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普惠体发布四周年:率先扩容生僻字,助力汉字数字化传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阿里巴巴普惠体四周年主题沙龙日前在京举行。2019年4月,阿里巴巴普惠体正式发布。四年来,作为首款由中国企业发布的全场景永久免费商用字体,其官方可统计最小下载量超534万次,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免费商用字体中保持第一。如果按行业平均的“一年期限”商用字体授权金6000-7000元计算,一年至少可帮助全球中小商家、设计师等群体累计节省320亿元以上。
图片
近期,阿里巴巴率先响应即将推行的新国标,普惠体正在扩容汉字生僻字,已经覆盖姓名、地名、方言、古籍中包含的常用生僻字,成为首批支持汉字常用生僻字全显示的字体,让汉字生僻字更好实现数字化留存与传承。
阿里巴巴普惠体项目负责人林江辉介绍,普惠体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商家和设计师群体解决字体侵权困扰。一方面,有商家并不清楚很多字体的商用需要获得授权,时而面临高额侵权赔偿;另一方面,一些字体的商用授权成本对中小商家而言比较高。因此,2019年4月,历时10个月的设计和准备,阿里巴巴普惠体1.0正式上线,覆盖全球173个语种,面向全社会开放下载,在所有平台均可永久免费商用。
图片
推出后,普惠体就以通用、开放、普适的特征受到用户的喜爱,由于它没有过于强烈的字形风格,而重在提供丰富的字重、语种等实用选择,因此能够适配广阔的使用场景。
2021年5月,普惠体2.0发布,中文版优化了部分字体结构,外文字体新增了泰文和越南文,语种拓展至175个,外文字体设计也更符合当地的阅读习惯与文化。2022年,普惠体再次更新,新增繁体中文、日文、韩文,至此已覆盖全球178个语种,囊括当前全球大部分重要市场,并推出版权检测工具,进一步帮助在全球做生意的中小商家用字无忧。
林江辉用“螺蛳壳里开道场”来形容普惠体的设计过程。为了在手机屏幕的有限空间尽可能丰富呈现,设计师们不断和细节较劲,让字体更简洁清晰,同时提升阅读文字的流畅感。四年以来,项目组也不断调研和听取用户的反馈,结合真实需求来改进设计,比如调整笔画结构、缩小标点间隙、增加字重,从而适用更多场景。
2023年8月1日,新版《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此前,许多生僻字由于尚未数字化,无法在信息系统中通用。为此,普惠体项目组提前进行字库扩容,目前完成的汉字扩容量已满足新国标(GB18030-2022)3档强制性实现级别中的级别1和2,其中包含绝大部分人名、地名、方言、古籍中的生僻字,成为国内首批覆盖常用生僻字的免费商用字体。
“项目组正在全力向实现级别3冲刺,预计于6月1日完成并正式更新。”林江辉表示,“希望普惠体能帮助生僻字在数字时代不再寸步难行,让古老的汉字焕发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