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龙泉漱玉”历史盛景!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今日开园!游览攻略

4月8日,承载着元代运河北端引水济漕历史记忆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迎客。
公园紧邻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在完成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文物修缮基础上,增加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以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重现大运河北源头“龙泉漱玉”历史盛景。
图片
图片
摄影:邓伟
图片
摄影:邓伟
在开园仪式现场,《龙泉·鼓韵》鼓舞、《对话郭守敬》情景朗诵、《梦幻九龙池》魔术表演、《大运河传奇》皮影戏、《大运之河》古筝演奏等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展现大运河文化,助力城市公共文化艺术氛围更加浓郁。
图片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位于昌平区东沙河右岸,京密引水渠以北,东至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西至现化庄路、南至规划京密引水渠北路、北至龙山北,总占地面积11.6公顷。
图片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以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为基调,围绕“一泉贯出天下脉”主题,对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及龙泉禅寺三处文物景观进行文物修缮,恢复“龙泉漱玉”历史古景,增加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打造白浮瓮山河文化景观带,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点击文中全景图片↓↓↓
带您全景沉浸式打卡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
图片
看图片还不过瘾?
快跟着小编“飞”起来!
收好打卡攻略,
60秒带你飞行穿越公园!
公园里必打卡的地点
小编都替你整理好啦!
一起来开启
白浮泉文化之旅吧!
收好这份拍照打卡攻略↓↓↓
01
龙泉漱玉牌楼
图片
它是仿元代建筑风格,前面刻着“龙泉漱玉”四字,后面刻有“运河源流”。可谓是提炼了整个遗址公园的精华!
02
龙泉禅寺
图片
现在的龙泉禅寺建筑是80年代在原有寺庙旧址上,沿用原有布局和规制,重建而成的。这里被建设为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展览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为文化轴,展现运河源头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
戳视频
看寺庙里的宝藏展览!
03
白浮泉遗址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指出,白浮泉是“大运河的最上源”!
元代初建时,忽必烈将首都迁至北京,当时最为抓心烧脑的难题就是粮食和水。郭守敬经过精心的测量勘探,发现了位于昌平龙虎山一带的龙山上面的白浮泉,把这儿的泉水引向西北,沿途汇集诸泉,才解决了物资经由大运河到通州以后,再进入京城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里还是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龙泉漱玉”,有泉水从九个龙口中涌出,故名龙泉漱玉。此次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成后,白浮泉恢复汩汩流淌,再现了“龙泉漱玉”景观。
戳视频
沉浸式体验“龙泉漱玉”↓↓↓
04
都龙王庙
图片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都龙王庙始建于元代,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龙王庙。这座龙王庙不仅有东西两个配殿,还有钟楼和鼓楼,这个规制在京北地区十分罕见。
据记载,由于白浮泉水解决了通惠河漕运的难题,元朝中叶,敕赐在山顶建都龙王庙。虽然到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选址在昌平区天寿山修建皇陵,担心破坏风水,弃用了白浮水源。但经数百年传承,这里也形成了特色的龙山庙会文化和祈雨习俗。
戳视频
看北京最牛的龙王庙!
昌平是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唯一交汇的区,白浮泉水源文化展示区是北京大运河六处文化展示区之一。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昌平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展现大运河文化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要求的行动抓手。
作为解决元大都漕运通航修筑的引水工程,2013年,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碑亭等。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保护性法规先后出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中的一些建筑遗存得以修缮、保护。如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绽放时代新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游览须知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属于惠民景区,免费对广大市民开放,景区的开闭园时间是8:30-17:00,每天16:30停止入园。
来源:BRTV新闻
记者:田刚 曹宁 石雨濛 刘菁菁(实习)
VR拍摄: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