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善治看宁波|海曙:丰富“枫桥经验”新内涵 打造市域治理新样板

图片
图片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60年来,“枫桥经验”不断发展、历久弥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海曙区在依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同时,不断丰富其新内涵,通过多种手段,逐步打造出具有海曙特色的市域治理新样板。
图片
海曙区依托“枫桥经验”创新市域治理
【罗仙兵】
近年来,海曙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五最党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统分沉”等改革,迭代升级五级治理体系,不断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2年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14361起,成功率达99.8%,成功入选省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试点,被确定为省和谐自治标杆区唯一区(县、市)级试点单位,“开放空间”协商议事模式获评第四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奖、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入围奖,行政执法繁简分流机制获评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图片
聚焦难题,多元施策破解治理困局
【朱飞龙】
在应对基层治理难题上,我们通过做细做实做活网格,来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意识,打通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去年,全区网格员共走访巡察1208万次,上报各级事件76万余起,不过一些复杂问题单靠网格员的力量难以解决,为此,我们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也联动了其他力量,让“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三师”、综合执法、协辅警等力量下沉编组到网格。
针对居民对于我们工作的认识较少,参与度较低这个问题,去年我们完成了全区网格亮相台建设工作,亮相台涵盖网格“1+3+N”以及微网格“1+3”人员姓名、职责、联系电话等内容,目前村社网格告示牌已经实现全覆盖,既让群众了解我们的工作,也让我们在群众的咨询声、疑问声中更快更进一步地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需。
在这方面,我区集士港镇北部的山下庄村做得比较好,近年来他们探索出了一条“组织引领、党员锋领、村民参与”的基层善治之路,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图片
【陈赛花】
作为基层党委,我们依托网格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好串起“千条线”的“绣花针”作用,发动群众共商共管“家务事”。社区网格总结形成“细”“准”“稳”“引”“连”的“绣花针”式破难题法,特别是在楼道革命、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整治、未来社区建设、电梯加装等实践中获得了很多成功案例。目前我们已被列入第五批未来社区建设,我们将围绕“一老一小一特”,将各类平台纳入整个社区共治平台体系,形成合力,助力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服务创新。
党建牵头,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石
【郑利庆】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近年来,我们以“五最党建”为引领,坚持从最薄弱、最困难、最复杂、最前沿、最细微的地方抓党建,持续拓展党员“一人一岗”品牌内涵,特别是顺应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要求,把社区网格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最直接、最小单元,组织广大党员在网格内认岗履责、攻坚克难,真正下沉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海曙区已有2.2万余名党员认领了9000余个岗位,带动10万余名群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人人参与”蔚然成风,“有困难找组织”深入人心。
同时,我们十分注重激发社会组织力量来参与基层治理,我们以“五最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带动作用,让党员、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当先锋”“挑大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截至目前,海曙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已经有6621家,其中2/3以上由党员领衔,每万名户籍居民就拥有102个社会组织,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拥有量、参与率都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位居省市前列。
图片
深化改革,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1) “三纵共治”再造“枫桥经验”内涵
【韩多奇】
高桥镇属城乡接合部,社会治理难度大、投诉多。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方面,我们打造了“三横三纵”的“警务共同体”、满足群众硬核需求的“三大基地”、夯实源头治理的“四级联调”。
我们高桥派出所建所37年来,始终秉承“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所训,不断创新服务工作举措,成为浙江公安乃至全国公安的一面旗帜,我们也获得了全国“枫桥式派出所”的优秀荣誉。
在破解治安难题方面,我们首先是以“合力共融”打造快速反应战斗堡垒。其次,我们以“邻里”队伍延伸基层治理多元触角。第三,我们以社情民意为导向,开设服务共享连锁超市。同时,我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做的工作,立足实战,聚焦科技引领整体智治,打造“一圈智防精准行动、两网融合深度推动、三大平台高效联动”的治安防控体系。
图片
(2) 创新理念打造高效服务体系
【施益】
望春法庭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收案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以来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我们的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入选最高院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前几年,基层化解纠纷缺乏便捷的线上通道,望春法庭就主动联合辖区内司法局、派出所等单位着手构建小纠纷化解群,这项工作获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的充分肯定,认为是新时代对“枫桥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目前望春法庭辖区内已基本做到“共享法庭”站点全覆盖。“共享法庭”站点就是选择有丰富纠纷化解经验的人员担任庭务主任,由法官一一对接,并且开设专项培训课堂,提升解纷效果,助推崇德尚法拓展法治功能。
