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交往,乌国心慌,提醒中国莫忘中乌关系

图片
近年来,中俄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特别是近期,中国领导人亲访俄罗斯,令两国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化。有人将两国领导人此次的莫斯科之行,将成为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夯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中俄关系的持续升温也让西方国家受到很大的“刺激”。如同他们在此次发生在欧洲战场的所作所为一样,他们并没有认真并切实地考虑各方的利益需求,进而将可能的冲突消弭于无形,反而在冲突发生之后从各方面进行“拱火”。在担心所谓“中俄合作”的同时,美国从一开始就试图将中俄两国进行捆绑,污蔑所谓的“中俄联合”。
如今更是在中国促进中东和解并提出结束俄乌冲突的“和平方案”的时候,美国人竟然喊出了“让俄罗斯停火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言论。
图片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美国人自己也觉得尴尬,并担心完全拒绝中国的和平方案,将向世界上其他已经厌倦冲突的国家证明美国对“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不感兴趣。
当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媒体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就连他们所操纵之下的,仍然在巴赫穆特苦战的乌克兰都不得不改变之前的视角,从美西方国家看问题的角度短暂脱离,开始注重中乌关系。
3月21日的乌克兰媒体的一篇文章就提到了中乌之间的十件需要关注的事情:
1.中国于1991年12月承认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2021年两国元首通话,以纪念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10周年。
2.到2019年,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乌克兰的头号贸易伙伴。
图片
3.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对乌克兰的出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从1995年的7340万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74.6亿美元。从2018年到2021年,乌克兰对中国的出口翻了两番。
4.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乌克兰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为190亿美元,包括向中国出口的乌克兰商品80亿美元(增长约13%),向乌克兰进口的中国商品为110亿美元(增长约32%)。
5.中国是乌克兰玉米、大麦和葵花籽油的主要买家。2021年,从乌克兰进口的谷物占中国这些谷物进口总额的20%。中国是乌克兰大麦的最大进口商。2019年,乌克兰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它占中国玉米进口总额的80%。
6.乌克兰一直是中国的主要武器供应国,仅次于俄罗斯。中国是乌克兰武器的最大买家。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是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翻新的苏联航空母舰。
7.中国一直是乌克兰重要项目的积极投资者、合同建设者和融资者,其中包括海运(包括马里乌波尔和奥德萨港口)、其他运输基础设施,包括基辅地铁翻新、农业、能源和电信。
图片
8.2021年,中国公司获得了超过66亿美元用于乌克兰的建筑工程。三个合作项目是与中国机械工业总公司、中国水电和国家电网合作。
9.中国将乌克兰视为其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交通枢纽。乌克兰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中国商品有吸引力的中转站。
10.目前大约6000名中国公民居住在乌克兰。多达10万名乌克兰公民可能居住在中国。
这篇文章所提出来的十项确实是中乌两国在战前所呈现的实际情况。乌克兰媒体翻出这些事实,一方面是提醒乌克兰自己,中国虽然现在与俄国互动频繁,但同样也曾是乌克兰的友好国家之一。除了美国之外,乌克兰同样可以借助中国的力量实现自己所关心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乌克兰方面也在提醒中国,希望中国在加强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也考虑到过去与乌克兰之间的联系,在俄乌之间不要全面倒向对方。
要说乌克兰媒体在如今的态势之下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在西方媒体的舆论宣传的环境之下,中国的行事方式一如西方世界,惯于倚强凌弱,依靠军事、经济、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掠夺来增强自身国力;惯于党同伐异,对于任何相异的观点都要采取打压、遏制的策略,直至对方屈服;对于新兴势力,不是采取良性竞争,共同发展,而是在自己的优势方面反复收割,直至对方彻底衰败。
图片
这次俄乌冲突的爆发就是在美西方国家对他们设立的“假想敌”——俄罗斯的需求采取无视态度所导致的。在如此语境环境的浸淫下,乌克兰人自然也习惯性地认为中俄关系的深化将导致乌克兰人的要求被这中国所无视,同样也将导致乌方的利益在将来的和平谈判中受损。
事实上,中国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全球和平与稳定,提倡通过和平、协商等方式解决争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参与国际多边机制、建立区域安全框架等方式,为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如果乌方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也不会有提醒中国的上述十条,同样也会对中国主导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拥有信心。这不仅对所有的乌克兰人来说,是件好事,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