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报告1例H3N8病例,如何才能防治禽流感病毒?

3月26日,广东省疾控中心通报:中山市报告1例H3N8病例,病例为女性,56岁,既往有多发性骨髓瘤等基础病史,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家周边有野禽活动史。中国疾控中心对病例标本复核检测,结果为H3N8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01
禽流感病毒和甲流/新冠病毒这些不一样,因为缺乏相应的结合受体,一般很难直接感染人类。
禽流感病毒HA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受体是α-2,3-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这种受体仅存在于下呼吸道中,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易深入人下呼吸道,即使抵达也会被组织黏液束缚住,难以传播。而人流感HA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受体是α-2,6-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存在于上呼吸道[1]。
但现在发现了感染人的病例,就证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突变,尤其是病毒核心结构发生突变后,该病毒已经可以实现跨物种传播。
事实上,这不是我国首次发现H3N8病例。去年四月和五月,河南以及湖南就各报告了一例H3N8禽流感病例。
图片
国内有团队专门研究了上述H3N8感染人案例,并在《柳叶刀.微生物》上面发表了论文,结果显示:此次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直接来源于鸡,并且是由欧亚鸟类的H3基因、北美鸟类N8基因,加上中国流行的H9N2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三重重配事件”进化而来[2]。
图片
感染人的H3N8病毒起源
病毒的进化往往是随机的,但现在H3H8病毒已经能从家禽传播到人身上,表明该病毒早就进化出了感染人的能力,只不过人类到现在才发现。
02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H3N8病毒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这是可能的。只不过现在的亚型还没有进化出类似于呼吸道病毒的特点,比如可以直接和ACE2受体结合。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群暴露给该病毒,就可能会进一步驱使病毒获得结合人类受体的偏好。而且人类的感染会导致病毒的适应突变,从而可能使这些病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而一旦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那大流行就不可避免了,Nature这个月初就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了如何预防禽流感成为下一次人类疫情[3]。
图片
关于预防的话,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尽量少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如果是养殖的肉禽,一定要煮熟之后再吃。
对于社会来说,禽流感大多数时候都是来源于大规模养殖的家禽,所以养殖行业一定要经常监测禽流感病毒,尽量在家禽中就把病毒控制住,这样传染给人的概率就会下降。
另外要避免不同物种的混合养殖,从上面H3N8病毒的分析可以看出,来自不同物种的病毒融合突变更容易产生能够跨物种传播的病毒,增加人的感染风险。
参考
^http://www.haibowan.gov.cn/information/hbwq50/msg22716254947.html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mic/article/PIIS2666-5247(22)00192-6/fulltex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