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为“拔哥”一家人守墓91年

图片
  4月初的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山峰碧翠。坐落在特牙山半山腰的韦拔群故居两旁松柏肃立,前方不远处有一排“拔哥”牺牲亲人的墓碑。这位被称为“拔哥”的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为了革命,家中17位亲人惨遭反动派杀害,他本人也于1932年牺牲在家乡附近的香刷洞里。韦拔群牺牲后,东里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遗骨带回东里,秘密埋葬在特牙山脚,为避免敌人发现,在坟上盖了一座小庙,村民称为“红神庙”或“特牙庙”。
图片
  从1932年至今,91年来,当地村民精心管护韦拔群一家人的墓地和故居,寄托对“拔哥”的深情。
  “革命先烈不惜牺牲生命,就是为了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陈永祥说,不论是平时,还是清明节,一代又一代的东里村民都在坚持为“拔哥”牺牲亲人守墓扫墓。这激励一代又一代东里村民接续奋进,凝聚精神,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极大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东里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每天上午7时,村民韦宏便走出家门前往特牙山,准时打扫韦拔群故居、韦拔群亲人的坟墓及周边配套设施,清除杂草和清洁卫生间等。尽管工作很简单,但韦宏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细致,让上山祭奠或者参观的游客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图片
韦宏在韦拔群故居前打扫。
  韦宏的祖父与韦拔群是堂兄弟,因这层光荣而又特殊的关系,他主动承担起韦拔群故居及亲人坟墓的维护和清扫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从未间断。
  “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能动,我就要把这些墓看护好。”曾有人问他做这些是为了什么,韦宏这样回答:“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墓看守好。”
  4月4日,记者得知今年是韦宏在韦拔群故居做清洁工作的第10年,便来到东里村采访。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善言辞的韦宏说,不只是他在为“拔哥”守墓扫墓,还有很多东里村人也参加其中。
  大家说,韦宏很低调,可他手中的扫把却充满了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党员和群众一起为“拔哥”守墓扫墓。
图片
  “我弟弟不爱说话,但他的行动已经回答了所有。”韦宏的哥哥、武篆镇人民政府干部韦忠说,“弟弟很勤奋、很用心。”
图片
韦忠在清扫韦拔群亲人的坟墓。
图片
  4日当天,韦忠和同事们完成清洁工作后,集体在特牙庙前肃立默哀,追思“拔哥”的丰功伟绩,感受先烈艰苦朴素的品质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把武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今,韦宏还一直准时到特牙山进行打扫,坚守着他朴素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丨武篆镇宣传干事 牙文静 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潘剑
编辑丨李婷婷
校对丨韦丽春
值班主任丨谭丽娴
值班编委丨韦颖婕
河池日报社全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