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董事长及副董事长同时辞职,这家公司怎么了?

图片
推动科前生物上市近三年之后,公司董事长陈焕春和副董事长金梅林正式退居幕后。近日,科前生物发布公告称,陈焕春因相关规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金梅林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及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不过两位学者型高管离职不离企,陈焕春辞职后被聘为科前生物首席科学家,金梅林辞职后任科前生物研究院院长,继续聚焦公司科研工作,其中金梅林为非瘟疫苗科研主要负责人。
有业内人士向支点财经记者分析,陈焕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应该是受国家高级别科研人员参与上市公司任职的规定影响,所以进行了职务调整。两位技术大咖聚焦科研板块之后,也为公司动物疫苗研发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目前陈焕春仍持有科前生物15.23%股份,金梅林持有7.89%股份。截至4月4日收盘,科前生物股价小幅下跌,4月4日收于26.72元/股,跌幅2.27%,陈焕春持股市值为19.04亿元,金梅林为9.86亿元。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陈焕春先生现年70岁,湖北恩施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兽医协会会长。1975年,陈焕春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任教数年后,他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陈焕春放弃了在海外发展的机会,回国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此期间,陈焕春通过不断研究,解决了多个容易在禽类爆发的传染病问题,一度被誉为“养殖户的守护神”。
2001年,陈焕春带领金梅林、吴斌、何启盖、方六荣、吴美洲和叶长发等核心技术团队创办了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公司,武汉华中农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述7人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凭借高水平研发队伍,科前生物逐渐成长为国内动物疫苗龙头企业。2020年,科前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当时陈焕春身家已经达到20亿元。
去年,受困于猪价低迷,养殖户免疫意愿下降,科前生物营收净利双降。根据其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较上年下降9.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5亿元,较上年下降29.06%。不过,其产品仍然拥有高毛利率,2019年-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9.09%、82.78%和79.8%,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也保持在73.19%高位。
科前生物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九成。2017-2021年,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是5.86亿元、6.86亿元、4.61亿元、8.27亿元、10.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79%、94.01%、91.85%、99%、98.61%。
领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科前生物保持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天风证券分析,科前生物拥有以院士陈焕春先生等为核心的高素质创新团队和管理队伍,研发人员占比超30%,5年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3.5亿元,居动保行业首位。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