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发布2022年报:40万亿大行的稳健本色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领军者

作为国内银行板块的“定海神针”,工商银行的年报从来就备受关注,而3月31日披露的2022年报尤其得到重视。
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工行实现净利润3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0.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43%,均保持较优水平。
资产方面,工行的资产总额突破3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亿元,增长12.5%。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23.2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同期,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38%,保持在稳健区间; 
这体现了工行在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的统筹平衡,凸显了工行的资本实力、市场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尤其是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方面,工行2022年发挥国有大行支柱作用,出实招、出真招推进普惠金融,以实际行动服务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这成为工行2022年报的重要亮点之一。
图片
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
工行行长廖林在工行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总结表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工商银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经营态势,资产负债表更加平衡、健康,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这份成绩好于预期、来之不易。
根据最新发布的工行2022年年报,工行去年实现了净利润 3610.38 亿元,比上年增加 108.22 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0.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43%,整体表现优良。
2022年末,工行的资产总额达到3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23.21万亿元,增长12.3%;投资达到10.53万亿元,增长13.7%;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达到3.43万亿元,增长10.6%。主要资产指标均明显向好。
2022年报显示,工行去年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38%,连续第三年下降。同期,拨备覆盖率 209.47%,资本充足率 19.26%,均明显提升。体现了良好的风险控制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继续在全球大行里排名靠前。
图片
经营指标方面,工行在去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考研中,资产质量持续夯实,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交出了较好的经营答卷。
细看财报亮点不少
仔细观察工行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其中亮点不少。
首先是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继续有强势表现。
工行2022年实现利息净收入6937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75.5%,且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明显。这应主要归功于工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融资力度,总生息资产规模增加所致。
图片
同时,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明显效果。
年报还显示,工行2022年的年化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73和1.92 %,同比分别下降19个基点和9个基点。
此外,非利息收入也整体保持良好态势。
财报显示,工行2022年实现非利息收入2243.02亿元,同上减少277.8亿元。
非利息收入中,工行的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投资银行三块业务依然排名靠前,此外,银行卡、对公理财、担保及承诺等板块收入也多数有正增长表现。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显示了工行在非息收入各领域的强大能力和巨大发展空间。
图片
总体看,工行的财报特点,显示了该集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作为。
贷款是分析“抓手”
银行的业务千千万,存贷款是头一件。观察工行2022年报的贷款走向和格局,也是了解工行2022年经营状况的抓手。
年报显示,工行2022年的通过贷款、债券、租赁、债转股等工具,累计向实体经济提供全口径资金超 6.4 万亿元。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 2.6 万亿元,同比多增 4283 亿元。
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工行持续调整优化结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2022年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 3 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普惠、民营、涉农等领域贷款高速增长。
个人贷款方面,工行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业务统筹,多渠道加大消费经营贷款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2022年末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2917.80亿元,增长3.7%。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加470.62亿元,增长25.1%;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2275.99亿元,增长32.4%。
图片
普惠是“重要落点”
创新金融产品、落实金融普惠,是工行2022年报的一大亮点。
工行行长廖林在业绩会上透露,去年末工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已突破100万户;个人客户在2022年增加近1700万户,达到了7.2亿户。目前工商银行的“大中小微个”协同发展的客户生态加快形成。这是该行高质量发展保有后劲的底气。
副行长段红涛表示,近年来工行的普惠贷款年均增速超过了40%,处于同业的前列。2022年末,工行的普惠贷款余额突破了1.5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户数突破了100万户,是去年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两大突破。
年报显示,工行在2022年坚持以创新驱动,深化“数字普惠”模式,健全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普惠金融综合化服务水平,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2年,工行的几个知名普惠金融产品在小微企业抗疫保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面向对公结算小微客户的“经营快贷”,面向持续缴纳增值税2年以上的小微企业的“税务贷”,面向进出口小微企业的跨境贷,e抵快贷,e企快贷等。
工银“兴农通”也是工行创新打造的新型乡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之一,帮助金融服务触达“三农”客户,服务县域及乡村市场的。同时,工行还聚焦“三农”痛点,创新推出一揽子适农化金融服务。针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服务需求,开展核心金融产品的流程再造,一站式提供办卡、缴费、开户、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这大大加强了工行业务在农村市场的直达和下沉。
这都充分体现了工行在普惠金融、数字普惠方面的能力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