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郑薇:女篮国家队的首位女性主教练背后

在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思考过好几个专题概念,但最后都推翻了。因为我们发现对于当下的女性体育而言,有关注但并不长久,有觉醒但并不充分,有探索但并不成熟。我们暂时不想过多渲染她们面对的困难,也不想再以“她经济”或者消费之名简化如今女性和运动的关系。

我们最终选择了几位不同角色的女性,在和她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与公众视野里所不曾提及的成长经历,有焦虑与痛苦,但也有她们各自的治愈与进步,她们展现了体育能够给予一位女性的力量,帮助她们在赛场内外有更坚韧和更乐观的状态去应对各种挑战。//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女性和体育的内容阵地,我们也会在这个系列之后,继续提供更多这样的榜样和分享。它们不应该只在体育这个狭义的行业系统里传播,而应触达更多女性,激励更多人活出自己,在失败与胜利中,能有由衷的高兴。

第二篇的主角是中国女篮国家队主教练郑薇。

(第一篇请点击:巩立姣 | 将女性审美的边界,再推远一公分

下一次国家队集训又快开始了,郑薇才意识到自己计划的旅行还没能实现。

最近在WCBA总决赛的观众席,有眼尖的球迷发现了隐藏在看台人群中的这位中国女篮主教练,上前去要签名,郑薇欣然答应。更早前,她的身影出现在高中生训练营,指导了高中教练和24位高中生球员。

中国女篮在2022年9月世界杯上的突破无疑带来了更长尾的影响力,三场WCBA总决赛现场爆满的观众就是例证。有身在成都的球迷向我们表示,自己不得不在闲鱼上买加价的转让票。

更多球迷将视线投向了中国女篮国家队第一位女性主教练,28年前历史惊人的韵脚也被更多人知晓——1994年女篮世锦赛(世界杯前身)半决赛,同样是在悉尼,同样对阵东道主澳大利亚,中国女篮以最后的罚球战胜对手,首次闯入女篮世锦赛决赛。郑薇作为阵中的控球后卫,一起书写了中国女篮的历史。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郑薇已经作为国家队助理教练先后辅佐过孙凤武、马赫和许利民三任主教练,不过那个时期,很少有人注意到坐在教练席上的郑薇。如同她的球员时期,同时代的郑海霞、王芳等黄金一代球员的光芒过于耀眼,郑薇并非那个年代里最璀璨的明星。

最终她用坚韧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

郑薇是军旅磨砺出来的女性,她将责任大包大揽,描述自己的个性时会用“男性化”这样的字眼。但前任主教练许利民却不吝对媒体赞美郑薇给球队带来的温度。

当国家队助理教练的这12年,每一年至少离家半年去北京集训,这让她感到没有对家庭和孩子尽到太多责任。“这是很大的牺牲,”郑薇说,“如果当主教练的话,你承担的要更多,付出也要更多,所以我觉得肯定不能兼顾(家庭)。”

而当主教练的担子真正压下来,郑薇毫不犹豫地顶了上去,她说自己“责无旁贷”。毕竟她是最熟悉这支球队的人,用她的话说,这支球队就像她身上的一部分。事实证明,郑薇的确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

郑薇获得2022女篮世界杯最佳教练

在我的假设当中,如果能够抛开家庭和育儿的羁绊,那么对一个有实力的教练来说,机会会不会更早到来?郑薇的答案是:没有如果。很多事情就是当下这种情况,你在彼时的心情中做出了彼刻的决定。也许事后你会想一想那些“如果”,但当时的情况不可能让你做出第二种决定。

如今郑薇需要掩藏起“有温度”的那一面,主教练的职责要求她给到球员更多压力。竞技体育的压力同样压在自己身上,暂停时间总归短暂,最理性、最准确的决策必须在瞬间作出。

一开始走上篮球教练这条路需要一些机缘巧合,这一步一步便走过了二十多年。郑薇说,骨子里的求胜欲,让她无法推卸。

以下由郑薇的讲述整理而成。

职业生涯最大的两个遗憾

球员时代我印象最深的比赛是1994年世锦赛拿世界第二那一次,那是中国女篮离冠军最近最近的一次,因为对手不是美国队,而是此前从来没输过的巴西队。

当时两个支球队进入决赛以后,我们自认为是世界冠军了。但是当你把自己提前看作世界冠军的时候,反而在准备困难、应对压力这些方面都没处理好。那场比赛对方做得更好,放得更开。从实力上来讲,中国女篮是强于巴西的,但是我们那场没有打出自己的水平,太想拿了,反而约束了自己,比赛打得也不够专注,没有把自己的水平打出来,最后输了。

