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用的腔镜器械,这些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1
气腹管:
使用时注意勿将连接气腹针一头置于床下(否则需重新单独打开包装)。消毒清洗时注意出口一头有无异物,有无附着气腹器械部件。橡皮管道长久使用会老化、开裂,打包前需仔细查看。
图片
2
光源线:
腔镜器械中极其珍贵且易损坏的软性管道。内部由光纤组成,常因暴力使用、钳夹、拉伸等不当操作而加速损伤。使用时应注意无菌原则的情况下,将连接机组一头递于巡回护士,而不应掷于地上,造成碰撞磨损。捆绑、固定光源线时应预留足够空间,尽量避免对其管腔的形变破坏。连接镜头处消毒擦拭时不可暴力操作,应轻柔对待。
图片
3
穿刺针:
头部弹性回缩,便于穿刺,使用前应检查头端有无卡顿或无法回缩。连接气腹管处开关是否松动、漏气。
图片
4
10 毫米 Trocar:
使用前检查瓣膜处连接缝是否拧紧,橡皮帽是否有裂缝造成漏气。递给术者前应关闭气腹连接处阀门。
图片
5
金属钛夹钳:
开口部位宽度较大,适合血管出血时使用一次性形变钛夹止血。消毒养护时因注意前段开口处,长期使用造成钛夹咬合不紧密或交叉分岔,应适时报废。
图片
6
hem-o-lock 钳:
长期使用造成头端上夹后较难脱离,暴力拖拽牵拉使管道破裂。应适时报废更换。上夹时应注意术者操作部位,遇术者将于夹子远端离断的则凹槽应朝向远端(夹子头端锁扣仍朝向外侧)。
图片
7
电凝钩:
腔镜器械中使用最频繁的器械,损耗严重。头端白色部分聚乙烯材料常因术中使用时高温电灼以及消毒清洗金属 L 部分时不可避免的磨损该部分而造成裸露的金属部分过多,会在术中造成喷电烧灼非操作部位。应及时检查并上报更换。
图片
8
弹力钳:
通过把手处弯曲金属片提供弹性势能,因其头端抓持力较大,对组织有损伤,故仅抓持必要切除的组织和器官,最常用于 LC。使用前应检查把手部位金属片与传导丝是否嵌插牢固,清洗时注意头端锯齿内有无残留组织。
图片
9
肠钳:
因头部锯齿无损伤,且有效咬合部位面积较大压强较小,故不易造成组织损伤。多用于钳夹提拉胃及肠管。但若暴力咬合或过度提拉,也可钝性损伤组织,使用时应注意力度。
图片
10
扁头钳
常用于咬合、提拉组织,头端锯齿可损伤,但因把手部位关节可旋转,较弹力钳使用更灵活,但咬合后需持续用力,不如弹力钳轻松。
图片
11
无损伤抓钳:
头端弯曲,咬合无损伤,常用于提拉、推顶、钝性分离等操作。比分离钳、扁头钳适用范围更广。但因锯齿无损伤,咬合后静摩擦力不足,牵拉作用有限。
图片
12
分离钳:
钝性分离、钳夹精细部位时常用。咬合紧密,锯齿有损伤,使用时因注意操作部位。长期使用,头端咬合不精密,术中无法确切止血,消毒清洗时发现应及时上报更换。把手处可接电源线,但导电原理仍为单极,因注意谨慎使用避免造成电传导损伤。
图片
13
剪刀:
长期使用造成头端关节问题,剪切时不紧密,无法顺利剪切,或无法流畅张开。术中发现应立即做标记,消毒清洗时发现应及时上报修理。
图片
策划:刘海洋
首发:普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