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债权人172亿美元清零,到底冤不冤?

图片
百年银行,大厦倾塌。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9日晚,新闻发布会上,瑞士银行集团(以下简称为“瑞银”)宣布收购瑞士信贷集团(以下简称为“瑞信”)。两者均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前者成立于1862年,后者成立于1856年。
按照瑞银公布的全股份收购方案,每22.48股瑞信股份可换取1股瑞银股份,总对价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信。此外,瑞士政府向瑞银提供90亿瑞郎的担保,瑞士央行提供瑞银和瑞信1000亿瑞郎流动性援助贷款,瑞信还可获得1000亿瑞郎流动性贷款。
更引起市场热议的是,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宣布“为了增强核心资本,政府特别支持触发所有的瑞信AT1债券的名义价值完全被减记”。也就是说,面值约160亿瑞郎(约172亿美元)的瑞信Additional Tier 1债券(以下简称为“AT1债券”)将被永久减记,债权人颗粒无收。
这场发布会上,瑞士联邦主席、财政部长、央行行长、金融监管机构FINMA负责人均有出席。
这家拥有166年历史的老牌银行,于2023年的寒春中倒下。但“身后”风波不断。
No.1
“大而不倒”再次上演
3月9日以来,欧美银行一直处于全球金融风暴眼。
首先是美国的硅谷银行在周四公告亏损抛售股票,引发挤兑危机,周五宣告破产;周日晚上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及存款保险机构便声明提供担保。
这次,瑞信危机于一个周三引爆,瑞士政府出手更快,不等瑞信的危机继续发酵,周日晚上就促成了瑞银对瑞信的收购。
两次监管机构出手,都图一个字:快。
瑞银与瑞信这场快速的合并也被媒体戏称为“shotgun wedding”。百年老牌瑞信得以善终,瑞士全球金融名誉暂时保住,欧洲银行业风险有所遏止,金融信心得到短暂护航。但是,这场收购中仍然有许多不开心的人。
譬如,瑞士政府在这次收购中签署了紧急法令,从而绕开了瑞信股东的表决程序。瑞银的收购方案,连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都没有表决权,就这样仓促完成了。
譬如,瑞士政府为这次收购提供的流动性支持,相当于瑞士去年GDP的三分之一。宣告合并的第二天,在瑞信苏黎世的总部大楼外,已经有瑞士居民发声抗议。
再譬如,收购协议中,债权先于股权遭受损失。瑞信价值160亿瑞郎(约172亿美元)的AT1债券全部被减记,优先于股东遭受损失。根据已公开披露的记录,包括摩根大通、安联保险、美国教师保险和年金协会等在内的债权人,一分都拿不到。
这一程序不仅引起债权人的抗议,更惊扰了欧洲达2500亿美元的AT1债券市场:周一,AT1债券被大批抛售,追踪欧洲银行AT1债券收益率飙升至15.4%均值,超过了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水平。【1】
瑞信的170亿AT1债遭减记,也是这一债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减记。
AT1债券,是应急可转债中的一种。金融危机后,为了给银行补充资本金,应急可转债这种银行自救新工具应运而生。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将此纳入监管要求,全球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发放应急可转债。它的触发条件一般为资本充足率或经营能力等指标低于要求,再则就取决于监管机构制裁量。一旦符合触发机制,应急债可以被强制转为股份或者予以减记,以帮助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
这次,瑞信的160亿瑞郎AT1债券,就充当了“海啸第一排”。那么,这次触发永久减记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呢?
