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如何选择静脉置管?

化疗静脉置管的选择—PICC或POTR?
所谓化疗就是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化疗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临床大多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非常强,容易损伤患者的血管,如今化疗静脉置管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多数患者对它并不了解,因此想知道化疗静脉置管要怎样选择,下面就给来大家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01
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图片
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图片
02
PORT(输液港)
图片
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 ,CVPAS) ,  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反复穿刺使用的全植入式血管通道装置,长期、间歇性使用 ,是一种植入皮下、长期留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与PICC不同的是,导管是从较大的静脉进入,使用时,护士将输液针头扎入皮肤下埋置的药盒内,输液结束后拔出针头。
图片
图片
03
PICC管的优势
01
适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因为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减短在静脉中留置的时间,直接经血液循环而代谢排泄,减少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使不良反应得以降低。
02
材质柔软舒适,与肢体结合性好,且导管本身具有抗炎、抗凝、预防血栓的作用,前端开口为三向瓣膜开口,不输液时瓣膜处于关闭状态,可有效防止返血导致堵管的可能性和空气栓塞的发生,减少置管后并发症,使保留时间更长,可达1年。
03
置管期间,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洗漱、洗澡等。
04
PICC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长期使用符合肿瘤患者的多次化疗的需要,以及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及静脉高营养的治疗,在提高疗效、减轻痛苦、降低费用方面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05
PICC无需麻醉,不受年龄限制,操作方便,15-20分钟就可以装好,就如同外周静脉穿刺一样,是在可见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护士可独立完成。
可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
图片
可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
缺点:
需一周维护一次,管子留置在体外存在易感染的风险。
04
PORT管的优势
01
感染率低 ,适用于需要反复化疗、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及各种静脉治疗。
02
患者便利,体外无导管,提高生活质量,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可淋浴、家务劳动、社交体外没有导管,美观,保护患者隐私,降低误拔管的风险。
03
维护间隔时间长,维护次数少,维护简单,治疗间隙期只需每月一次生理盐水冲管降低感染,提高治疗安全性。
04
留存时间长,可长期使用,留存时间长,无损伤针穿刺可达 2000 次以上,至少留置5年。
05
树脂类材质对核磁共振、CT 扫描和放射线无干扰。
图片
图片
缺点:
1、穿刺和维护费用高。
2、须由医生在手术室操作置管,个别病人可需全麻。
3、穿刺伤口相对PICC更大。
4、病人在化疗空窗期也不能取下,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05
PICC置管时的并发症
01
因个体差异,血管变异,可能出现穿刺失败。
02
发生导管异位、脱落、脱出、断裂、阻塞、血管栓塞,个别病人不能耐受置入的导管而导致治疗中拔管。
03
发生局部不适、皮疹、出血、血肿、感染。
06
PORT置管时的并发症
01
术中可能出现麻醉意外。
02
围手术期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
03
手术中出现出血、血肿。
04
术中置管失败,改行穿刺,穿刺失败至化疗泵植入失败。
05
血、气胸,导管位置不佳需再次手术调整。
06
伤口感染、愈合不良。
使用说明
PICC和PORT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就为大家介绍到这,总体来说,化疗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静脉置管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化疗次数多且自身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来说,通常建议进行置管,以防药物刺激血管后导致血管条件变得更加恶劣,影响后期治疗。
作者简介
朱育才
科   室:肿瘤科
职   称:护师
学   历:大专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