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运河桃花节来了!这里为何令帝王侧目、“北洋”入歌?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众所周知
这个春天的桃红柳绿
对我们意义非凡!
相约春暖花开,终于变为现实!
3月17日
运河桃花节正式拉开帷幕
此前几日
整修完毕的桃花堤
已向游人开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阳春三月,万枝丹彩
一群天津人来到北运河畔桃花堤
心情格外舒畅
与此同时
忆往昔津沽旧事
——
花堤溯源元代,三位清帝均喜爱
桃花堤——津门的桃源仙境,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话说天津卫》节目“话友”、家住西头的毕连刚先生告诉记者:在元朝诗人成始终的诗作《发桃花口直沽舟中述怀》里就提到了桃花和赏桃花的景点,最经典的地方在哪?就是桃花口、桃花寺。桃花口是现在北辰区北运河畔的桃口村。此后,桃花一点点地蔓延了,蔓延到西沽、丁字沽一带,就有了“杨柳桃花三十里” 的说法。
据《天津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南巡江浙,正值南方桃红柳绿,可惜桃花命薄,瞬即凋零,皇帝赏桃未尽兴。而当康熙沿运河返京,路过天津桃花堤,不想又见到桃花盛开,春天又再,感慨万分。惊喜之余欣然命笔,留下《点绛唇》词一首: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
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
锦缆仙舟,星夜盼晨晓。
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图片
图 | 康熙赋词《点绛唇》石碑已成桃花堤一景
乾隆总听到康熙讲到北运河的桃花,他在1767年来天津视察水灾,坐船遇见桃花堤,亲自题写了“桃柳堤”的匾额。可是,“桃柳堤”没叫响,人们依然习惯叫桃花堤,而在文人墨客中,“桃柳堤”有所流传。
图片
再后来,清嘉庆皇帝路过天津卫,也作诗赞赏桃花
所以,津沽桃花堤留下了清朝三位皇帝的墨迹。
图片
桃花堤,北洋大学堂的“第二故乡”
1900年“庚子之乱”,桃花堤遭到焚毁。与此同时,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的校址,即位于现今海河中学、海河南园和港建里、海运里的一部分,被八国联军强占为兵营,学校被迫迁址到西沽武库重建。
图片
图 | 西沽武库战斗中转移联军伤员
西沽武库,坐落在天津城北八里的西沽村以北,占地约350亩,原为天津老三营的兵器库,现为北运河畔桃花园至北洋园西侧。
1903年,迁址重建的北洋大学堂的教学主楼建成,开始复校上课。因为该校为光绪皇帝御笔硃批建立,因此,新建的教学主楼的大门上方镶嵌带有皇权特征的团龙图案,故有“龙牌大学”之称谓。这就是桃花堤畔北洋大学的“第二故乡”。《北洋大学堂校歌》,即《天津大学校歌》的开头便是: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图片
图 | 宣统二年的北洋大学堂
“桃花堤”和“龙牌大学”是天津的百年名胜,“学府花堤”是近代天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交融的杰作,是天津城市的骄傲!
图片
图 | 北洋大学校徽
图片
图片
上图 | 团城是北洋大学保留下来的三栋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栋。曾担任北洋大学校长的我国著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先生就曾在团城中工作和生活数年。
而今年,这里还将迎来一座高校的“双甲子”诞辰,即河北工业大学。它的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1951年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1958年恢复重建,1971年复名河北工学院,1995年定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图片
图 | 北洋工艺学堂
1940年代,同学们“远足”西沽桃花堤
邱浩老先生回忆40年代他在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春游”一词,而是叫作“远足”。那时,星期六下午不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午远足。于是,校园中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前边,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后边,由老师陪着就上北洋大学的方向去看桃花,那时候是相当热闹。
图片
图 | 天津近代文杰陆辛农先生带着学生在北运河畔(1930年)
他记得,那时远足去的桃花堤并不是今天的桃花堤,而是位于北洋大学西面,是北洋大学堂和市区之间的边界。北洋大学校门坐南朝北,冲着北运河边,校门前有一条软得像白面一样的柏油马路,桃树都集中在这条柏油马路的两边,周围的桃树稀稀拉拉,还有几棵柳树,根本没有家中老人所说的桃花堤“一棵桃、一棵柳”桃红柳绿的景象。
图片
图 | 《新天津报》(1937.04.18)记录西沽看桃花
反而是北运河上两个大桥墩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据说,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想在北运河上修筑铁路而遗留的,在建桥墩的同时,也把周围的桃树毁坏不少。同样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北洋桥的千疮百孔,桥面上尽是窟窿,能看到桥下的流水,远足的时候从那路过感到很害怕,担心要掉下去。
解放以后,政府把桃花堤整个移到勤俭桥附近,所以现在咱们看到的桃花堤不是原来的西沽桃花堤。
1959年,桃花堤“碉堡”印象
据40年代生人、家住西头的市民韩象湘先生回忆,1959年,自己和同学们曾到西沽义务修建公园,并在桃花堤上“义务植桃树”。他记得,当时那里乱乱糟糟,这边是河,那边是一些坑塘,有一些水草……在这样“背景”中,河堤上一个孤零零的碉堡显得很突兀,让他印象深刻。他由此联想到,桃花堤曾毁在国民党当时想固守天津而建立的城防之中。因为那时陈长捷的“坚壁清野”政策,在天津市区的西北方向,即过去的北郊和西郊所有的高大树木、高大建筑都被“拔光”。
解放后,政府想恢复桃花堤,同时为了配合丁字沽一带的发展,因为那有一个新建的工人新村。就像我们现在经常在建筑工地外面可以看到的建筑施工标语一样,当时的修建口号就用红漆写在碉堡上,是这么四句话——
西沽历来观桃花,
游人赏到笑哈哈,
蒋匪把它已毁掉,
如今党要恢复它!
韩先生故地重游,在赏桃花之余,最想再看一看“碉堡”的模样。他看到,碉堡的原样没有了,进碉堡的门和枪眼都堵死了,外边已经抹上灰,并把它做上一些假山石和台阶,碉堡顶子上围了一圈栏杆,原本还有一些座位,游人可以拾级而上,作为欣赏桃花堤的“制高点”,不过,现在已经不准游人上去了。
图片
图片
上图 | “碉堡”曾变身桃花堤“观景台”
图片
图 | 曾站在由碉堡改作的假山上拍摄北运河畔桃花堤
阳春三月,津门的桃源仙境“桃花堤”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终于能够畅快欣赏“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深深体会“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去吧!尽情地欣赏吧!
记者 | 刘长虹
编辑 | 马媛
综合 | 《话说天津卫》节目组 天津大学图书馆 美丽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