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如何解释“上火”?暨南大学:这是一种疾病易感状态

中医药经常提到的“上火”概念,或能得到现代科学的解释。
3月30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2023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中获悉,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与王老吉联合发布“上火”生物医学基础与凉茶干预作用研究成果。根据该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上火”是一种疾病易感状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等国际和国内顶尖期刊。
图片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与王老吉联合发布“上火”生物医学基础与凉茶干预作用研究成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上火”是中医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概念,但如何将这概念利用现代科学及国际通行的方式进行解读,一直是国内科学界研究的方向。
“有人总问我:西方人是不是不上火?我认为,其实这是他们在健康状态的分类中,缺少‘上火’这个状态的现代表达。”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何蓉蓉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西方医学分类,人主要分为健康态、亚健康态及疾病态三种,在她看来,“上火”应该是介乎于亚健康与疾病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何蓉蓉介绍道,针对“上火”这一状态,课题组以情志应激诱导“疾病易感性”的独特视角切入,经过实验验证,得出上火是广泛存在多种病理过程中的一种“疾病易感态”这一结论
“喜怒忧思愁等不良情绪、熬夜以及食用辛辣或油炸食品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机体的‘内热’状态,会显著增加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
何蓉蓉表示,在研究过程中,“上火”可以通过中医中药及健康方式干预后,是可以向健康态恢复,但是这种状态也存在往重大疾病进行转变的可能,“所以对‘上火’的基础研究,对我们疾病早防早治有价值”。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为应对上火状态,岭南地区一向以凉茶作为应对手段,通过使用一些清热、泻火、解毒的草药,煲水饮用达到“祛火”,其中包括王老吉凉茶等凉茶方,成为岭南地区祛火的主要凉茶方。
图片
研究团队针对凉茶“下火”理论的研究模型
针对凉茶去火机理,研究团队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对该理论进行多维验证,发现了使用以王老吉“三花三草一叶”配方为代表的凉茶能通过多靶标协同,起到“下火”的作用。
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等国际和国内顶尖期刊上,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3292个机构引用相关论文。此次研究成果的发布,为“上火”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国际化表达,让西方能够真正理解“上火”和“凉茶”的原理,推动了中国凉茶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针对未来“上火”理论应用的前景,何蓉蓉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未来将在上述“疾病易感状态”这一结论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让中医药通过现代表达走向世界”。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