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索尼播放器?

标题中的提到的问题,是3月底的北京BAE音响展上,在我忍着隔壁震耳欲聋的高亢且落寞的巨大声音价值不菲的音响逛完便携展区(指随身)后,观察到现场情况而想到的。
原因就在于,我发现从20年开始,就已经在规模稍微小一些的耳机展、音响展上发现很多“异军突起”的国产HiFi品牌,比如在BAE音响展中,我就看到了发布便携HiFi播放器数量“赶超”手机的山灵;或是重构外观设计力求革新的海贝;此外我发现专业声卡品牌也开始涉足便携HiFi播发器,比如永远在“鸽”的节奏音频。
这些“国砖”系统各不相同,再配上不走寻常路,形态各异的造型,让整个展区门庭若市,一副百家争鸣景象,似乎国内HiFi市场立马苏醒缓过神来,而国内HiFi品牌似乎也把便携播放器作为下一个增量发展点。不过据我实际观察,除了一部分消费者直接接驳手机来听,绝大多数玩家是有备而来,自备设备。
图片
听了朋友的金砖二代后,就已经改变了我对索尼声音固有的印象 图源:索尼官网
通过仔细观察,现场使用索尼“黑砖”和“金砖”的用户并不在少数,尤其在搭配一些旗舰耳机,不难发现索尼“金砖”仍然是参考标杆。
图片
好家伙,索尼播放器更新频率并不低 图源:索尼官网
那么为什么在那么多的“国砖”发行的情况下,索尼依旧是他们的首选呢?
此外,我在现场查阅索尼官网,惊愕地发现仅在播放器一栏中,这段时间发布的新品数量就相当可观。
那么2023年 我们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索尼播放器呢?
索尼播放器发展的3个阶段
放眼去看国际市场,索尼播放器销量基本都是无可撼动的。
就拿日本本土来讲,索尼每出一款产品,销量都会直接冲到第一名,基本不给第二名任何机会。而在欧美国家,索尼HiFi播放器普及度也是最高的,经常可以在不同HiFi评测网站中看到,测试耳机前端都是索尼旗舰产品。
而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想要分析为什么在大家印象中,讨论和使用索尼播放器的用户不多,得从索尼随身音频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讲。
图片
 图源:网络
从索尼推出的第一款Walkman随身听TPS-L2,到索尼“鱼雷”NW-S700的这段时间,可以概括为“巅峰发展第一时期”,在这段时间中除了诞生了直到现在为止都还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TPS-L2外,还有集成自动翻带和降噪技术WM-7。
而到CD时代,采用1bit双解码器并拥有最“轻薄”之称的D-777再次成为市场宠儿,而之后诞生的MD系列更是把索尼播放器推到了一个巅峰,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老烧在玩MD,这种相对繁琐的设备仍然受到一小部分HiFi发烧友推崇。
图片
 图源:网络
不难看出,第一阶段的索尼播放器在国内市场仍然是小众群体玩物,除了进入到中国市场并没有很好地进行本土化运营外,价格也不是一般老板姓能够接受的,TPS-L2在当时售价就高达150美金,再加上中间商层层加价,到消费者手中就是天文数字。
图片
“索六万” 图源:索尼官网
而从索尼为Walkman 35周年推出的NWZ-ZX1开始,截止到“黑砖”、“金砖”二代发布这段时期,是索尼播放器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不管是NWZ-ZX1,还是像DMP-Z1这样的炫技旗舰一体机,都是索尼对于“音质”的一次重新理解,通过加入基于台式系统解码芯片以及像黑胶处理器、DSD母带重置引擎以及DSEE HX等软件算法来达到一些新的“听感乐趣”,但这些播放器的“块头”都比较大。
从第三方市场数据来看,即使“国砖”数量越来越多,可在国内播放器市场索尼还是拥有非常领先的地位,加上全球销量更是一骑绝尘。在大小展会上不少发烧友前端设备还是以索尼播放器为主,更是在不少展位前看到顶级“金砖”的身影。
而另一方面,其实是索尼整个营销方向的转变,把更多营销方面的投入放到产品研发中,进一步提升播放器的“产品力”,争取在发烧友心目中,为索尼播放器打造一席之地。
此时的索尼,竞争对手唯有自己。
图片
图源:网络
经过这几年发展,虽说国砖在体验方面有了非常大进步,但依旧离不开“堆料”,因此就导致体积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是重量不断增加。还有最为关键一点,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万元已经成为国内HiFi厂商对自家新品定位的“起点”。
最近发布的索尼A300系列和ZX700系列是索尼便携播放器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把顶级旗舰技术下放,以及更为轻薄的机身、加强无线音频硬件技术以及无线协议技术标准、更“易用”系统来吸引传统HiFi发烧友之外的爱好者,重新认识“Walkman”。
那对用户而言,应该如何选择索尼NW-A306还是NW-ZX706?
