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游客”跨江来到上海,这一幕令人揪心!大半年后竟变成了牛?

去年6月,一位神秘“游客”出现在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几日后,保护区内再次发现其踪迹,工作人员排查监控系统后,捕捉到较为清晰的图像。经专家反复辨认,它竟是麋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大半年过去了,这头麋鹿过得怎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3月23日从林业部门了解到,它已被保护区深深吸引,从没离开过,目前精神尚好,饮食活动正常。
角上挂东西要紧吗?
去年6月,这头麋鹿出现后,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通过监控摄像头关心其状况:“吃了睡,睡了吃,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顶多加一个喜欢‘泡澡’的嗜好。”
“当初发现它时,右角上挂着网兜,里面有泡沫塑料。”工作人员表示,媒体报道后,许多市民通过电话、网络留言等方式表达了关切,尤其是担心它角上缠绕的杂物会影响它的生活。幸好其所在区域没什么灌丛树木,不会出现被卡住之类的意外。
图片
刚到崇明东滩时的样子  图片来源: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现在最新消息来了,这头麋鹿最近换角了,前一阵新长出来的角毛茸茸的,但很短,近乎“秃顶”的它仿佛失去了灵魂,远看好像一头牛
图片
不过,它很快恢复了雄风,鹿茸外层的绒毛脱落后,骨化成角,这几天的“颜值”已经快恢复到鼎盛时期了。
图片
“颜值总算回来了,可急死我了!”  图片来源: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麋鹿的最新视频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提供
据了解,每到冬季,麋鹿旧角脱落,角上缠绕的杂物随之掉落,如果这些杂物不是麋鹿主动挂上去的,那么换角之时,它就能摆脱烦恼,不需要人类干预。
“即使角上还挂着杂物,大家也不用担心。”崇明区新村乡麋鹿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项目的保育员方取南告诉记者,根据长时间观察,雄性麋鹿有打扮角的习惯,我们以为的垃圾在它看来是耍帅的道具。
新村乡栖息地内一头公麋鹿发情时就喜欢把鹿角挂满杂物,在母鹿面前摇头晃脑,仿佛一棵移动的低配版圣诞树。
图片
这蛇皮袋一挂,好帅……  谢汉宾 摄
可能是败阵老鹿王
这头麋鹿什么来头?去年6月,经多方查证,崇明本地养殖的麋鹿没有遗失,林业部门怀疑它是2021年7月在江苏多地出现过的一头成年雄性麋鹿。
2021年7月,曾有人在海门、启东等地发现一头成年雄性麋鹿单独活动,后来失去踪迹。
有趣的是,此后,在崇明北部沿江地带,多地有目击报告发现了一头单独活动的“梅花鹿”。根据以上推断,极有可能是同一头鹿,它过江了。
图片
图片
专家猜测,这头雄性麋鹿可能是在内部争斗中败下阵来的前鹿王。
每群麋鹿由一头雄壮的鹿王统领。每年发情期,年轻雄鹿躁动起来,争斗不休,最具实力者将挑战鹿王,一旦获胜便成为新统领。失败的老鹿王被迫离群索居,孤老终生。
看它这么可怜,是不是要捕捉后找个地方让它安享晚年?对此,专家表示反对。贸然捕捉,不仅可能失手,还可能引发麋鹿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对其造成直接伤害。
从这大半年来看,这头麋鹿很享受在崇明的独处时光,我们人类就不要自作多情了。
曾在中国本土灭绝
麋鹿隶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该属仅有麋鹿一种,因此在生物学上具有特殊意义。
麋鹿曾有5个种群:双叉种、蓝田种、晋南种、台湾种和达氏种。前4个种群已经灭绝,现存的仅剩达氏种。
图片
麋鹿  图片来源:上海动物园
麇鹿起源于中国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流域的平原或沼泽,出现时距今200万年到300万年,与人类出现的时间相当。种群数量最大时,麋鹿在我国多地都有分布,北到如今的京津冀,南到海南岛。
因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麋鹿又称“四不像”。这种称呼似乎给麋鹿带来厄运:由于栖息地丧失与捕猎猖獗,其数量锐减,直至野外种群消失。
清朝时,中国境内最后一群麋鹿放养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1900年,最后一群麋鹿被劫杀一空,仅有少部分被运往欧洲。麋鹿从此在中国本土绝迹。
追根溯源,18头麋鹿是目前全球麋鹿的近代祖先。随着时间流逝,来自中国并圈养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的麋鹿纷纷死去,英国有识之士从1898年起,陆续购得饲养在欧洲各地动物园的18头麋鹿,放养在伦敦以北的乌邦寺庄园内。二战时,因害怕战火,该庄园向全球动物园转让麋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麋鹿在全球的扩散。
1985年,中国和英国签订协议,向中国提供麋鹿。1985年至1986年,两批麋鹿分别回到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和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中国沿海滩涂,传为佳话。
图片
图片
母鹿与公鹿  谢汉宾 摄
上海建野放栖息地
现在,除最初接收麋鹿的北京麋鹿苑,麋鹿已陆续在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安家落户,日益繁衍壮大。
2022年2月,上海林业部门宣布,1公3母共4头麋鹿结束了至少一年的隔离观察期,放归至崇明岛北部的新村乡栖息地,标志着上海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基本建成。
图片
四鹿齐聚上海首个麋鹿野放栖息地  李茂君 摄
图片
进食时,母鹿(左二)的肚子明显鼓起,新村乡栖息地最近传出好消息,两头母鹿已经怀孕,预产期在4月  图片来源:上海市林业总站
据原上海自然博物馆麋鹿研究专家曹克清考证,根据史料和化石研究,野生麋鹿多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后灭绝地区很可能在我国东部,特别是东南部的滨海地带或沿海岛屿。
上海作为中国野生麋鹿最后的灭绝地区之一,引入麋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乡土动物回归,逐渐服习上海的“水土”,真正实现野生种群长期的自我维持,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图片
上海附近全新世麋鹿化石部分地点(曹克清,上海自然博物馆)
虽然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安静宜人,但不能确保这里会是这头麋鹿的最后一站,也不能保证它不会在保护区外溜达。
上海林业部门提醒市民,和野生动物打交道,要遵守“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
野鹿脾气暴躁,只可远观,切勿接近,更不可投喂、追逐、戏弄。如发现麋鹿病弱受伤,请第一时间联系林业、公安等部门,由专业人员及时处理。
图片
今年2月,新村乡栖息地的麋鹿一家与记者对望,公鹿十分紧张,护住三位妻子的同时,叫声保持一定的频率,警告“生人勿近”  陈玺撼 摄
听听公鹿的警告声,有人说像猪叫,还有人说“金属感”十足  陈玺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