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华两大任务,德国不甘被排挤,美霸权衰落,中国带头反抗

马克龙访华两件事,面子里子都想要
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袂访华。法国媒体指出,在法国社会陷入动荡,经济复苏疲软的当下,马克龙此次访华将肩负两大任务:第一是帮助法国企业重返中国市场;第二则是说服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改变立场
图片
法媒报道称,近年来,法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欧洲国家中落入了下风,仅过去4年里,中国对法国的贸易逆差就从330亿欧元上升到了396亿欧元。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大力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外资企业优势不再。因此,马克龙就希望通过这次访华,协助法国奢侈品、航空、核能等精英企业重返中国市场,改变中法贸易逆差急剧增长的情况。
马克龙访华的另一个重点是,在俄乌战争中,中国将如何采取行动。报道称,不久前,中俄领导人刚刚在莫斯科举行过会晤。欧盟国家非常关注,在这次会晤后,中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欧盟认为,尽管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的行为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中国离不开欧盟政府和市场的支持,欧盟可能将是中国在西方世界唯一的合作伙伴。因此,欧盟仍然对中国抱有期望,希望通过这次访华,向中方展示欧盟在俄乌停战问题上的立场,防止中国与俄罗斯结盟。
图片
法媒还援引马克龙一位匿名助手的话称,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对俄乌冲突产生直接和根本影响的国家,是所谓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如果中国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那么这将是最坏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法国必须与中国展开接触,并表明“我们的立场”。
有评论指出,马克龙的这次访华,是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要面子是因为,就在最近一段时间,法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延迟退休示威活动,其影响之剧烈,甚至令英国国王被迫取消了访法之行,这让爱面子的马克龙感到十分尴尬。所以马克龙就想利用访华行程,来避开国内的政治漩涡,将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俄乌冲突上来。而一旦在俄乌问题上取得突破,说服中国采取对欧盟有利的立场,那么马克龙就可以凭借这一功劳,以胜利者的姿态重返巴黎。
而要里子则是因为,法国延迟退休改革的根源,是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无力维持民众的高福利。再加上俄乌战争,以及非洲前殖民地反法情绪高涨等因素影响,法国失去了来自非洲和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以及原材料,使得国内物价水平节节攀升,制造业竞争力却一落千丈。在这种背景下,马克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疫情解封后的中国市场,试图搭上经济加速开放的“中国快车”。
中法合作升温,德国人坐不住了
对于马克龙的访华,一直和法国竞争欧洲“大哥”地位的德国人坐不住了。因为这次马克龙访华并不是孤单一人,而是叫上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比马克龙提早几天访华的还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相比之下,德国外长虽然也计划于4月中旬访华,但是级别却低了一等,访华时间也被排在最后。在外界看来,这明显是德国被孤立的信号,法国才是有资格代表欧盟的一方。
图片
为此,德国最大反对党基民盟的领导人梅尔茨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就表示,欧盟应该建立一条“对华统一战线”,以便吸取依赖俄罗斯能源和美国安全保护的教训。梅尔茨指出,近期访问中国的欧洲代表团虽然人数众多,次数也很频繁,但基本上都是“一日游”,讨论的议程不多,效率也不高,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尤其是法国政府的代表,竟然抛下德国独自访华,令德国陷入了孤立。他呼吁,在未来中德举行会谈时,法国领导人应该也参与进来,与德国进行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增加面对中国时的底气。
路透社则援引一名非西方外交官的话评论称,德法领导人没有一同访华,这可能会让中国看破欧盟内部的裂痕,尝试对欧盟“分而治之”,甚至是拉拢法国远离美国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在访华前曾表示,他之所以会邀请冯德莱恩,和他一起访华,是因为法国并没有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授权,无法代表欧洲。如果能够叫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一同前往中国,则可以借此发出“欧盟的统一声音”。
德法分歧加剧,中国成最大赢家
可以看到,德国和法国其实都有整合欧盟,组建“对华统一战线”的意图。但问题在于,这两大欧洲强国之间本身就不对付,双方都想当“欧洲的老大哥”,谁也不服谁。比如去年11月朔尔茨访华时,马克龙就曾请求与朔尔茨一道访华,以便向中国发出欧盟团结一致的信号。但朔尔茨却一直不置可否,最后趁着法国人不注意,突然“旋风式”启程访华,把马克龙晾在了原地。
而在此之前,已经筹备了将近半年的德法政府峰会,也曾被德国官员以“休假”为借口,给无限期推延。这两件事,使得德法之间结下了不小的“梁子”。因此,出于“报复”心态,马克龙就故意不邀请朔尔茨访华,还宣称自己此次访华是代表欧洲,其排挤德国的目的已然展露无遗。
图片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马克龙不带朔尔茨一起访华,可能会让德法之间的分歧进一步加大。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因为过去与俄罗斯的紧密合作,成为了欧洲国家的众矢之的,不止激烈反俄的东欧国家批评德国,就连法国、西班牙等西欧盟友,也趁机落井下石。其中,法国更是利用欧洲能源短缺的契机,宣布要大力发展核电产业,与计划全面废核的德国形成鲜明对比。此举是很明显是想趁着德国失去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机会,一举夺过欧洲的能源控制权,从而将一直压自己一头的德国给比下去。
