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控“1+3+5”架构模式:金控指导,各家金融子公司深度参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2023年3月16日,中信金控取得央行颁发的金融控股公司许可证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信金控完成了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建设和产品业务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中信集团总经理、中信金控董事长奚国华在首届财富管理人大会上介绍了中信金控的现状。
数据显示,目前,整个中信财富管理规模超22万亿元,综合融资超13万亿元,资产管理超7万亿元,服务全领域个人客户近2亿,企业客户超120万。
1个财富委员会、3个子委员、5个专项工作室
成立之初,中信金控明确了自身的核心定位——“搭平台、建机制、防风险、强合规”,贯彻履行“发现重要机遇,防范重大风险”两大职责。
在组织架构上,中信金控按照“1+3”模式,设立了由中信集团各个金融子公司共同参与的财富管理委员会,及投行业务、零售体系和资产配置三个子委员会。对此,奚国华表示,“这个架构所对应的是,中信金控希望构建一套决策推动和联合作业机制,并着力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
据介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中信金控今年又先后组建了资产管理、企业年金、养老金、特殊资产和财富品牌等五个专项工作室,搭建了一套由金控指导,各家金融子公司深度参与的“1+3+5”决策推动机制。
奚国华表示,在国内财富管理变革背景下,要不断提高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匹配性和便捷性。中信金控将围绕“一个中信、一个客户”构建财富管理体系,发挥银行、券商、信托、保险、消费金融的全牌照优势,凝聚各方智慧、渠道、资源,在助力实体经济中扛起“中信担当”,在赋能共同富裕中贡献“中信力量”,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中信智慧”,在推进开放融合中打造“中信方案”。
8家子公司实现客户互认、服务共享
在经济加速复苏、居民收入增加、“房住不炒”等大背景之下,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筑生态、搭平台”的思路之下,中信金控开放了自身的资源、渠道和能力。
去年6月,中信金控资产配置子委员会开始从全市场甄选并推出“中信优品”,通过优选机构、优选管理人、优选策略来捕捉市场优质产品。目前,“中信优品”已准入的7只优品募集规模超过3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合作有别于过往基金公司与销售渠道联发产品的模式,他是根植于中信金控“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核心理念之下。于内,中信金控集结了中信集团在境内外各级金融子公司;于外,则逐渐拓展连接了100多家机构,共筑生态、共创价值,以满足客户长周期、跨市场、多品类的财富管理需求。
此外,中信金控牵头搭建的“中信财富广场”在今年2月正式上线。在客户登录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等子公司APP时,都会在显著位置上看到这个“广场”并可点击进入。目前,中信集团已有8家子公司APP,实现了客户互认、产品联通、服务共享。据了解,下一阶段,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合作平台,中信财富广场还将连接更多体系内外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