瑞信在AT1债券的发行合同也有说明,如果发生了“生存能力事件”,就有可能被记为减记。其中一种条件就是:当改善瑞士信贷集团资本惯常措施无效,“瑞士信贷集团已从公共部门获得不可承诺的特别支持承诺时”。【2】显然,这属于监管机构自由裁量触发,由FINMA的“特别支持”触发。
的确,AT1债券交易作为市场交易的一种,其债务核销的可能性已经写在合同中,债权人享受了利息,也应当承担后果。抛开裁量这一模糊性的规则不议,如果按照程序走,风险袭来,FINMA裁定AT1债券减记,瑞信借此修复资产负债表,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在这一事件中,瑞士政府动用了大笔纳税人的资金充当了瑞信的“拯救者”,却牺牲了债权人,让债权人按照市场规则赔付了全部成本。救银行,而不救债权人。这种选择性救助可能涉嫌公权力滥用。2008年之后,“大而不倒”再次上演。
No.2
瑞信“身后”事
华尔街日报有评论称:瑞信与瑞银的闪婚再次显示了2008年之后的金融监管是如何失败的。
瑞信的倒下,彰显了欧洲银行业的风险。而瑞信倒下之后,却彰显了欧洲金融监管的漏洞。
2022年末,瑞信的资本充足率为14.1%,流动性覆盖率144%,均远远超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低要求。如果这一监管要求有效,瑞信的风险似乎不足为惧,至少不会引起系统性危机,那么对银行监管系统和整体金融稳定性足够有自信,为什么瑞士政府如此急于救助?
金融监管机构对瑞信调研、作为中介联系双方是符合其角色定位的,但是具体的边界应该有更为清晰的界定。
回到瑞信自身,既然它的流动性和充足率这两个指标都符合巴塞尔协议,为什么还会倒下?
首先,回到瑞信自身的经营上,经营不善、风控缺陷让它面对优秀的国际银行竞争力不断下滑。
从资产负债表看,瑞信的业务分为五大板块: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瑞士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
2021年开始,瑞信的投资银行亏损严重,这一项业务税前收入在2020年还能实现达到19.10亿瑞郎,占当年总营收的55%;在2021、2022年则直接赔钱,财报分别记为:-34.73亿瑞郎、-31.16亿瑞郎,而这两年的税前总亏损分别为:-0.60亿瑞郎、-32.58亿瑞郎。
2022年,第二大业务财富管理的经营也开始恶化,税前收入从上一年的23.07亿瑞郎变为-0.63亿瑞郎。
如果说2021年的亏损,是由于内部风控缺陷而踩中的两大巨雷:供应链金融服务商Greensill Capital破产与Bill Hwang管理的基金Archegos爆仓。到2022年,净亏损同比增长了342%的瑞信则是在内外部交击不断的负面中彻底流失了储户的信任。10月份,瑞士信贷的5年期CDS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基点;当年四季度,瑞信资金净流出达到了1105亿瑞郎。
另外一个重要背景是,2022年下半年,全球央行开始掉头,开启紧缩周期。美联储激进加息、欧央行也难得鹰派,利率步步抬升后,银行资产缩水,此时存款若流失,流动性危机就找上门来。
发酵到今年3月份,瑞信的确是欧洲银行业中的薄弱环节,当硅谷银行因引爆了这一轮银行风险,部分银行本就如履薄冰,风险一旦传染上身,最薄弱的那一环就会被击透。而恰恰此刻,瑞信接连遭遇了自爆财务程序“重大缺陷”、大股东“公开处刑”,这两连击直接引发危机。
瑞信的倒下,离不开其自身的经营恶化,也与全球紧缩周期的大背景酝酿、当下高敏感和波动的银行风暴小背景有关。
我们知道银行监管很重要。美国拜登政府指责特朗普之前放松了银行的监管,才导致硅谷银行破产;后者因资产规模低于2500亿美元,不需要遵守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要求。但是,瑞信是系统性重要银行,而且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均远远超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低要求。那么,瑞信为什么还是爆雷?
监管,终归是一种经验手段。这样一家百年老店的倒下对人们更重要的启发和提醒在于:监管到底该监管什么?救助到底该救助什么?
参考文献
【1】李丹,“好像一天多次加息!”瑞信AT1债清零后,欧洲银行AT1债收益率飙升,华尔街见闻,2023年3月22日
【2】孙世选,“坑爹”的减记设计,使瑞信AT1债券的投资者近乎颗粒无收 | 银行与信贷[Z],清华金融评论,2023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