面对盟友的“背刺”,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反应十分迟钝。一方面,他没有及时恢复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反而在美国和东欧国家的施压下,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此举不仅深深得罪了俄罗斯,还让自己军队的库存消耗殆尽,以至于德国防长不得不发表声明,表示在2030年之前,德军将无法再用自己的现役装备援助乌军。
而另一方面,欧盟已经决定自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但这无疑是要挖了德国汽车工业的“根”,面对来自民间的企业界的抗议,朔尔茨一直犹豫不决,他先是在3月初,宣布反对欧盟的新能源政策,要求保留燃油车,以便将来可以使用再生能源合成的汽油;但随后在3月28日,朔尔茨又改口支持欧盟,认为欧盟未来有可能会通过关于使用再生合成燃料的法案,让德国汽车工业获得一线生机。但实际上,负责法案审批的欧洲议会已经两度否决相关法案,并且还明确表态,未来不会再进行此类表决。这意味着,德国汽车工业已经被提前宣判了“死刑”。
分析人士认为,朔尔茨的软弱无能和德国汽车工业的衰落,会大幅刺激法国争夺欧洲盟主地位的欲望。这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代表欧洲访华,就是向德国的一次“宣战”,表明法国将垄断欧洲在对华外交上的话语权,将德国进一步边缘化。
图片
而对于中国来说,德法之间的内斗,无疑是一次分化西方联盟的战略良机。因为与法国相比,德国的立场虽然相对中立,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交往也比较紧密,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战败国,并且其国内还驻扎有大量美军,甚至部署有美国核武器。这样的地位,就注定了德国不可能获得政治自主,只能在美国的控制下,寻求有限的发展。即便美国炸毁了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德国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将来中美爆发冲突,中国将很难指望德国保持中立,或是站在中国这边。
而相比之下,法国却是二战战胜国,并且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仅次于中美俄的核力量。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法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无法与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德国相提并论。但是随着德国失去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以及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德国原有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步下降,而法国则凭借着在核电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始了奋起直追。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势必会成为德法争相拉拢的对象。旧的欧洲领导者德国,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维持住自己的经济增速不下滑;新的竞争者法国,也想利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为自己的超前发展提供助力。这样一来,中国就可以通过灵活的外交政策,为自身谋取最大化利益。
美国霸权衰落,中国带头反抗
与此同时,随着德国一同衰落的,其实还有美国的全球霸权4月2日,有外媒刊文指出,近期发生的硅谷银行危机,以及沙伊和解事件,可能会成为继9·11事件,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遭遇的第三个衰落节点。
图片
文章指出,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已经统治世界长达30多年。在这30年当中,美国虽然无法无天、不可一世,但是其强大的一面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场危机。比如,9·11事件,就让美国陷入长达20多年的中东战争,在花费了数万亿美元后,徒劳无功地撤离了阿富汗。这使得世界第一次看清,美国的军事霸权,已经不像冷战结束初期那样可怕。而紧随着9·11事件之后的次贷危机,则给美国的金融霸权造成了严重打击,暴露出美国经济在经历互联网泡沫和过度金融化后的脆弱性。
文章认为,虽然今年发生的硅谷银行危机,无法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相比。但问题在于,它来得太不是时候。当前,拜登政府已经挑起了与中国的大国竞争,俄乌战争又使得各国对美国的金融霸权产生了警惕,于是在中国的带领下,全世界都加快了去美元化进程。甚至就连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也在美国的威胁面前放下了分歧,选择握手言和。这种背景下,硅谷银行倒闭产生的影响就被放大了。
图片
在此之前,各国虽然普遍都存在“去美元化”的想法,但是却缺少一个契机,以及国际社会的合力。各国担心,如果只是自己去美元化,而其他国家袖手旁观,甚至吃掉自己抛售的美元和美债,那么自己非但不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还会损失掉宝贵的外汇。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硅谷银行事件,给所有想要去美元化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再加上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带头示范,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去美元化运动,就在发展中国家盛行开来。即便美国想极力阻止,也是有心无力。
总的来说,此次马克龙对中国的访问,可能会开启中欧外交的新时代。未来中欧之间的交往,将不再看美国的眼色行事。德国由于受到法国排挤,只会变得更加依赖中国,技术“脱钩”彻底无望。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将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摆脱美国霸权的影响和控制,走上与中国合作共赢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