赛后满休息室全是哭声,特别遗憾。我们都意识到了,那一批球员从此就没有这种机会去争世界冠军了,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是老球员了,错失就是一辈子。

郑薇在1994年女篮世锦赛中

另一个遗憾就是我的运动员生涯里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其实有两次都离奥运会非常近,一次是因为教练的决策(落选),再一次就是因为膝盖伤病。

我刚进武汉部队的时候,条件其实没有那么突出,而且球队里有很成熟的老队员,教练也并没有那么看好。但是自己一直选择坚持,可能哪任教练就看上你这份坚持。尤其是后来到了八一队,我想带过我的教练武心慈、朱家志都看中了我这一点,也是他们发现了我身上的特长,才把我的信心和成就感调动起来。

曾执教八一女篮的中国女篮名宿武心慈

1994年世锦赛结束后,接着是广岛亚运会。我是广岛亚运会最后一场比赛伤的,当时膝盖内侧副韧带受伤,去北医三院诊断完,医生怀疑十字韧带也断了。那时候医疗条件、康复条件没有那么好,没有进行手术,保守治疗了几个月,但蹲下去还是比较吃力,蹲着上厕所都疼。1996年国家队备战奥运会,想调我进队,当时带队的主教练陈道宏、马连保打电话动员我,我也很想去,但是有心无力。

国家队不能打了,我也没有什么追求了,接着就决定退役。后来也没做手术,这条腿现在都有隐患。有时候一起床,或者突然做个动作就卡住了,蹲到最深的地方还是有那种痛感。

虽然遗憾,倒也没有心灰意冷。因为当运动员时,一个是想打进国家队,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做到了;另一个,能拿到世界第二站上领奖台,我其实也有成就感。

成为教练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我在八一队的时候就已经是队员兼教练了。当时我打后卫,教练非常培养我往这方面发展,我作为球队队长会帮助队员们做一些工作。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做教练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

退役之后,其实我没想过去做职业教练。我当时刚结婚又没生孩子,本没想往这方面发展,但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从八一队退役以后,我到了广州部队。当时我在部队里的级别非常高,部队转业安排到地方的时候就很难安排,因为我的级别比他们最大的领导还高。所以在那里晃了两年,接着生孩子,大概是孩子两岁的时候,广东找我,想让我带队备战2001年全运会。后来我觉得还是尝试一下,教练也是自己擅长的事,这一尝试,就几十年下来了。

郑薇执教广东女篮时期

1998年接队之后,两年多里我把广东带到了全运会第三,那个时候八一、北京、上海比较强,广东队全运会前三是历史上第一次。一开始有这样一个很好的起点,后来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

总体上来讲,其实我当教练比当球员可能更顺利一点,当球员的时候坎坷会多一点。全运会转年,第二年的联赛我们就打进决赛,跟八一争冠军,后来拿了亚军。中间有一段时间球队更新换代,一直在五、六名徘徊;到了2017年,又带广东队在全运会战胜八一队。那是广东女篮建队61年第一次拿到全运会冠军。

这些年当教练总是有惊喜,或者说,总是能获得一个突破。

事业的遗憾弥补了,家庭的遗憾却……

2009年我到了国奥队,我辅助的第一任主教练是孙凤武,接下来就是马赫,最后辅助了许利民。我参加了三次奥运会,已经把遗憾都弥补了。

我其实非常愿意辅助别人,因为女性做教练确实要很克服很多困难。比如说我在辅助的过程中,这12年间,每年有半年都是在北京,半年才能回家,有时候回家也就几个月时间。所以对家庭来说,尤其是对孩子的成长来讲,我基本上没有尽到太多责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牺牲。如果当主教练的话,你承担的要更多,付出也要更多,所以我觉得肯定没办法兼顾的。

