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员,延期服役!

文字 | 麻环远、杨   阳
图片 | 谢顺航、宋泽家
图片
夜深人静,透过教导队教学楼备课室的窗户,一束暖黄色灯光下,俄比拉布正在伏案工作,教导队即将开训,他正在认真准备教案。
人物简介
俄比拉布,一级上士,现任第73集团军某旅教导队教员,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1次,被陆军表彰为“优秀带兵人标兵”,被东部战区陆军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荣获集团军“精武强能标兵”“练兵备战先进个人”各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图片
2017年,俄比拉布所在单位转隶重组,他作为首批教练员代表前往集团军参加教学比武。此时,有着8年教学经验的俄比拉布信心满怀,誓要争得荣誉,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考核员点评道:“你的教学模式太过于死板,不贴近实战,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所学的新课目。”这次比武不仅被否定教学模式,甚至初赛都没有过。
复盘检讨时,考评员刺耳的话总是萦绕在俄比拉布耳畔挥之不去。该怎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怎么学?从哪学?这些问题都需要自己思考。他意识到:“自己早已站在了改革调整的风口浪尖,如果不转变思路,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
图片
从那以后,俄比拉布就像变了一个人,他海量阅读专业书籍,不断填充自己知识面的空白,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摸索教学方法,从紧贴实战的训练中提炼创新方法。
2018年5月,俄比拉布参加集团军后装专业比武,面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后装专业,对他来说不仅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是一场挑战。旅队后勤装备相关专业教练员队伍的缺乏,就必须有人“乘风破浪”。
怀揣着组织的期望,俄比拉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他对自己说道:“这次比武我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
短短14天内,他利用训练间隙和晚休时间学完了2本专业教材以及相关车型的操作手册。
不仅如此,后装专业比武还要考核实战化条件下的专业车辆故障排除、非整百米射击、战斗体能等数个实战应用课目。
考核当天,由于体能消耗太大,过晃动横梯时,前面比武的20余名选手都掉了下来,后续通过时,大家都选择从上方通过。但为了实战要求,不暴露自身,俄比拉布死死抓住横梁,从横梯下面经过,一趟下来满手血泡。
图片
最终,俄比拉布夺得后装专业4个单项第一,总评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考核员的一致肯定。
同年6月,东部战区陆军教学法考评,他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8月,担任陆军“条令先行连”训练教员,取得手榴弹使用第一名;11月,担任旅新毕业军官集训队总教练员,带队取得集团军第一名。
“安心幕后,甘当人梯。”在俄比拉布的教练经历中,这八字评语是他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
图片
杨振晏是俄比拉布教出的一名“枪王”。还在连队时,他就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神枪手,入伍第二年参加集团军组织的“枪王”集训,杨振晏毫不犹豫报了名,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初赛就被淘汰的他时常怀疑自己的据枪动作有问题。第二年、第三年,杨振晏继续报名参加集训,结果还是没有进入决赛。
杨振晏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不再参加任何集训,准备满服役期就退伍。就在这时,俄比拉布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你的问题不是出在射击技巧上,而在心里。你在连队是一名优秀的枪王,可比武场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你如果心高气傲,不能把心思全身心投入到考核中,成绩注定不理想。”俄比拉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杨振晏真正的问题。
图片
为让杨振晏重拾信心,俄比拉布自制简易有效的训练器材,带着杨振晏模拟各种环境下射击以及非固定距离射击、移动靶射击等重难点课目,日复一日的训练帮助杨振晏平息了那颗躁动的心,逐步积累信心。
毒辣的阳光下,杨振晏瞪大着眼睛通过步枪觇孔看着靶心,汗水从鼻尖滴下,体能服早已浸湿。据枪瞄准击发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在他的反复练习下形成了肌肉记忆。
图片
在这样的“特训”下,杨振晏最终练就了“眼到手到、枪响靶落”的真功夫。2019年,杨振晏参加集团军步枪综合比武取得总分第1名,荣立三等功,第二年又被集团军评为“枪王”,成功提干。
图片
入伍17年,俄比拉布先后带出400余名班长,其中22人立功,15人提干,63人成为训练尖子,一大批骨干人才在不同岗位当主力、挑大梁。
图片
从放牛娃变成训练尖子,再从训练尖子转变为金牌武教头,去年满服役期时,面对走与留的问题,俄比拉布说:“部队是我第二个家,只要组织需要,我一定继续扎根在这里,为单位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俄比拉布递交了延期服役申请书,教学楼内,俄比拉布站在熟悉的讲台上,继续为新学员们进行基础知识辅导。3月上旬,教导队公布的集训学员龙虎榜上,俄比拉布所带区队17名同志光荣上榜。
更多推荐
图片
图片
微信号 | 人民前线(ID:dlrmqx)
监制 | 戴   强
编审 | 张丙才   卜    伟
责编 | 王   喆
编辑 | 吴荣鑫    吴雪阳
实习编辑 | 魏承旭
刊期 | 4935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