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感动平凉道德模范|家门口的好医生——记第六届“感动平凉”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潘波

图片
图片
图片
 见义勇为模范
有病患,随处都是急救室;遇险情,即刻就能冲上前。人命大如天,有什么不能放下?救人是天职,和死神拼命赛跑。生死路上,仁者无畏。——潘波
图片
潘 波 ,52岁,崆峒区大寨回族乡卫生院院长,第十三期“平凉好人”。
2020年9月6日,时任崆峒区上杨回族乡卫生院院长的潘波在餐厅与家人就餐,突然门边一名40多岁的女士出现急性休克,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已经失去意识。潘波立即上前,将患者身体放平,触摸病人的脉搏和颈动脉,发现颈动脉搏动已消失,初步判定为心脏猝死。他立即跪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指挥旁边的人拨打120急救,一下、两下、三下,他用力将病人的胸腔按下、再按下……就这样,潘波不停地抢救着,汗水直流。待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时,潘波已跪地持续心肺复苏20多分钟,期间患者4次出现自主呼吸。随后,潘波配合建立好人工气道及静脉通道,继续进行胸外按压30分钟后,患者仍失去自主呼吸、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渐渐消失。“我尽了最大努力。”潘波说,“患者从跌倒到发现、急救,最后无望而去,让人感觉特别遗憾”。
家门口的好医生
——记第六届“感动平凉”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潘波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曼艺
  好医生有什么标准?在崆峒区大寨回族乡卫生院院长潘波的眼里,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必不可少。
  自小立志成为一名“好大夫”的潘波,今年52岁,出生于灵台县什字镇的一个小乡村。从医28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干起,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在乡镇卫生院临床岗位上实践学习。因为医术精湛,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今年,他被评为“第六届感动平凉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潘波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5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崆峒区疾控中心,白水镇卫生院,大秦、上杨回族乡卫生院做过医生、副院长、院长,2020年11月调任崆峒区大寨回族乡卫生院任院长。
  “喂,大夫,我们家有人胳膊被机器卷进去了,流了好多血……”2021年9月20日傍晚,接到电话后,潘波和另一名值班大夫立即坐上救护车,前往崆峒区大寨回族乡白土村患者家中。到了现场,潘波看到患者右上臂满是鲜血,问询后得知,该男子在家中为饲养牛粉碎饲料时不慎将右臂卷入,导致右臂挤压性损伤。“患者当时失血过多,已出现休克征象,我们立马开展现场急救,开启静脉通道、止血等措施,待情况稳定后第一时间转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潘波说,事后他联系了家属,家属说,病人在经过两次手术后现已痊愈,医院的接诊大夫说,幸亏当时处理及时,给后续的诊疗争取了时间。
  “医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尊重生命是医生最基本的品德。”这是潘波的工作信条。
  有一年,潘波在餐厅与家人团聚,就餐不久,就听到门口“嘭”的一声,紧接着有人在呼喊:“姐,你怎么了?快醒醒!”出于职业本能,潘波起身开门察看,发现门边桌椅下躺着一名40多岁的女性,面色苍白、口唇发紫,人已休克,失去意识。潘波上前,将患者身体放平,触摸病人的脉搏和颈动脉后发现颈动脉搏动已消失,初步判定为心脏猝死。他立即跪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指挥旁边的人拨打120急救,一下、两下、三下,他用力将病人的胸腔按下,再按下……就这样,潘波不停地实施抢救措施,汗水顺着额头流下。待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时,潘波已跪地持续进行心肺复苏20多分钟,期间患者4次出现自主呼吸。虽然最终没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但是,“我当时尽了最大努力。”潘波说,患者从跌倒到发现、急救,最后无望而去,让人感觉特别遗憾。
  “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视病人如亲人的良好医德,这样才能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潘波说。
  救死扶伤,舍身为人,潘波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员”,以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和幸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