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J VIROL|冯力课题组发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内化新机制

TGEV(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是造成猪腹泻的病原体,对许多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而,目前对TGEV复制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TGEV的M蛋白可与宿主细胞HSC70之间的相互作用继而以依赖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方式来引导TGEV内化,揭示了TGEV复制的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以题为‘The TGEV Membrane Protein Interacts with HSC70 To Direct Virus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 在线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 JOURNAL OF VIROLOGY。
图片
首先,作者通过质谱实验分析发现可与M蛋白相互作用的HSC70蛋白,随后通过Co-IP实验进行验证,确定二者间可形成稳定的互作。激光共聚焦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在TGEV感染后,M蛋白与HSC70存在共定位现象。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分析,作者发现M蛋白是通过其胞内区(endodomain;134-264aa)与HSC70的受体结合区(RBD )进行相互作用。
为了确定HSC70在TGEV复制中的作用,作者通过CRISPR/Cas9对HSC70进行敲除。发现HSC70敲除的细胞中TGEV N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WT 型细胞。此外,HSC70的敲除降低了病毒的生成。这一差异在12小时和24小时最具显著性,但在36hpi时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这说明HSC70的敲除在早期阶段抑制了TGEV的复制。
图片
作者发现HSC70与M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位于细胞表面,猜测M和HSC70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为了证实这一假设,作者首先进行了病毒附着和内化分析。结果显示,与WT 细胞相比,HSC70 KO的细胞中TGEV附着没有明显差异,但内化效率显著降低。其次,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监测TGEV的内化过程时发现在WT和HSC70 KO 细胞中,许多病毒颗粒附着在细胞膜上。在加入病毒30min后,在WT细胞上几乎没有观察到病毒颗粒,而在HSC70 KO 细胞中仍然观察到一些病毒颗粒,表明敲除HSC70降低了TGEV的内化。此外,作者发现阻断M蛋白与HSC70间的相互作用后可显著抑制TGEV的内化。
图片
随后,作者发现M蛋白可与clathrin(网格蛋白)相互作用,且敲除clathrin会减弱TGEV的内化。但在HSC70敲除的细胞中,M蛋白与clathrin无法形成相互作用。说明TGEV是在HSC70的帮助下通过CME(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途径内化。为了进一步阐明此现象的分子机制,作者进行了Co-IP实验探索HSC70是否与clathrin存在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SC70与clathrin存在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HSC70参与CME的具体机制,作者对HSC70的ATP酶活性进行抑制后观察对TGEV复制的影响。发现抑制HSC70的ATP酶活性后降低了CME效率,表明HSC70的ATP酶活性在TGEV内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图片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SC70是一种参与TGEV内化的新宿主因子,TGEV M蛋白与HSC70的相互作用在TGEV的内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除了在病毒组装中发挥作用外,冠状病毒M蛋白在病毒进入细胞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强调了TGEV内化到细胞中的一种新机制。这些发现拓宽了我们对早期冠状病毒感染的理解。
本期编辑:小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