显。2022年,南昌市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达到7203.5亿元,而赣州这一数据是4523.63亿元,两者相差2600亿多元。
可以比较的一组数据是,安徽省会合肥2022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2万亿,而作为省域副中心的芜湖市这一数据则是4502.1亿元,两倍多的差距。南昌的经济总量距离破万亿还有不小的距离,而且和省域副中心赣州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
图片
江西省设区市经济总量。 “今视频” 图
但是有一点,南昌的优势是赣州不能比的,那就是省内区位优势。南昌基本上处于江西中部,而赣州则处于江西省的最南部,毗邻广东北部欠发达地区。
我比较同意湖北自媒体创作者“作家李楠枫”的观点。他在今年1月份的题为《江西应不折不扣强省会,而不是寻求以赣州替代南昌》的文章中写道,“早在汉朝,南昌就是现在江西地区的中心。宋朝设江南西路,以隆兴府为首府。元朝设江西行省,龙兴府也是首府。明朝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以南昌府为首府,清朝沿袭,直至今日。南昌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本质上就是地理形成的。放眼整个江西,南昌是最好的地区,没有之一。如果南昌都不能引领江西的发展,赣州更不行。”
他更认为,江西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提升南昌的省会首位度。
最近几年,复旦大学经济学者兰小欢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很是风行。
我基本上把这本书看成一本对中国最近二十多年地方发展模式的总结之作。比如,这本书分析了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对这二十多年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也用具体案例展示了地方政府如何深度介入产业发展。
以此视角来观察这二十年内在各省份展开的强省会战略也颇为适合。
很多省份的强省会战略其实是从“大省会战略”开始的,先求大,再求强。
图片
2021年3月28日,江西南昌,游客在赣江市民公园草地上休憩。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第一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做大省会。
合肥和济南都走出过这一步。2011年,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属地级巢湖市的庐江县和居巢区(更名为县级巢湖市)划入省会合肥。2019年,地级莱芜市撤销,原属地级莱芜市的莱城区(更名为莱芜区)、钢城区划入省会济南。
就连已经大得不能再大的成都市也在2016年代管了原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
在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宽松期,摊大饼式地做大省会可以增加区域人口,更可以获得经济发展难得的土地资源。
第二步,建设新区,拉大城市整体框架。
建设新区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一旦成功了,整个城市的框架就脱胎换骨了,就能从“大县城”变成“大城市”了。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实施才有了辗转腾挪的物理空间。
我有不少合肥市的朋友至今还时常跟我提起合肥建设滨湖新区的神来之笔。滨湖新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两点可见其坚忍不拔之决心:一个是省委、省政府整体迁入滨湖新区;二个是合肥市最好的中学都在滨湖新区建设主校区。
第三步,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放松,打造出一个产业之城。
人有了,地也有了,但是要实现从“大省会”到“强省会”,关键还是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勃兴。
这一点,合肥又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
在目前合肥官方叙事中,合肥将该市着力优先发展的产业概括为八个字:“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芯,即集成电路产业;屏,即新型显示产业;汽,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即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急,即城市应急安全产业;终,即智能终端产业;生,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即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
坦白讲,我蛮佩服合肥官方这个“谐音梗”的,起码好记。两个成语“谐音梗”就将合肥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表达得明明白白的。这也是一种创新了。
强省会,三步走,说得轻松,走起来却是步步惊心。
在长江中游四个省份的省会当中,南昌和合肥最像,长沙和武汉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强省会了。
图片
2021年3月25日,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一位老人在草地上做运动。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南昌要学,也只能更多地从合肥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更准确地说,要从合肥身上汲取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经验。
但两者建设强省会要面临的时空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南昌今日面临的“大势”要凶险很多。
其一,合肥建设强省会之时,国家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宽松很多,当下却是从严、从紧。地级市以上级别的区划撤并困难重重。
2022年6月2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更是提出,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
南昌希望通过区划调整先做大、再做强省会的想法注定不再畅通无阻。
其二,通过土地财政、土地金融获得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更会让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这条路途相当艰难。
站在2023年的时间当口,南昌要建设强省会,“先做大再做强”的路子已不再畅通,眼下最便捷的一条路就是: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强省会建设。
江西、南昌两级党委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以产业发展带动强省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委书记尹弘来到他所在的南昌代表团参加审议。他说,省会强则全省强。要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自信自立、敢于拼搏,着力提升南昌集聚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协调互补,做强做大南昌核心增长极。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找准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航空、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
而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正是南昌确定的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2021年7月,李红军担任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以后,他在多个场合讲话时反复强调“提升南昌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
大南昌时代或许已经开始了。
我对“文化决定论”的观点一直抱有警惕的态度。
图片
2021年3月28日,江西南昌,游客在赣江边拍照。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比如有不少人坚定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民众的性格特点。事实上,在最近的“理解城市”系列文章中,我对将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当地民众性格的观点表达了坚决的反对。
过往对于南昌人的论述也充满了这一色彩。如有人就将南昌前些年经济发展的不如意归因为南昌人性格不鲜明、思想保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嫉妒心强,暗地里好相互拆台”。
这样的归因是否科学先不必说,更大的危害在于抹杀了发展战略选择的价值。
曾几何时,外界对于合肥人、安徽人的“印象”也不脱上述对于南昌人的描述。但就是这些合肥人、安徽人打造了一个GDP已经突破1.2万亿的强省会。
行笔至此,我想对南昌人、江西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了强省会战略,那就要坚持下去,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一个全新的南昌城必将屹立于赣江两岸。
坚持的价值即在于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对南昌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者系澎湃新闻“理解城市”项目组成员。)
“理解城市”项目是澎湃新闻2023年新春伊始推出的一个城市观察专项计划。我们不仅依靠数据去理解城市,我们更用心去理解它。您有任何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给我们写邮件:chenlf@thepaper.cn。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