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北溪爆炸案,联合国不同意,丢掉人缘的俄罗斯,中国爱莫能助

联合国安理会没通过俄罗斯调查“北溪”事件的决议草案,透露出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怀疑和不信任。眼下的俄罗斯越来越被动,自己没有能力调查,只能跟着西方走,走到这副境地,中国除了投出自己的一票,也是爱莫能助。
图片
联合国安理会
3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对俄罗斯调查“北溪”事件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这份决议,谴责了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行为,并且呼吁联合国牵头,建立一个委员会,对北溪管道遭破坏的所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透明和公正的国际调查。
但在15个理事国当中,只有俄罗斯、中国和巴西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剩下的12个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全部投了弃权票。按照规定,在没有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的情况下,安理会决议草案,必须获得至少9票赞成才能通过。因此,这项决议最终没能通过。
虽然,白俄罗斯、朝鲜、叙利亚等国,也是该决议的共同提案国。不过,他们都不是安全理事会成员,所以不能参加投票。俄罗斯屈指可数的朋友,都帮不上忙,中国投了赞成票,也是“爱莫能助”。
图片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内本齐亚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内本齐亚表示,俄罗斯不会再寻求安理会,对北溪管道展开国际调查进行投票。他说,俄方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俄罗斯的决议没有提到任何国家,只是呼吁进行独立调查,因为瑞典、丹麦和德国进行的调查,没有做到客观,它们排除了遭受最大损失的俄罗斯。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也表示,“西方国家一如既往地对联合国安理会成员施加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中方也对投票结果表示遗憾。
图片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
眼下的俄罗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应该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俄罗斯没有能力自行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首先,北溪管道位于德国、丹麦和瑞典的领海内,俄罗斯没有管辖权,也无法进入这些水域。其次,俄罗斯要求这些国家,分享调查结果和证据,但他们以“保密和安全”为由拒绝这样做。
一直以来,俄罗斯要求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调查,也遭到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强烈反对,他们指责莫斯科利用这一事件作为借口,推进其政治议程。
退一万步讲,就算俄罗斯有能力自己展开调查,但同样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俄罗斯将需要获得卫星图像,或者其他可能提供爆炸线索的信息来源,还需要和那些拥有相关数据,或者专业知识的其他国家、组织来合作。俄罗斯还需要克服国际社会的怀疑和不信任。国际社会广泛质疑俄罗斯的动机和方法。而且,即使俄罗斯独自调查北溪事件,有了结论,其他国家也不一定接受。信任这东西,可是由一个国家的信用记录所决定的。俄罗斯在这方面,一向很差。
图片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的着陆设施
目前,德国、丹麦和瑞典对北溪管道事件的调查还在进行中,没有得出结论。然而,瑞典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与丹麦和德国成立正式联合调查小组的计划。俄罗斯是受害者,有权表达不满和不信任。俄方指责这三个国家有偏见,受到美国的影响。俄罗斯还称,调查时间过长,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迫不得已,俄罗斯才要求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国际调查。
俄罗斯发起的这次决议,赞成票很少,弃权票很多,但没有否决票。这说明,其他国家并不认为俄罗斯说的没有道理,只是不愿意支持俄罗斯,不愿意与美国及其盟友作对。除此之外,一些国家认为,国际调查是不必要的,也是多余的,因为德国、丹麦和瑞典已经在进行调查。他们怀疑国际调查的可信度或必要性。毕竟,联合国自己并没有力量去调查,最终还是要由相关国家去实施。转来转去,最终还是要依赖德国、瑞典和丹麦这些国家。
这次投标,其实是对俄罗斯的信任投票。俄罗斯不是输在提案本身,而是输在自己的侵略战争上。这体现出俄罗斯的空前孤立。不久前,俄罗斯前总统梅德维杰夫曾哀叹,150年以来,俄罗斯第一次孤立一人。
上一次,指的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当时,俄罗斯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克里米亚等地,受到欧洲国家的群殴。战争结果,俄罗斯不仅失去克里米亚等地,还被迫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但那里,俄罗斯人的运气还不错。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俄罗斯以调停加威胁,不费一枪一弹,就从中国抢走了将近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是现在不同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中小国家,都没有那么好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