索尼NW-A306还是NW-ZX706?
从使用体验来看,高解析度音乐播放器NW-A306(以下简称索尼A306)和高解析度音乐播放器NW-ZX706(内存32g、以下简称索尼ZX706)在使用场景上有明显不同,我们先说索尼A306。
作为索尼A100系列的迭代升级版,索尼A300系列属于加量不加价,2K出头价格能让“入烧”小白接受而不用担心价格问题。
在做工方面,A300系列相比较A100系列也有了提升。
索尼A306采用了和旗舰ZX700系列一样的,经过CNC切削加工的铝合金机身结构,而背面使用类似波纹设计,为机身增加一些灵动感外,还能在握持时有不错的阻尼感,不用担心拿不稳。
机身侧面则放置了常用的物理按键。别小看这些按键,在户外通勤过程中,它们可以轻松实现“盲按”。机身正面屏幕大小仅为3.6英寸,实属mini型,加之仅为116g重量,手感确实要更出色。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这样的小巧体积对于我这样有通勤听歌习惯且对音质有较高需求的用户来讲,就和主力机配合得“相得益彰”。
比如我使用iPhone作为主力机,而索尼A306就可以通过手机热点连接,就解决了iPhone不支持高清协议问题,之后把想听的歌曲存到索尼A306中,通过比AAC传输速率高3倍的LDAC蓝牙传输技术搭配真无线耳机来用,就能获得高清无线音质体验。
另外我也搭配了一些比较考验控制力的平头塞和入耳,发现声音表现有些出乎意料,尤其声音“背景”也处理得干净。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必然离不开电路优化,在机身内部结构上也大有乾坤。比如在最容易受到干扰的数字模块电路部分,通过物理屏蔽罩来进行隔离,同时在主板和机身连接区域,采用镀金材质以及铜料填充电路板过孔,以降低电阻对声音影响,另外借助数模分离设计来增加声音分离度,这样就能获得干净通透的声音素质。
图片
图源:索尼官网
如果电路优化是为声音素质提供保障线路,那么各个部分的用料就相当于谨守职责的“交警”。比如使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器,镀铜高音质电阻器、高音质电池组以及高音质、含金无铅焊锡等材料,来提升细节表现。
图片
图源:索尼官网
此外,在试听过程中,我发现推力也是这款播放器的一大特点,充沛而不过,在和索尼ZX706比较时竟不相上下,原因就在于,索尼A306使用和WM1、ZX700系列相同规格的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器芯片,相比于传统放大器能够在全功率的峰值音量下也不出现失真。
为了寻找到索尼A306声音风格,我选择搭配凯声平头塞和很考验控制力的海贝多单元动铁耳机,别看这是两款“小耳机”,但驱动好并不容易。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在开启DSEE Ultimate和黑胶唱片处理器选项后,这两款耳机后不仅耐听而且细节也没有丢失,因此我建议在日常使用中直接打开这两个选项。
搭配凯音平头塞后,我发现A306不仅能“推开”,而且还有不错的控制力,这款平头塞如果缺少一定“控制”力,就会让声音发干,低频量少,高频尖锐,处于“干冷刺薄”听感。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而在索尼A306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凯声家平头塞还是海贝多单元动铁耳机都没有出现控制力羸弱状态。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在感知最明显的低频部分,在更换实心海绵套后整体低频量感较为充沛,虽然因平头塞结构特点没有入耳量感丰腴,但依旧能有明显感知。回弹速度较快,下潜也比较深,因此瞬态响应还是较为雷厉风行。