【陈学芳】
近年来,海曙区在推进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初始阶段。在民事纠纷化解上更注重品牌影响力。大力培育推介品牌调解工作室和调解员。目前,全区已有省级金牌调解室3家、市级品牌调解室3家。在人民调解工作模式上,对于便捷性、有效性不断探索,做到全流程线上操作。在基层执法监督上更注重社会参与。全区通过公开招选的方式,聘任来自律师事务所、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百人团”,有效弥补了人工执法监管覆盖面有限、部门间执法信息流转复杂等问题。
(3) 资源整合强化解纷调解能力
【朱飞龙】
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区、镇街、村社网格三级调解组织和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区级层面,我们整合信访、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门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阵地;镇街层面,17个镇街实现矛调中心全覆盖,积极推进“一镇街一品牌”,培育出洞桥陈杰云、南门何阿姨等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室,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近化解矛盾纠纷;村社层面,我们将网格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以“141”体系为依托,组织全区网格队伍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摸底排查。让矛盾纠纷层层化解,化在基层、解在网格、平息在纠纷发生时。
我们还整合了优质调解资源,打造海曙区自己的“枫桥经验”金名片“曙调”品牌,另外,海曙还打造了“和邻友约”社会治理品牌,利用现代化方法和技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推进社区治理的深化,选择工作基础较好的两镇两街为试点,呈现海曙基层治理的最新名片,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文明发展新局面。
创新引领,构建高效联动执法模式
【卢洪波】
在基层治理中,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监管缺位等难点痛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尤其是在基层治理的一线。在实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后,首先我们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来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力量,使86.2%的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在各镇(乡)街道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其次,我们将800多项发生频率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通过法定程序赋权给几个镇(乡)街道实施,解决镇(乡)街道没有执法权的问题;最后,针对一些尚未赋权的镇乡街道和执法事项,我们建立了部门驻点集中办公、镇乡街道统一指挥、执法监管联勤联动等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查一次”等执法监管活动。
我局还在省内率先创新PDA现场执法模式(所谓PDA就是手持执法终端),将现场执法的拍照取证、验证当事人身份、开具处罚决定书、缴纳罚款等功能全部汇集到PDA执法终端,“一站式”完成所有操作,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时间从原来3天以上压缩至10分钟以内。
依托“枫桥经验”新内涵,打造市域治理新样板
【罗仙兵】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继承“枫桥经验”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内涵,从过去的化解矛盾纠纷,发展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内涵不断丰富,作用不断加强。下一步,海曙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内涵,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海曙样板,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更多海曙力量。
图片
嘉宾点评
海曙区依托“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
【何跃军】
古人云,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精细。海曙区抓住了基层治理的最基础单元和细胞,以基层治理难题为导向,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精细化地构建面向基层的社会治理物理体系与数字网络,把具体的治理工作和服务内容延伸到最基层,以基层“小治理”推动社会稳定“大格局”,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走得越来越顺畅。海曙区探索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抓住了枫桥经验的核心、灵魂与精髓,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凝聚、组织群众的中坚作用,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解决基层问题,就地化解问题。二是抓住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基本原理,即共建共治共享,着力形成三个圈——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推动形成海曙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未来,建议海曙区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着力完善“一核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着力打造更加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推出具有时代特征、海曙特质的社会治理品牌,为基层社会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FM92.0宁波新闻综合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