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如何评估?这几个量表要掌握!

编者按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及时诊断和管理,促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减少复发。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需要运用到一些量表,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是2011年王拥军等国内学者,结合影像学的进展和亚洲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血管病变的特点,将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穿支动脉硬化疾病引入脑卒中分型,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国脑卒中人群特点的新的脑卒中分型诊断标准。
图片
图1.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CSS分型)[1]
注:该表将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成五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和病因不确定(UE)。
+
牛津郡脑卒中项目分类(OCSP)
牛津郡脑卒中项目分类(OCSP)是1991年Bamford等学者以原发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最大功能缺损时的临床表现为依据所提出的。该量表完全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型,以便在影像学检查尚不能清楚地显示梗死灶时,判断病灶部位和病情轻重,具有快捷、简便、重复性好的优点。
图片
图2.牛津郡脑卒中项目分类(OCSP)[1]
注:该量表将患者分为四型,分别为LACI、POCI、TACI、PACI。有关研究验证OCSP与影像学诊断的一致性,大部分TACI、PACI、POCI均与神经影像学的最终诊断相符,但LACI分型只有68%与影像学诊断相符,而在脑卒中早期,CT扫描未显示病灶的情况下,OCSP分型是准确而有效的。
+
ASCO分型
ASCO分型是2009年法国、美国等专家发表的一个全新的分型方式,使用ASCO进行脑卒中亚型分类时,必须强调的是ASCO分型只对脑卒中的病因分类诊断,而不是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其优点是遵循临床实践习惯,进而对最可能的病因做出判断,并且考虑了4种主要病因之间的交叉存在,提示了诊断的证据级别。
图片
图3.ASCO分型[1]
注:该量表将患者的病因分为四类,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心源性(Cardiac causes)和其他原因(Other uncommon causes)。把每一个病因诊断级别又分为5级(grades):“0”代表无异常,“1”代表与脑卒中相关的确定疾病,“2”代表可能与脑卒中相关的疾病,“3”代表疾病存在但是与脑卒中可能无关,“4”代表未进行相关检查而无法分级,而ASCO表型=分型+分级。
+
SSS-TOAST分型
SSS-TOAST分型是200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的Ay等提出以TOAST为基础新的缺血性脑卒中分型。该分型将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成像、CTA/MRA、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现代医疗检查项目纳入TOAST分类中,希望能减少原因未明脑卒中的比例。该分型的优点是有效地减少了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的漏诊,并且增加了分型的合理性;缺点为临床操作复杂,需要借助电脑软件帮助分类,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未进行发病机制分型,以及在所有诊断中未提到小血管影像学,从而忽视了临床上小血管病的重要性等。
图片
图4.SSS-TOAST分型[1]
注:SSS-TOAST是以经典TOAST为基础进行的改良方法,相对于经典TOAST,SSS-TOAST每一分型又根据证据的强度不同分肯定、可能、极可能三级。
+
Alberta急性脑卒中分级早期 CT评分(ASPECTS)
Alberta脑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IS)是评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一个简单、可靠和系统的方法(图5)。随后,该方法拓展至后循环,Puetz等学者于2008年提出了后循环急性脑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图6)。Alberta急性脑卒中分级早期CT评分(ASPECT)是急性前循环脑卒中的标准CT分级系统,其对功能结果评价的敏感度为0.78,特异度为0.96,缺点是缺乏对延髓区域的评价。
图片
图5. ASPECTS,该图用MR1影像替代CT影像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颅内结构[1]。
(1)皮质下结构区域:①尾状核(C);②豆状核(I);③内囊(IC);
(2)大脑中动脉皮质:④大脑中动脉前皮质区(M1);⑤岛叶皮质(I);⑥大脑中动脉岛叶外侧皮质区(M2);⑦大脑中动脉后皮质区(M3);⑧M1上方的大脑中动脉皮质(M4);⑨M2上方的大脑中动脉皮质(M5);⑩M3上方的大脑中动脉皮质(M6);
(3)其他:⑪大脑前动脉区(A);⑫大脑后动脉区(P);⑬脑干区,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Po);⑭小脑区,包括小脑半球、小脑蚓(Cb);
注:前10项(①-⑩)评分总分为10分,早期缺血改变每累及一个区域减1分,ASPECTS评分=10-所有10个区域总分,0分提示弥漫性缺血累及整个大脑中动脉,得分越高,预后越好。得分大于7分,提示患者3个月后很有希望独立生活;而得分小于等于7分,提示患者不能独立生活或死亡的可能性大;如果溶栓治疗后ASPECTS评分小于等于7分,其脑出血的危险性是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的14倍。
图片
图6.PC-ASPECTS评分采用的影像采用的影像[1]
注:PC-ASPECTS总分为10分,左侧或右侧丘脑、小脑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每处早期缺血改变减去1分,中脑或桥脑的每处早期缺血改变减去2分。
+
洛桑评分(ASTRAL)
洛桑评分(ASTRAL)是2012年Ntaios教授等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适用于急诊情况下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做出评价的床旁评分量表,该量表有较好的外部效度对临床实践和探索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图7.洛桑评分(ASTRAL)[1]
注:①从0岁算起;②从起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小于3小时,计0分;③任何与脑卒中相关的视野缺损计2分,无视野缺损计0分;④即刻血糖为3.7-7.3mmol/L,计0分;⑤正常意识水平计0分。可通过对应量表中的各项影响因素(A-S-T-R-A-L五个参数)预测不良预后的概率(%)。该量表的优点是可以在床旁快速统计评分而无需复杂的数学公式、无需脑部影像学信息,使用便捷;缺点是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多模式神经影像学资料没有包括在本量表中。
相关阅读:
卒中量表 | 这六个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要掌握!
参考文献:
[1]陈晓春,潘晓东.神经科查体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编辑 | 世杰
排版 | 世杰
审核 | 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