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场爆满的宋韵舞剧,凭什么红了一春又一春?

灯光缓缓打开,凝固在画卷里的满目江山,带着千年古韵,在舞台上轻展开来。‍
清风悠悠,白云袅袅,层峦起伏,波光潋滟。
满目青绿,千年诗韵,凝滞在绵长山河中。
只此青绿,醉了时光,醉了江山。
图片
中央美院专家曾研究:
“《千里江山图》第一遍起稿以水墨描底,又称粉本;第二遍,上赭石色,以展现冷暖对比,以加强景物和谐;第三遍,加入石绿,由绿松石和孔雀石制成;第四遍,再上一遍绿色进行叠加,以增强视觉感官上的立体感;最后一遍,才是上青色,取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位“18岁少年”——王希孟,绘制这一巨幅高0.51米、长11.9米的画卷,创作过程之繁琐之细致,耗费了何等精力与心血,不言而喻。
图片
《千里江山图》最摄人心魄的是那一抹始终鲜亮的青绿。
在北宋的文化气象中,织绢、制笔、制墨等工艺均发展到了高峰,设色所用石青和石绿也是造价成本极高的矿物质颜料。
王希孟全图皆以石青与石绿两种颜料设色,几乎每个山头都施以重彩。
在敷此色前,绢本上的山石,先是经过勾线、皴擦和淡墨加赭石或花青的反复染色,之后再用石质颜料对部分山脉顶部、矮石层层罩染,以增加“色泽”,强化景物的深远关系。
图片
王希孟以其精妙的技法,拓展了青绿设色新的可能性:将青绿层层叠叠地晕染开来,被涂抹在起伏群山、浩淼江湖、渔村野市、水榭亭台......时而浓墨勾勒,时而淡墨反复相皴,用画笔将其万物巧妙融为一体。
在一幅画里,用绮丽的青绿掌握着世界丰富的变化。
或许这就是《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超越时间限制,仍能直击人心,留有回响的原因。
图片
舞剧《只此青绿》将故事设定在现代《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展卷人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
展卷人伴着王希孟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舞剧创造性地引入了一个现代“展卷人”角色,进行了一场关于跨越千年“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的时空交错对话。
图片
开卷,展卷人于一小小桌台将这幅画作缓缓展开,少年王希孟便出现在眼前,古今的时空交错由此开始。
十八岁的少年郎在小小的案台上卧坐,一蘸墨一提笔,一凝神一提气,放浪形骸肆意挥毫,意气风发泼墨于山水之间,将世间赋予他的汇入纸上山河。
而希孟每一处落笔,都有一处青绿呈现,青绿的动态是随着落笔的动态严丝合缝地呈现舒然的姿态,当希孟环顾四周皆是青绿。
行笔至此,画已作成,希孟嚎啕大哭。许是作画人的情到深处,也是少年郎的意切真情。
图片
然而,希孟也有落寞失意之时。幸好有篆刻人从料峭枝头为摘其名、织绢人将细密心意交予、制笔人在方寸之间让青绿萦绕......
他们在这光阴流转间,天才少年和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从千年等待中全部缓缓而来,也真正活了过来。
一幅幅天然色彩,就这样串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六个篇章。
图片
展卷人穿梭其间,与古人对话似有似无。
观众跟随着展卷人的视角,“浸入式”地置身于宋朝的诗意山水中,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至此,青绿以绚烂之身成全时空的联结。
图片
为了凸显古韵,《只此青绿》采用了“诗剧”体裁。
作为诗歌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读者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
“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图片
《只此青绿》不仅仅是再现古画的生命力,更是将心血用在每一帧画面的细节上、每一个舞者定格动作的姿态上,将古典舞的体态身韵与古画的灵秀水乳交融、互相映衬。
舞蹈动作摒弃了惯常使用的“长线条”编舞,设计了诸如“静待”“望月”“卧石”等一系列清雅造型,在举手投足间有大段留白。
舞美设计采用地面多层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的构架,在镜框式舞台的基础上又另搭一个“内胆”,创造出“天旋达到3圈,地转达到4圈,上下左右都可以进行移动”的效果。
图片
舞蹈似剧如诗般的东方浪漫,淡出淡入的环形舞台,仿若时间之轮。
以此表现时空理论中的时间、空间、速度,让过去与未来相交,每个空间可以相互重叠。
舞者们如同一卷卷向观众们缓缓展开、娓娓道来的画卷,画中的天地无边、山水无界都在行云流水之间,悄然转化。
着青衣绿裙的舞者轻轻将形体送出,成了移动的山和流淌的水。最终形成气韵生动、让人一眼万年的青绿。
舞者静默不语,却又胜似千言万语……
除此之外,他们的服饰妆容、舞台布景、灯光处理也强调错落有致的仙气,使得整个舞蹈语言的小而美,且富有高洁的骨骼感。
齐舞时的青绿色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高髻青衣的女子,在画卷里轻甩水袖,仿若青绿水墨流动。强调宋代崇尚的清瘦感的裙型将襦缠绕至腰间,层叠感形成山峦层叠之势。
图片
篆刻人作为篆刻的意象以花青色彰显稳健和深沉、磨石人色彩以饱经风霜的赭石色为底、山涧村民凸显悠然生活的白色、画院老师威严而风趣的靛蓝色、少年画师们活泼调皮的藕粉色......
如果画作流传至今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千年不褪的色彩,便是中华民族众多传统工艺造就的必然。
传统文学、视觉艺术、古典音乐、美学意趣交织融汇在整部舞剧之中,我们也终于得以在舞蹈中实现与千年前的对话。
而《千里江山图》让人联想到这些宛如有生命的群山之余,更是象征着历史背后那些从未留下名字的一个个精益求精的传统匠人。
那些不曾被记住姓名的匠人们,这部剧作亦是为他们作传,让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者,共同成就的“绿水青山”为今人所感。
图片
犹记故宫博物院王中旭专家在回答《千里江山图》还能保存多久时所说:
“至少,不会在我们这辈人手里消失。”
正如字幕所写: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
或许,这藏匿在绢本上千年的只此一卷,也因为我们心中有万千之丘壑,方能不惊,青绿千载。
图片
- END -
编辑&排版| 和木清子
视觉设计 |美少女斐
图源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只此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