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产新冠药物停产,为什么?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怎么看?

国产首个抗新冠病毒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商业化8个月之后却遭到了停产的厄运。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要停产?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腾盛博药与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这种药物对于治疗一般新冠轻症和不同症状患者方面具有相当的疗效。
图片
为了研发这个药物,投入的研发经费大约是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但是,卖出去的药只有3.5亿人民币,不得不宣布停产。等于该公司赔了将近10亿人民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明显,新冠疫情从2022年12月到2022年1月大规模流行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群体免疫。大部分人都有了对于新冠病毒的抗体,新冠病毒的感染呈急剧下降之势。
图片
尽管现在全国每天新增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还有4000多人,但这已经是一个正在衰退感染当中的数量。要想形成新的大面积的爆发,几乎已经不太可能,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已经不在乎会不会得新冠的问题了。
图片
三年十分严密的疫情防控,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们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已经没有人再把新冠疫情当回事儿了。因此,投入这么大资金下力气开发出来的新冠病毒药物,也就基本上没有了市场,停产成了大势所趋。
这对于研发该种药物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是一笔赔钱的买卖。但对整个普通民众来说这是大好事儿。这说明新冠疫情已经成为离我们中国普通大众渐行渐远。祸害了我们三年,终于离我们远去。
图片
张文宏等著名的医生曾经预言,在2023年五六月份,可能还会有一波新冠疫情的感染和爆发,但这种感染和爆发仍然不能够与2022年12月份到2023年1月份的大感染大爆发相比,是属于一种即将要消失,最后垂死挣扎的一种感染爆发。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
因此,任何事情往往都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经常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态。新冠疫情即将成为过去的历史,这对普通大众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让他们减少了这种病毒的威胁危害。但对相关的医药公司来说,却让他们折戟沉沙,凄苦烦闷,赚不到以往预测的利润了。
图片
其实个人觉得凡事都不要搞得那么极端,该公司似乎也不应该完全停产,既然还有新冠疫情的感染者,可以保持小规模、小批量的生产。但大多数都唯利是图,可能保持小规模、小批量的生产,并不赚钱,没有利润。所以还不如完全停产更加划算。这对于商家来说恐怕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几个商家真正愿意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为社会的利益买单。他们都是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高唱着对社会服务的口号,打出为社会服务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