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到真相,就必须有自由

图片
只有自由的心灵才能发现,而不是依据某种体系被制约的头脑,不管这个体系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要看到真相,就必须自由
文 | 克里希那穆提
你可以看到那些寻找体系的人,那些驱使头脑从事特定练习的人,他们显然是根据一套准则来制约心灵的,因此,心灵并不自由。
只有自由的心灵才能发现,而不是依据某种体系被制约的头脑,不管这个体系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你怎么称呼它,制约都是相同的。要看到真相,就必须有自由。然而,头脑受到某种体系的制约,就永远不可能看到真
相。
我们在无休止地找寻着,可我们从来没有问自己为什么一直在寻找。答案就是我们不满足现状,认为自己不幸福,不够幸运,孤独,没有得到爱,恐慌。
我们需要找到可以依靠的人和物,我们需要别人的保护——父亲,母亲等等,这就是我们一直找寻的理由。每当我们寻找,总是可以发现能够满足自已的东西。不幸的是,在我们寻找的时候总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寻找。你能理解吗?人们总是习惯按照前人的做法来要求自己,必须去寻找还没有得到的和想得到的东西,用真理去验证,再发现新的真理,遵循它,追求它,严格要求、控制自己。
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人告诫你:“不要完全那样做,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听到这些你会很自然地做出回应,要么请他走开要么自己离开,或者你也许会思考—下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一一没有接受、没有拒绝,仅仅是疑问。自己到底在找寻什么?
问问你自己吧,你在寻找什么?你在寻找生命本质中你缺失的那些东西——不是技术高低,不是体面的工作,也不是更多的钱。
那么我们到底在找寻什么呢?
我们寻找是因为对家庭、社会、文化、自我的极度不满,我们希望获得满足,超越现世的一切苦恼,我们又为什么苦恼呢?我知道所谓的苦恼和不满都是可以轻松解决的。
一个对现实不满、苦恼的年轻人,如果你给他提供一份好工作,一栋漂亮的大房子,一辆好车,一个大花园,一个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你会发现他所有的不幸都会在他得到这所有的一切时消失。除去这些,如果他还可以获得思想意识方面的认同,他的苦恼和不满也会消失不见。
但你从来没有考虑过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苦恼?一一不包括那些拥有好工作的人以及希望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的人。
在我们探究快乐和痛苦的构成与意义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造成不满和苦恼的根源是什么。
THE END
图片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周晓虹对话钱锁桥|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杜春媚对话郭海平|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谷岳:我的行走之旅|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叶檀读者见面会|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情感教育》|《百年孤独》|《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诗经》|《霓虹灯外》|《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子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骆驼祥子》|《朱雀》|《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南京城市史》(新版)《被困的治理》|《双面人》《大名道中》|《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白鹿原》|《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海阔天空》|《遗产的旅行》| 《城堡》|《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了不起的盖茨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