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仿妆之“毒”

图片
▲某社交平台上流传着所谓的“毒虫仿妆”
亮黄发色、铅笔盘发、八字刘海、底妆够白、粉紫眼影、哑光口红……乍一看,很像普通的妆造教程,实则不然。
这是在某社交平台上流传着的“毒虫仿妆”,即模仿吸毒者神态的一种妆造。这股“流行”源自某部韩剧,剧中吸毒女子身形清瘦,妆容病娇,被部分网友“赞”为颓废美。
个人审美偏好本无可厚非,但罔顾被模仿对象吸毒行为的犯罪事实,将“毒虫仿妆”进行娱乐化解读推广,且完全没有类似“远离毒品”的标识语句,确实不妥。
况且此举容易误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原因有二。
一是涉嫌宣扬“吸毒可以变‘美’”的错误认知。剧中为了视觉效果,所饰演的吸毒女子吸毒后容貌并不是真实的。真实吸毒者吸毒后的容貌状态不但不会变美,还有可能毁容,比如毒疮遍身、五官变形、牙齿脱落、头顶斑秃……
二是涉嫌淡化人们对毒品的仇恨记忆。谁更容易对另类事物有猎奇模仿心理?主要是年轻人,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与“烟毒”的对抗已有200多年,小到个人身心受损,大到民族、国家飘摇欲坠,曾经饱受烟毒侵害的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安定和谐的生活来之不易,可毒品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或许在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孩子心中并没有深刻的认知。“毒虫仿妆”的出现,某种程度上粉饰美化了毒品给人带来的身心伤害,在孩子们的心里,可能会觉得与“听来”的毒品副作用相比,这样的“美”是直观看到的,从而进一步轻视毒品的危害,淡化对毒品的仇恨记忆。
危言并非耸听。仿妆之“毒”,不止是行为上的模仿,也可能导致年轻人在思想认知上对此类违法犯罪事实的默许或认同,久而久之,对年轻群体的精神荼毒不可谓不深。
纵观网络上惹争议的仿妆事件,从“新冠病毒仿妆”“杀人嫌犯仿妆”到“家暴仿妆”“姨太太仿妆”,这股歪风邪气时不时冒出来放“毒”,到底是这些人价值观念的扭曲,还是娱乐至死精神在作祟。
纠偏刻不容缓。试想,当犯罪行为被追捧,手持凶器的人被呼为偶像,这个世界的人们会陷入怎样一种癫狂?社会的秩序又会变成怎样?我们乃至下一代又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所以,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对于出现此类问题的社交平台,要加强监管处罚力度,大数据算法推荐也要遵守公序良俗,那些把严肃的社会议题过度娱乐化的行为,应及时采取限流或封号处理,做到不传播不扩散。此外,要提高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明晰何可为何不可为,让是非黑白泾渭分明,积极引导培育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其被不良信息侵害,滑向恶俗犯罪之坡。
让青春无“毒”,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作者 | 申志莹
图源 | 网络
审校 | 杨泽英
责编 | 张钰坤、张思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