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盛开在人生离别站最美的“雪莲”

图片
董自莲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拿起手机瞥了一眼,凌晨3点50分,突然想起,自己答应了独自在家的孩子,回去要在家庭作业本上签字,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到家看见孩子已经在沙发上睡熟了,家庭作业规规矩矩的摆在桌子上。她签好字,把作业放进书包,看着在沙发上蜷缩着睡熟的孩子,想想远在乡镇工作不能回家的丈夫,她眼眶湿润了,心里既五味杂陈,又倍感欣慰!
图片
图片
这是宾川县殡仪馆职工董自莲职业生涯中某一天的工作缩影,董自莲是宾川县殡仪馆唯一的女职工,今年52岁,自2006年殡仪馆建馆以来,她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坚守了17年,用她17年的青春,见证了我县殡葬事业从起步到完善的艰辛历程。这17年来,她尽心竭力,在人生离别站,为逝者一一送行。
图片
殡仪师,崇高的职业,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不了解、不理解,有排斥、有畏惧,甚至还有歧视,有人拒绝和殡仪师握手,有人不直接用手去接他们递过来的东西,也有人知道他们在殡仪馆上班后,本能地往后退。我来民政局工作后,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胆子咋会这种大,她们不害怕吗?”“殡仪馆给有女职工?”“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给敢从殡仪馆回来”?群众对殡仪馆的好奇,堪称十万个“小问号”!其实,殡仪师和千千万万的医生一样,医生迎接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殡仪师在这个世界送他最后一程,这份崇高的职业,难道不应该被崇敬吗?
董自莲曾经是一名教师,2006年,宾川县新建殡仪馆,从全县选调工作人员,她从教师改行到殡仪馆工作,在最初选择这个职业时,董自莲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初到殡仪馆工作,看到遗体会害怕,看到逝者家属哭,她也跟着哭,做梦的时候会梦到接运遗体、告别、火化、装盒,常常梦中惊醒,彻夜难眠。同时调来的女同事,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没几个月就申请了调离,最终只剩下她一个女同志。殡仪馆是人生离别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她见证了世间温情与不舍,目睹了虚伪和丑陋,逝者来到这里,与世间作最后的告别,然后被推进高温的火化炉膛。鲜花、挽联、亲人、朋友拥着“沉默”的主角,有人肝肠寸断、有人嚎啕大哭,有人默默流泪,有人念起了遗书,甚至还有人吵闹着要瓜分家产……
董自莲尊重每一位逝者,无论生前是达官显贵,还是贫穷乞讨者,甚至是无人认领的无名遗体,都将在炉火中化成一缕烟,化成一抔土,回归大自然。慢慢的,她成长了,对死亡有了更深的认识,用心为他们服务,对殡仪师这一崇高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经历、对工作,她从不避讳。丧属的情绪一般都不好,她说“丧属有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这只是我们平常工作的一天,但对于家属,是这辈子最难过、最煎熬的一天。”她会主动跟别人说起工作,说自己对这份职业的认可,对生活的感悟,说殡葬改革的好处、必要性,说要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殡葬改革势在必行,说她对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和对这个社会的使命感,豁达了。她是县殡仪馆唯一的女职工,却从来没有搞特殊,没有畏惧退缩,反而事事冲在前面、件件扛在肩上。
图片
董自莲是殡仪馆的出纳,岗位职责是采购物资和记账,但是殡仪馆的工作特殊,忙起来的时候,她便主动承担起其他工作任务:仪容整理、主持仪式、参与火化、引导、疫情防控、防火宣传员、小跑腿、食堂帮厨、甚至遗体接运,接运遗体的司机短缺时,她跳上接运车,独自完成接运任务,碰上时间很晚、路程又太远、山路崎岖,她就找人帮忙和她一起去接运……
“共产党员嘛,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拧到那里去”,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21年春节,年初一,下午6点,结束了4具遗体火化工作,终于可以松口气,回家准备与家人好好补吃一顿年夜饭,刚刚到家端起饭碗,电话响了,“董姐,乔甸镇石碑村委会崔家箐村有老人去世,请殡仪馆马上派车接运并火化,大过年的,又是殡葬改革的关键时期啊,我怕延迟,丧属就改变要火化的想法,现在就出发噶”,放下电话,她没有顾上吃饭,立即和同事赶往乔甸镇接运遗体,火化结束回到家,已经深夜11点,真正的年“夜”饭时间。
图片
图片
董自莲即将退休,2022年底,殡仪馆公司化运营后,她回到局里殡葬管理所上班,有人和她开玩笑,“董姐,就要退休了,这回么你可以好好歇歇啦”,她说:“歇什么歇,只要馆里需要我,我分分钟上,我要在殡葬一线干到退休为止”。对于她来说,“干一行就要持之以恒把它干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社会少一个对殡葬服务人员歧视的眼神,“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去抚慰每一个人,逝去的、活着的,殡仪师不需要被称赞,把我们当一个普通的行业、一个普通的工作者来对待就好”。现在,她负责着殡仪馆财务、报表、惠民殡葬补贴审核等工作,碰上特殊节点,殡仪馆需要支援,她肯定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她自觉平凡、普通,但是在我心里,她是民政战线上的巾帼英雄!
图片
工作之余,董自莲喜欢看书,喜欢烹饪,静享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她很享受这种简单的幸福。可一旦工作起来,董姐依然很拼。董自莲,热区宝地人生离别站上光荣的“送行者”,十七年如一日,一朵盛开在宾川殡葬事业一线的“雪莲花”,美丽、圣洁、勇敢、抚慰人心!
图文/王顺娟 朱洁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