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蛮放血”到现代医疗,看看画中的医者仁心

文图 / 刘夕庆
今天是国际医生节,医疗工作者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千百年来,画家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画笔,他们绘就的千古画卷描绘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史,更是对医者仁心的赞美。
医学进步画中见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常医学院的大学生都比普通院校多一年的学习时间。而在19世纪,这个专业的学习和进步却是经历了“科学而文明化”的转变。
图片
画家托马斯·伊肯斯的《大诊所》几乎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外科的艺术“快照”,展现了当时医生格罗斯进行骨髓炎手术的场面。从画面来看,手术人员既没有穿手术服也没有戴口罩、手套,器材也随意摆放,开放空间的手术操作与当代医院手术室洁净肃静的工作状态大不一样。
图片
过了14年,伊肯斯又创作了一幅名为《阿格纽的临床教学》。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出手术场面发生了变化:医生穿上了手术服,手术区域也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等。在这些年间,医学有了很多重要的发现和发明,其中对现代医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李斯特的消毒术,它使医疗死亡率大幅下降。
李斯特消毒术等的发明让外科治疗从“野蛮的放血时代”进入到了抗感染时代,而此后抗菌素的出现更是标志着外科手术进入到了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
“医者仁心”的艺术宣扬
图片
19—20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所作的《在手术室的外科医生叶夫根尼·瓦西里耶维奇·巴甫洛夫》,为我们描绘了巴甫洛夫医生手术的画面,全画视觉焦点都落在他做手术的双手处,这是作者对“医者仁心”的高度美化性宣扬,同时也验证了希波克拉底的名言:“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中同样有很多作品对传统中医进行了描绘。比如,宋代画家李唐(约1050—1130年)所作的《村医图》(也称《灸艾图》)。
图片
画中的老中医(右2)正在一位病人背部实施艾草疗法,有3人将其身体固定,以防病人挣扎,且每个人的表情都被描绘得非常生动;医生身后的药童正在准备膏药。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医特有的医疗程序。同时,画家还通过大面积的天空、大树、山石和草地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中医药学顺适自然、治病救人理念博大精深的内涵。
画中的“维生素”
20世纪初,英国生物化学家霍普金斯和波兰学者冯克曾提出,坏血病和其他几种疾病,包括脚气病、佝偻病和糙皮病等都是由食物营养缺乏引起的,亦即缺少现在大家都知道的“vitamin”(直译为“维他命”),即“维生素”。
图片
1915年,美国医生戈尔德伯格就是用这种维生素解决了糙皮病问题。
当时,糙皮病在孤儿院和收容所特别盛行,这位医生通过研究证明,糙皮病是因食物中缺乏一种维生素引起的。1937年,他发现了这种缺少的东西正是现在所称的维生素B2。此后,人们陆续发现缺乏维生素是产生脚气病(缺维生素D1)、坏血病(缺维生素C)、佝偻病(缺维生素D),以及某些与视力及夜盲有关(缺维生素A)的一系列疾病的根源。
体温入画
图片
对于医生而言,病人血液的温度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信息。1910年时的监测方法是每隔特定时间就利用灵敏的温度计测量一次病人体温。但这种方法不能反映病人的即时温度变化,而这有时非常有用。后来,德国柏林的一家仪器公司首次改善了一种装置,可以自动地持续记录病人体温 。
图片
毕加索的印记
图片
一幅画的成功,使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的一生都烙下了追求本心、科学随行的印记,而且促使了他毕生都将绘画艺术作为科学研究来进行,那就是《科学与博爱》(也可翻译为《科学与仁慈》)。在这幅画中,展现了一个当时只有16岁的西班牙少年对人生的思考:因为生命需要两种关爱——精神与实在,而医学则是人类获得更好生活的切实保障。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中国传统中医“整体思维”的观念是,既要关心人的“病”,更要关心病的“人”;面对痛苦而又活生生的人,医生就要像天使一般拯救其于危难之中。那些病人痛苦的表情与医护人员严肃认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总是能触及到每一位观者柔软的心。
本文综合整理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千古画卷 医者仁心》,作者刘夕庆,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