我的家人非常理解我,要是不理解的话,我很难支撑到现在。其实我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我爸妈帮着带的,我有的时候会想,如果小的时候我就培养他打篮球的话,我觉得他现在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因为他有很好的天赋。但是当时真的是忙队伍去了。

从2009年开始,郑薇已经作为国家队助理教练先后辅佐过孙凤武、马赫和许利民三任主教练

其实中间也有很多动摇的地方,我就觉得我更愿意在助理教练的位置上去协助别人,想多关心一点家庭,但是后来又被推上了(主教练)这个位置。当主教练可以说基本上24小时都在工作,可能除了睡觉那几个小时,你时刻都要想很多,相比较而言助理教练可能还有一点空间和时间去照顾家庭。

我们这一代球员转型做教练其实挺多的,当然后来她们大多走上了领导岗位。女教练毕竟是少数,女性教练确实是要比男教练要承担更多,要克服的困难可能会更多一点。我是觉得女子的球队必须得有女性的教练,她可以不是主教练,因为她们会更了解球员的性格特点,更容易沟通。在国家队做助理教练的时候,我一直是主教练和球员们之间的一个桥梁。

我觉得我和球员之间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因为她们也是非常年轻就进入到集体生活,无论是球场压力、伤病、生活困难、思想情绪等等,每天都会碰到这些问题。当然主教练在球场上肯定都是唱黑脸的,希望球员尽快成长,都要给压力,下面肯定要有一个人去关心她们,帮助她们排忧解难,能够安心训练。

从一个电脑盲成为视频分析师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我从零开始学起了视频分析。其实我是一个电脑盲来着,对电脑一窍不通。但是当时伦敦奥运会,还没有现在这样复合型的团队,教练组只有4个人,1个主教练,1个助理教练,1个领队,1个大夫,主教练不可能做视频,那时候也没有视频分析师,所以助理教练就要分担这些工作。

作为助理教练来讲,既要协助主教练训练,还要做球员思想工作,还要做视频分析,还有一些后勤保障,助理教练要让主教练专心在制定方案上。

那时候先从学习电脑开始的,那对于我来讲比较难,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也没有什么基础。一旦掌握了,其实做球探分析就是我的长项。因为教练的眼光去剪这个视频,跟一般的视频分析师去剪是不一样的,教练的水平应该看得更高一点,更准一点,哪些问题是要尽快解决的,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

我刚学的时候非常慢,要耗掉很多时间。可能就是训练完了以后吃完饭,我就抱着电脑一直到晚上睡觉,第二天可能五六点钟就得起来,要把没做完的东西再整理一下,就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

以前我们周一到六训练,礼拜六下午都会打个比赛,礼拜天是休息。那时候当助理教练你也想休息,但是礼拜六就有一场比赛的视频在那等着,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但你一旦做上了以后,其实对你整个执教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做了很多年视频分析,到现在为止有些内容我还要自己看,因为别人的眼光跟你是不一样的。别人剪完我自己还会去加工,做精简的球员们看,球员们的时间也很宝贵,20分钟的视频你要从几场比赛里头要挑出来。现在球队都有视频团队,他们大概了解你要什么,你自己更精准地去就把它提炼出来就好了。

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工作

我做过球员,也做过教练。当球员的时候,可能要面对伤病的困难,或者是你的技术环节哪些地方停滞了,没有长进,包括自己想进国家队的这种那种欲望,参加大赛的成绩压力。但作为教练来说,脑子和心特别累,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去考虑,工作应该说是翻倍的翻倍。

作为教练来讲,一旦下了训练课,除了考虑今天的问题,马上脑子里就准备明天的训练和计划了。我觉得作为主教练,除了睡觉的时间,其他都是工作时间,我在这里跟你聊天,我同时还在想着搞训练计划。

