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350家“第三方测评”体验调查报告:超半数“以商养测”

3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对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体验式调查后发现,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其中,十个测评典型案例被点名。
图片
靠博主品尝来测评出哪款“香味最为浓烈的”奶片测评;温度达40℃的手机得到“温控还是非常好”结论,而温控达27.8℃的手机却被说是“发热还是比较明显”的手机测评;“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挂了商品链接的护肤品测评……
中消协表示,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众多,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严重干扰。
中消协对抖音、微博、小红书、快手、B站、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等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中消协报告显示: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主要动因是了解真实使用体验和挑选出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具有专业性的作品更受消费者喜欢,九成以上消费者认可“第三方测评”博主或团队的作品及专业性;近九成消费者会向其他人推荐“第三方测评”作品及商品,七成以上消费者会因部分负面信息而不再关注该种作品;针对消费者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的情形,九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测评者应对测评结果负责。
中消协表示,将继续对“第三方测评”这种商业营销宣传模式进行监督,重点是对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的测评监督。
新闻链接:中消协披露“第三方测评”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缺乏测评标准
体验平台:抖音
账号名称:小红花测评
作品时间:2022年11月11日
问题描述:博主测试一款“喵小侠奶片”商品,表示其他奶片含有植脂末和食用香精不能放心给孩子食用。在展示该产品配料表后,以自身的品尝体验得出该奶片的香味最为浓郁(测过8款中最好的一款)。然而,奶片中含有植脂末和食用香精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有问题就不能食用,没有植脂末和食用香精也不能代表产品就绝对放心,以产品配料表的成分占比作为测评的依据不能有效证明产品的高质量。测评过程存在以偏概全、主观性较强、缺乏有效测评标准的现象。
典型案例二:缺乏测评标准
体验平台:快手
账号名称:可乐的开箱日记
作品时间:2022年5月2日
问题描述:博主对“U-MAGIC”手机进行测试,产品展示中博主表示不清楚U-MAGIC是什么牌子手机,并描述“它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华为手机,处理器也不知道是一个啥”,直接进行游戏测试,在未提供测试时间的情况下,博主主观感觉“有点烫”用测温仪进行测试,测温仪显示温度95度,视频结束前博主未提到也未进行测温仪档位的确认(未明确摄氏度或华氏度)。作品缺乏有效的测评标准和数据支撑,以主观感受进行评测。
典型案例三:自立测评标准
体验平台:西瓜视频
账号名称:来回玩机
作品时间:2022年6月15日
问题描述:博主在对荣耀70和Reno8 Pro+两款产品进行横向测评时,只是通过口述的方式展示产品外观、性能配置,在测评性能时使用简单的操作并用文字表述相关功能效果。测评主观性较强,自立测评标准,未有辅助的仪器或软件进行测试或数据对比。
典型案例四:测评标准前后不一致
体验平台:快手
账号名称:小杨数码圈
作品时间:2022年1月29日、2022年2月22日、2022年2月18日、2022年9月30日
问题描述:博主于2022年1月至9月先后4次对不同手机进行温度测试。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游戏后,使用测温仪对手机正面及背面进行测温,并对手机的温控效果进行点评,4次测评结果出入较大,不同品牌的手机测评前后标准不一。其中,2022年1月29日测评的手机在运行了50分钟后,正背面测温为26.4℃和27.8℃,得到主播“发热还是比较明显”的表述。而2022年9月30日测评的手机运行了30分钟后,正背面测温为41℃和40℃,得到主播“温控还是非常好”的表述。
典型案例五:涉嫌虚假测评——夸大宣传
体验平台:快手
账号名称:婉婷xixi
作品时间:2022年3月3日
问题描述:博主测评旁氏洗面奶时,口播“适合所有肤质”,存在使用绝对性词语进行夸大现象,在对该产品进行肤质关键词搜索后,一部分博主及消费者表示该洗面奶不适合敏感肌、干皮、痘痘肌使用。
典型案例六:涉嫌虚假测评——夸大宣传
体验平台:小红书
账号名称:喵哒哒哒哒
作品时间:2022年3月15日、2022年10月29日
问题描述:博主在视频作品中对两款护肤产品进行夸大宣传,使用绝对性词语对产品进行相关描述。视频作品中提到“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以及“效果最快、最猛”。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的现象。
典型案例七:涉嫌虚假测评——测评产品与实物不符
体验平台:抖音
账号名称:小斯是150
作品时间:2022年8月28日
问题描述:博主对玲玖风衣进行测评推荐,在作品阐述中强调该款风衣特别适合小个子,70979型号衣长只有93CM。经查阅该商家产品数据,显示与实际尺寸不符。同时,在作品评论区部分用户反映较为强烈,表示实物与博主测评视频中展示存在出入。
典型案例八:涉嫌虚假测评——不正当竞争
体验平台:B站
账号名称:金汇智
作品时间:2022年6月10日
问题描述:博主测评艾琳素颜霜时,表示提亮效果有限、味道刺鼻、留痕、瘙痒。经查询,该商品在淘宝、京东及小红书博主正面评论居多,多数商品消费者反馈中未出现博主所说的情况,考虑到其他“第三方测评”博主的正向评价,判断该测评作品存在一定的不正当竞争嫌疑。
典型案例九:涉嫌为商业性广告
体验平台:抖音
账号名称:软爸测评
作品时间:2022年6月3日、2022年6月7日、2022年8月3日
问题描述:博主所发布的三条测评作品软广性质较强,测评方式为依靠自身使用进行主观评价,未对相关产品设置测评标准,进行横向对比或数据分析。测评商品在视频作品中均挂有购物车跳转链接,其中6月3日结尾处以口播形式推荐电商平台购买。
典型案例十:涉嫌为商业性广告
体验平台:B站
账号名称:德文来啦
作品时间:2022年11月5日、2022年11月6日、2022年11月8日
问题描述:该测评博主作品以打假为主,测评方法为主观使用体验,在实际使用中对比产品功效是否和宣传一致。2022年11月5日、6日、8日分别测评料理机、地板清洁液、语音声控灯三款产品,对测试结果表现较好的商品设置电商平台跳转链接。
【#315青诉# 你来爆料我来曝光】即日起,北青报半两财经发起3•15特别策划,面向大众征集线索,发挥媒体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消费者发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更加优质的消费环境。
我们将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开展采访调查,揭露消费陷阱,一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爆料请微博私信@半两财经
也可发送线索到邮箱:cjxwzx@ynet.com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