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创新基层“微治理” 撑起县域“大平安”

图片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营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南、法治河南的浓厚舆论氛围,省委政法委“中原盾”开设“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河南”专栏,深入报道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具体推进“三零”创建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遂平:创新基层“微治理” 撑起县域“大平安”
近年来,遂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三零”为目标,以开展“四大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举措,探索具有遂平特色的基层“微治理”新模式,在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连续18年保持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荣誉,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基层微治理”工作被评选为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十大经典案例。
图片
遂平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项工作会研究推动“微治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和多元参与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引导村“两委”、村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纵深推进“微治理”工作在全县推行。
遂平县创新“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最小治理单元上、党员融入微治理工作中,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打造“十分钟党建服务圈”,以党建全覆盖推动平安建设大提升。全县共设置党员“微治理”示范岗13206个,联系群众12.5万户。遂平县“党建+社会治理”经验被省委《工作交流》及《河南日报》等刊发。
图片
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微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增加分值权重,推动“微治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坚持“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理念,建立四级网格13215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呼百应、快速反应、多方联动的网格体系,全面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9470名末端网格的联户长、单元长、楼栋长、单位长发放工作胸牌,推动网格员戴牌上岗、亮明身份、统一规范。
图片
整合全县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多网合一的机制和举措,着力推动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基层党建等各类网格融为一体,力促多网合一、一网多能。
持续深化“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治理模式,扎实开展“万名网格长”走基层活动,实行“一日一巡”常态工作机制,对收集的信息通过综治e通和“微连心”及时上报。2022年以来,共收集各类社情民意2326条,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807起,解决民生问题2068起,帮助困难群众1500余人,有效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上交”。
遂平县成立10个检查评比组,对各乡镇网格构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目前已开展3轮检查评比,累计抽查基层网格173个,有力推动“四级网格”建设标准高、覆盖广、作用实。
在主城区搭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平台,选择30个小区,构建社区指导协调、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委员会自治监督的融合发展“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在农村,选择80个村民组,构建村党组织领导、网格服务、群众为主体的“微治理工作站”治理模式,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认真做好便民事项代办帮办服务,全面推行“四访三问”工作机制,即新迁入家庭必访、重大变故必访、上访群众必访、困难家庭必访,及时问询掌握困难居民生活情况、独居老人身体情况,做到困难问题全收集、办理情况全反馈。畅通互联网服务渠道,鼓励群众通过“微连心”小程序反映问题,实时线上沟通、线下落实、及时反馈,确保服务“不打烊”。
图片
强力推进平安“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涵盖安防监控、一键报警、云广播、基层管理等功能的乡村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线下指挥和线上调度的有机统一。升级改造县、乡、村三级技防监控平台,不断提升治安防控科技化水平。
在各乡镇深入开展“十星级平安家庭”“十星级平安村居”等系列星级平安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家庭”“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成立“村(居)民议事会”“党群理事会”等协商载体,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协商在一线·有事好商量”等活动,经常性组织板凳会议、石桌会议、庭院会议等形式的座谈会,实现众人的事众人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琦 通讯员 王珏)
图片
◆为平安河南建设注入新动能——全省各地深化“三零”创建活动综述
◆永城:“微信好友户户通”拓展警民“朋友圈”
◆沈丘:“小指尖”破解基层治理“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