前一段一直有人让我开个微博,我几乎没有时间,你看我们做教练的一天,早上吃完早餐就要提前到场地,要开会,把今天的情况对一下,训练完了以后吃饭,吃完饭马上又要开会,把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下一堂训练课怎么做又要对一下。开完会以后,各助理教练发表意见,主教练还要把它都考虑进去,完了还要看录像,要研究对手。

除了打电话有时跟家里联系一下,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其他时间。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有时候就觉得女性当个助理教练会更好的原因。

也不全是有温度的时刻

在我的个性里头,当运动员的时候已经“男性化”了,本身竞争压力就已经把人锻炼得很坚强,我觉得在这点上面应该说跟男性没有什么太多区别。

现在当主教练了,如果你拿助理教练的温柔到球场上去,是不可能的。我年轻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骂两句,也会很冲动地去说一些不该说的话。随着阅历增长,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引导,其实球员们做得不好的时候,她一定是对那个方法没有理解,但是标准只有一个,这个标准放在那了,就是球员必须要做的。

其实当教练是有很多技巧的,不一定你发脾气就能达到目的,有些时候可能一两句话的事,但是该发火的时候还是必须要发火,我们身上也有很多特别刚性的地方,只是你们没看到而已。

现在的球员比我们那会当球员的时候,思想活跃了很多,加上独生子女也多,她们也会很敏感,如果你不是很了解她,你说的话不是那么那么合适的话,肯定会起到更不好的效果。因为和她们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我对她们的个性、性格大多数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哪些球员更敏感,她不能骂,要更多地鼓励;哪些球员你就必须得骂,一骂她就会好,这个是从训练中、生活中观察出来的。我们要看她的接受能力。

当集体球类项目的教练,可能比单项的教练更难一些,因为你面对的是12个人,有的时候更多。

有人说世界杯赛场看你在场边不急,也没有特别情绪化的时刻。首先球员们看到你的表情或者你说的每一句话,她会产生反应。如果教练急躁,带给球员的可能是更急躁,如果教练不温不火,心平气和,球员可能觉得“哎哟,没有到拼刺刀的时候”,所以你要非常理性,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或者有什么样的表情。

这真的是一门艺术。

求胜欲是骨子里的

世界杯比完的第二天,我睡觉醒来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哟,今天打谁”。我再一想好像昨天都比完了,心里才一块大石头落地。

每次大赛结束后的第一天都是这种反应。

大赛的时候,脑子里的状态几乎都是像机器一样在运转,突然比赛结束的时候你也要适应两天,一想现在没比赛,才轻松了一些。

世界杯之后,大家对女篮的期待也变高了。队内还是给球队定好位置,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当然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再往后看,我们还得继续往前走。

球队已经上了一定的台阶,要继续再往前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其实我们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困难也挺多,今年面临的困难要超过去年,因为今年有很多球员出去比赛,还有球员要去治疗伤病,不可能永远这么连轴转。所以要更多地去培养一些年轻的球员,可能又要从头开始,应该说工作任务和压力还是挺大的。

我觉得谁都不想失败,不管做球员也好,做教练也好,胜负是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如果你光考虑结果的话,会影响你的心态和状态,所以我们争取做到最好,把过程做好了,结果顺其自然。

世界杯战胜澳大利亚,队员们高高抛起郑薇庆祝胜利

2022年初接到上任国家队主教练的电话时,外界觉得突然,我也是觉得很突然,因为那个时候我正好在打WCBA总决赛。而且当时离世预赛的时间非常紧,如果打完总决赛再去打预选赛,准备时间大概就一个月。

压力挺大,但是我在国家队待的时间比较长,我也知道那个时候换人的话,可能这个责任必须我来承担。毕竟已经跟球队融入那么多年了,就像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一样。那个时候去做衔接,虽然有困难有压力,可是没办法推卸,就是必须要承担的。

我一直以来骨子里就有那种求胜的欲望,不可能去退缩,其实困难和问题是很多的,慢慢一个一个去克服。

作为教练来讲,我觉得随着岁月的增长,你的经验会越多,很多积累都会帮助你瞬间反应,最终它也证明,会指引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END

讲述| 郑薇‍‍‍‍‍‍‍‍‍‍

整理| Abby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