中频人声则延续了Walkman 一贯偏暖特点,借助软件算法,可以在增加一些韵味同时也不会“涂抹”劣化人声。在听一些女声时,能明显感觉线条感进行了一些边缘“羽化”处理,让声音不是那么“硬”,因此很适合听一些较为甜蜜的曲目。高频我个人感觉延伸和泛音都有比较正常表现,但是在部分器乐音色上,明显还是有些许嘹亮感,不过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接着我又尝试搭配了海贝多单元动铁耳机,试着提高一些增益,发现这时瞬态响应会进一步提升,而动态会有一定“增量”表现,鼓声尤其明显,因而在量感、弹性、凝聚力上,要更为饱满。人声方面,在保证信息量同时,保留一些齿音以及颗粒感,更能丰富声线的形体感。高频部分的亮度拿捏到位,在一定驱动力衬托下有了非常华丽的表象,小提琴的细节丝毫毕现,时而急促时而委婉,不过在细节把控上因缺少“控制力”而多了一些粗矿感。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声场方面,我个人感觉A306搭配凯声平头塞和海贝多单元动铁耳机二代都能“施展”开,整体声像中规中矩,并没有特别靠后,也没有贴脸,但声场还是过于规整,要是再扩大下纵向层次会更好。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总之,索尼A306平时通勤搭配真无线或者有线耳机,都能获得不错听感,加上经过定制优化的安卓12操作系统,除了有不错的流畅提升体验外,也能适配更广泛的流媒体和音乐APP,对于现代“流媒体为王”的数字音频时代,也“跟得上趟儿”。
之前和身边一些小白用户聊天时我发现,其实对于一部分追求更好音质的用户而言,买设备的初衷就是想一步到位,免得来回折腾器材,这类消费者要更加追求前端设备的全面性,包括做工、操作体验以及音质表现,同时还需要在可以接受的“合理”售价范围内。
图片
图源:品玩lzh摄
这时候就要聊聊索尼ZX706。它采用了和“黑砖”一样的对音频模块起到稳定增强的FT CAP3大型固体高分子电容器、采用扁平导线绕组的8mm大线圈电感,以及DSD母带重置引擎,从硬件和软件配置来看,形容索尼ZX706为“小黑砖”也不为过。
那推力和声音是否又能和“黑砖”看齐?
图片
我使用了手边比较好驱动的HarmonicDyne Athena雅典娜来尝试,这款半封闭式大耳可以说是最近炙手可热的千元“黑马”产品,在索尼ZX706驱动下,个人感觉甚至要比台式系统更为“规整”,在听一些编制类曲目时,有很好的纵向分离和横向声像距离感,此外在适当提升一些增益后,三频素质和听感都有提升,比如低频下潜和量感更多,回弹更迅速,中频人声线条感更为硬朗,口型更接近演唱会真实表现,人声结像更为细腻清晰。高频延伸和泛音也要有可观提升,当然这并没改变搭配耳机风格,而是在还原表现耳机风格基础上,做出“素质”补偿。
小结
前边介绍了这么多,作为用户应该如何选呢?
假如你是入烧小白,要树立培养“基础听音观”,索尼A306是个不错选择。
假如有更充足预算,想一步到位体验更好的声音和操作体验,适当搭配一些易推大耳,还是直接上索尼ZX706更靠谱。
图片
图源:索尼官网
“在没有MP3的年代,一盒磁带、一盘CD就是音乐的全部,Walkman虽已过时,但其经典程度是述说不尽的。如今,Walkman的许多特性都被现代播放器所继承。”
索尼播放器已经在外观设计上更能满足现代发烧友对轻薄的需求,在搭配耳机的适应面上也更广,定价也更能有竞争力。但想立足于国内市场,依旧需要面对躲不开的“国砖们”,他们就像是足球赛中罚点球的守门运动员,而索尼就是那个点球“射手”。发力方向、多大力度,应该如何分配精力,才能屏气凝神射中大门?
显然这对于Walkman的开创者,拥有40多年技术不断革新的积累,以及在中国市场有着足够的用户洞察的索尼来讲,依旧有足够的能力引领这个相对小众的便携HiFi市场发展,这对于“身经百战”的索尼来讲,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