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旧址联动 多元展现红色故事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在文化保护与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愈发鲜明,彰显出 社会主义大国首都应有的文化风范与人文气象。今天起,北京新闻推出《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主题报道》,和您一起共同感受,保护与传承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内涵丰富的首都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青春。
图片
“赶考”之路挟时代风雷而来,留下永恒的历史印记。从清华园车站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香山革命纪念地,是追忆也是洗礼。过往历历在目,精神依然蒸腾,开拓创新的主旋律还在谱写。今天我们将重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重温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清华园车站
在海淀区成府路路口西南小巷里,经过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后,清华园车站旧址“焕颜”亮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也随之全线贯通。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抵达北平,从这座车站下火车。他们出发前,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图片
图片
一座火车站,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在“走向新中国的步伐——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清华园车站专题展览”中,一件件文物、档案,一幅幅图片、一幕幕黑白影像定格历史瞬间,带领观众感悟老一辈革命家“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图片
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 都斌: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京赶考”,进入北京地区以后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清华园车站。我们将“进京赶考”的这种历史智慧同新时代的精神深度融合。
颐和园益寿堂
1949年3月25号,中共中央领导人从清华园车站下车后,乘坐吉普车抵达颐和园益寿堂,这一“进京赶考”的重要落脚点,如今正在举办“古都春晓——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览”。
图片
图片
益寿堂的展览还原了益寿堂晚宴的历史细节,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代表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开启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
图片
颐和园管理处正高级工程师 赵晓燕:
在晚宴过程中,他们共同商量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事宜,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关于新政协筹备的一些事情。当天晚上双方畅谈至深夜,最后毛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前往香山的双清别墅。
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已接待观众600万人次。
图片
图片
香山公园宣传科科长 绪银平:
2018年4月香山革命纪念地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改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持和重现了1949年的历史原貌。
“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以清华园车站、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地等革命旧址、纪念设施为沿线重点点位支撑。今后,“新中国成立主题片区主要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标识标牌”将陆续统一,并通过搭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展览平台,彰显首都红色文化特质。
来源:BRTV新闻(记者:李莲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