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来了!

图片
图片
北京市朝阳区751旅游休闲街区一景。751园区供图
图片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仁康古街千灯小巷,游人在特色摊位前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登巴摄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北京市朝阳区751旅游休闲街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湖州小西街—衣裳街—状元街旅游休闲街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仁康古街等57家单位荣登榜单。
打造特色旅游休闲街区,一条街带火一座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发挥着怎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如何突出城市特色,进一步提高旅游休闲街区的整体设计水平、服务水平,从而拓宽其发展新空间?
凸显地域性特色丰富城市“橱窗”
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北京751园区,看到的是脱硫塔、铁路线等工业遗址风貌和时尚感十足的创意空间。
“近期,园区内又一批工业遗址将被更新再利用,如曾经的煤灰池将变身为图书馆,为游客提供阅读休闲区、带来另一种文化体验方式。”751园区总经理张翼介绍。
在谈到园区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张翼表示,751园区将成为融合发展、全时营业、开放活力、时尚慢行的街区;将进一步创新“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重点引入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消费新业态,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除了751园区,同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浙江湖州小西街,亦充满浓厚地域特色。小西街浓缩着数百年湖州市井生活,完好地保留了2万平方米江南老街原貌,街区“河—路—房”的传统肌理清晰,内有栅口弄、高巷、油车巷等10多条巷弄。街巷格局严缜,四通八达,历史民居建筑接踵连片,街区肌理延续了城市的文化脉络。
据了解,自2014年起,小西街致力于打造“湖州城市新客厅”,在保留街区肌理及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产业经营模式,设置艺术人文、创意研发、文创商业、休闲生活四大功能片区,在运营中不断推出文创游园、创意集市等活动,开创了历史街区保护和艺术文化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新途径。
湖州新生代音乐人李小强表示,其自2010年来湖州求学后一直留在当地。“我虽是中原人,但特别喜欢小桥流水、青砖瓦墙的江南水乡风韵,也喜欢老街的悠然气质及其与文创休闲街区融合的多样文化氛围。经常有周边城市的朋友一家店一家店‘地毯式’地逛小西街。”李小强说。
此外,随着藏地风情文化游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逛千户藏寨、品高原文化。四川甘孜理塘县是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其中的仁康古街旅游休闲街区将康巴、红色、民俗、非遗等多种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藏文化百科全书式街区,塑造了高原地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据悉,仁康古街旅游休闲街区以留住原住民、保留原风貌、保护原文化为原则,深挖非遗、文物等资源优势,打造了318旅行记忆博物馆、藏文化诗歌馆、康巴人博物馆等10个沉浸式体验微博物馆,培育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手工制作、演艺项目、研学教育等产品,定期邀请旅游大使丁真到街区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打造全季全时旅游业态。
目前,理塘县已成为G318川藏线沿途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构建了“可看可游可购可学”的消费空间和游览场景;仁康古街旅游休闲街区也成为了G318线路上不可或缺的打卡地。
满足多层级需求助力文旅兴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在国内多位专家看来,与传统商业街区不同的是,旅游休闲街区的文化属性、旅游属性更为明显,是集城市文化、主题化、体验化、商业化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据了解,此次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占地约22.7公顷,商户达170家,高峰期客流量每天达1.6万人次。该体验街以河湟建筑、河湟演绎、河湟美食、河湟艺术为核心,深度挖掘古驿“平安驿”的历史内涵。
据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工作人员介绍,该街区在规划建设中还加入了众多流行元素:汽车驿站、乡愁民俗、乡土电商、富硒科技四大板块的建设,进一步将平安驿打造成了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展示区。
有专家称,建设城市旅游休闲街区,是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大众旅游多层次需求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海东市作为河湟文化的高地,制定出台了全国首部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制定的地方性法律规范《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高质量编制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海东行动方案》,积极融入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既当好挖掘者,又做好传承者,以文聚力,以文促旅,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可以起到指导号召、示范引领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首先,旅游休闲街区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街区周边商业繁荣;其次,通过对旅游休闲街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可以提高所在城市休闲文化品味、旅游休闲品质和居民的购物生活质量;另外,示范性质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还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全国旅游休闲街区共同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郭万超认为,应利用街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经济价值;要扩大街区商业消费空间,引入首店、奢侈品店等,提高税收,从而更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拓宽发展路径提升旅游品质
随着旅游业加速回暖,旅游休闲街区不断激活文旅消费动能。在此背景下,全国多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进一步拓宽旅游休闲街区的发展新空间、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蒋依依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休闲街区要想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径,需要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休闲街区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应当重点突出城市特色,如西安市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等。街区已经成为展现城市文化、提供当地生活方式深度体验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当中应实现对所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体现与利用,深入挖掘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内核,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避免同质化的设计规划。
蒋依依还谈道,旅游休闲街区在打造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各地街区特有的资源禀赋,逐步完善街区的服务效能,并构建品质化、个性化的主客共享的优质旅游休闲产品体系,以同时提升人们的旅游满意度和生活舒适度,同步促进居民和游客消费意愿提升。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建设需要进一步放大国家级品牌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拓宽发展新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郭万超说,需要注重旅游休闲新业态的引入,扩大新型文化旅游休闲消费。除了基本的餐饮、传统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要根据街区实际,增加体验性、沉浸式项目,可以运用具有VR、AR等数字技术的旅游项目以及设计网红打卡点,预留最佳拍照点、视频拍摄点、直播点等。
此外,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在《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标准中多次提及街区夜经济布局。对此,蒋依依建议,旅游休闲街区还可以积极营造夜间文化、娱乐、购物环境,通过声、光、电等技术烘托休闲氛围,构建夜游、夜娱、夜宴、夜购、夜宿等夜间消费项目品牌体系。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