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家三口一天一百块伙食费,属于什么水平?

一家三口一天一百块伙食费,那是妥妥的中产阶级了。
以我们家为例,早上一般都是稀饭面条,亦或是牛奶鸡蛋麦片,这些原材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一盒牛奶加一个鸡蛋也就3.5元,这样算下来三个人的早餐费用只有十元左右。
要是偶尔吃面或者稀饭的话,那就更便宜了,加起来食材成本也要不到五元钱;如果是吃麦片的话,我买的1.5千克麦片也只要三十多元,可以吃好几个月。
也就是说,在早餐这一块,三个人鸡蛋牛奶最高预算也就是十元左右。
其次就是中午了,中午相对来说会贵一点,一家三个人中午基本上都会在外面吃,一个人人均下来十多元,这个费用差不多在五十元左右,如果是周末的话,那基本上也就是面条稀饭,偶尔出去打个牙祭。
到了晚上,相对来说回家做饭会丰盛一些,但也不过就是家常炒菜这些,因为工作繁忙,也就随便炒个菜应付了事,大概费用在三十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正常情况下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的伙食费不会超过百元,但遇到周末和节假日,这个费用会大大超过一百元,因此总体来看,一个正常的一家三口,一个月在伙食费上面,至少会花掉三千元。
图片
三千元的伙食费,算下来也就是人均一千了,如果是在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这个费用可能还会低一些。
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住,在外面吃饭的话,早上五元,中午十多元,晚上十多元,偶尔出去打个牙祭,一个月下来其实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
当然了,这还不包括点外卖,现在外卖价格普遍偏高,也不安全卫生,大部分人点外卖也还是考虑到方便的情况下才点的外卖。
当然了,就现在这个消费观念和水平来看,收入高的人一个月会在外面吃好几顿,反过来有的人一年到头也不会在外面吃几次饭,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消费观念和消费频次天差地别。
与此同时,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消费情况和当地的收入也密切相关;如果是在四五线小城市,一天五十元的伙食费就能够吃的很好,但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一天一百元的伙食费也就那样,还吃的紧巴巴的,一顿饭也弄不了几个菜。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的收入和消费差异巨大,不同的群体之间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感觉这两年存钱是越来越难了。
图片
为什么存钱越来越难了呢?当然就是因为生活成本太高了。
生活成本高,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物价和房价,以及交通、孩子的教育费用上面。
为什么一家三口一天一百元的伙食费就算中产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天一百元的伙食费,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千元,这还不包括孩子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交通开销,以及买衣服、家庭娱乐等等,这杂七杂八算下来,一个月的一个家庭的总开销至少在六千到一万不等,如果孩子还上补习班,那开销只会更高。
而对一个家庭来说,一个月的开销但凡上了六千,一年仅仅就要用7.2万,这其实就是妥妥的中产。
而中产家庭的标准是什么呢?
在扣除房贷后剩余可支配收入在15-40万的,就属于妥妥的中产家庭了。
而一个家庭一个月开销在六千以上的,基本上都是符合这个年收入的,不管是一个人在这个收入区间还是两个人,基本上都算是家庭可支配收入。
要知道我们可是有着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尽管这其中包含了老人和小孩,但占比近一半的人口月收入不足一千,这也表明在很多地方,哪怕是一天一百的伙食费,依然是有困难的。
图片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总体上迈入了小康社会,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吃的更好这件事上,其实远远没有上限,大部分人的主要肉类品还是猪肉,只要猪肉价格适中,那一天的伙食费就不会太高。
那几年二师兄价格飙升到三十元一斤的时候,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嫌贵,我是真的嫌贵了,一度怀疑到二师兄都要吃不起了,还好现在猪肉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哪怕是三四十元一斤的猪肉,但再贵其实也要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生活成本这几年来越来越高,也普遍反映出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如果收入还不上涨的话,那要想维持每天一百的伙食费,还是挺困难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