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振兴底色 书写“诗和远方”——宾阳县走活农文旅融合路

图片
春日里,游客在千亩油菜花海里徜徉,前往稻田小火车网红旅游胜地打卡,走进农家体验采摘乐趣,多样选择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宾阳县朝气蓬勃的发展劲头。
“稻田作画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家园,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村民信心十足地说,发展农文旅产业让大家走上了致富大道。
近年来,宾阳县充分发挥“古辣香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块“金字招牌”效应,全力提升乡村风貌,打造“稻花香里”乡村振兴示范带,蹚出一条“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既“融”出了乡村产业兴旺景象,又“融”出了乡村群众幸福图景。
图片
在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的稻田艺术景区,新创作的五彩稻田艺术画已见雏形。记者叶子榕 摄
依托资源 推动深度融合
走进由“宾阳水乡—古辣稻香—蔡氏书香”组成的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庄严气派、工艺精湛、历史悠久,景区内小桥流水、青砖巷道、古树庭院,丰富多彩的墙绘宣传画栩栩如生,村外大片稻田围绕,形成了一幅田连阡陌、风光秀丽的乡村美丽画卷。
“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位于盛产‘古辣香米’的古辣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南宁市区约85公里,融入南宁一小时经济圈。”广西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慧介绍,旅游区总面积约72公顷,是一个古村落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旅游区,拥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蔡氏古宅,周边围绕着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旅游区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6800万元,建设了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稻香广场、游船码头等基础设施。目前计划再投资9600多万元实施景区二期提升工程,新建高端民宿、民俗文化戏台、非遗展销街等服务设施。”甘慧表示,届时旅游区业态将进一步丰富,景区功能及游览体验也会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稻花香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在宾阳“古辣香米”产业示范核心区打造了宾阳县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发展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在大陆村,稻田艺术景区新创作的五彩稻田艺术画已见雏形;古辣香米研究院的宾阳优质稻全产业链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古辣香米田间长势,推动当地“智慧农业”提质增效……
“如今的大陆村成了‘本地人想回来,外地人想进来’的好地方。”大陆村村民陈冬梅说。
一年四季,游客在稻花香里旅游区的体验各有特色:春天欣赏艺术稻田,夏天乘坐小火车穿梭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秋天享受上万亩香米丰收的喜悦,冬天陶醉在上千亩的油菜花海。每逢节假日,景区还举办多种民俗体验活动,有正月十一舞炮龙醒狮活动、国潮变装摄影节、稻田艺术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春耕秋收研学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为当地发展集聚了人气,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据统计,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2022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约50万人次,接待团队约600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增加了100多个稳定的就业岗位。
打造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
“宾阳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宾阳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黄元东说,宾阳有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宾阳县在谋划农文旅融合示范发展上下功夫,一批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截至2023年1月,该县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16家、三星级旅游酒店3家,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宾阳县充分挖掘“五大文化”内涵,搭建平台,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带动了地方文化产业、精品农业产业、农家乐餐饮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了古辣香米、武陵品绿留香、黎塘新埠江、大陆村稻田艺术、陈平梅花、和吉葡萄、甘棠扣肉等休闲农业品牌,创作出了宾阳壮锦、大罗毛笔、邹圩红陶、武陵牛角梳等精品,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宾阳县以抓好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展示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创建,推进宾阳县文旅综合提升示范基地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黎塘铁路文化示范基地等文旅项目落地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内涵,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喜迎八方来客。
1.科技赋能春耕忙 田野焕发新气象——南宁市以科技引领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新市民”也能参保,79元保障升级!2023年度南宁“惠邕保”4月11日开放投保
3.22面岩壁555条攀岩线路,马山等你来挑战!
来源丨南宁日报 记者 郭少东 实习生 黄文涛
编辑丨黄发发
校对丨吴溪溪
二审丨平   凡
三审丨子   逸 陈满运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