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剧|“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古希腊经典悲剧《厄勒克特拉》今晚上演

图片
“我不会停止,这哀悼的痛苦的歌声,只要群星还能放出光芒,只要我还看得见日光。”
一段关于厄勒克特拉的复仇史诗,亦是一曲来自2500年前古希腊的悲歌。高耸的绿竹、排列整齐的金色竹节椅、几何透明的旋转装置,简洁的舞台呈现却极具风格化。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优秀剧目、古希腊经典悲剧《厄勒克特拉》今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首演,该剧将持续上演至4月22日。上海演出之后,《厄勒克特拉》将作为第三十三届澳门艺术节受邀剧目,于5月13日至14日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演出两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2013年起推出“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计划每年推出1至2部国内外经典戏剧,把该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编剧、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的演员们推介给观众。目前该系列已成功推出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莫里哀经典喜剧《太太学堂》、田纳西·威廉斯经典话剧《玻璃动物园》、莎士比亚经典历史剧《亨利五世》。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经典悲剧《厄勒克特拉》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作品。
《厄勒克特拉》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写于2500年前的剧作。此版《厄勒克特拉》首演于2018年,由中国、希腊两大主创团队联手打造。中希两国艺术家因为《厄勒克特拉》结缘上海,共同创作,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一出极具特色的古希腊悲剧。
图片
《厄勒克特拉》特邀长期从事古希腊戏剧研究的中希文化交流学者、导演罗彤担当中文剧本翻译,希腊著名导演米哈伊·马尔玛利诺斯执导,今年演出复排导演为黄芳翎,古希腊乐器专家、希腊当代音乐跨界演奏奠基者、希腊国家剧院合作音乐家迪米特里斯·卡玛罗托斯作曲,赵晗担任文学顾问,希腊籍柏林装置艺术家尤尔格斯·萨普恩吉斯身兼舞美与服化设计,希腊舞蹈家阿纳斯塔西奥斯·卡拉哈里奥斯担任编舞。
今年演出阵容为范祎琳(饰 厄勒克特拉),李晨涛(饰 克吕泰墨斯特拉)、陈山(饰 俄瑞斯忒斯)、麦朵(澳门演出)/ 周子单(上海演出)(饰 克里索塞弥)、张琦(饰 埃癸斯托斯)、周挺超(饰 保傅)、王羿澄(饰 皮拉德斯),以上演员与尤美、司琨、刘苡辰、章静、顾鑫(上海演出)/ 张羴(澳门演出)、刘琦共同出演歌队贯穿全剧。两位乐手倾情加盟,由戴子凡担当现场笙演奏、蔡奇呈担当现场双管笛演奏。
上话经典重绎的《厄勒克特拉》是对古希腊戏剧的敬畏和忠实
图片
古希腊经典悲剧《厄勒克特拉》是一部具体时间都无法考察的作品,专家只能凭借同期作家和索福克勒斯的写作风格推测,剧本创作于公元前410年左右。故事讲述的是阿伽门农自特洛伊凯旋归来,却被自己的妻子克吕泰墨斯特拉及其奸夫埃癸斯托斯谋害。阿伽门农与克吕泰墨斯特拉的女儿厄勒克特拉担心弟弟俄瑞斯忒斯或遭不幸,偷偷将他送到福西斯地区的克利萨。八年之后,厄勒克特拉与回归故土的俄瑞斯忒斯重逢,开启了一部摧枯拉朽的复仇史诗……
图片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迅速,特别是雅典,人们会讨论一个人在城邦当中应该怎么生活;一个城邦当中的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政治、正义之间是什么样子。《厄勒克特拉》体现了对于城邦人的一种关注。如今再看这出悲剧亦会让人产生畏惧和怜悯,并得到净化和陶冶,从而进一步对人性进行思考和探讨。
中文剧本翻译罗彤说:
“厄勒克特拉到底是什么?索福克勒斯没有给出答案。然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厄勒克特拉》却围绕着一系列关键词,敲打着我们的脑洞。导演米哈伊早年曾经主修神经学,这样的经验最终体现在他的演出中。《厄勒克特拉》乍看起来有些神经质、有些疏离、有些梦游,但隐藏在所有这些非常自我、非常外在表现形式之下的,却是他对古希腊戏剧的敬畏和忠实。你甚至可以在很多看似现代的舞台处理中,找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子。”
导演米哈伊对于“悲剧”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悲剧是有关身体的戏剧,站在光日中的身体、在大地上颤栗的身体、正在倾倒的身体、疾速奔跑的身体、不可视的身体。”
图片
《厄勒克特拉》曾获得诸多业界专业奖项的肯定,包括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优秀剧目奖,2019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舞美”奖。
此外,剧中饰演“厄勒克特拉”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范祎琳凭借该剧获得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第二十二、二十三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最佳女主角奖、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
饰演王后“克吕泰墨斯特拉”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李晨涛凭借该剧曾获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第二十二、二十三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最佳女配角奖、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配角奖。
既是个体又是集体的歌队增加了悲剧的震撼力
图片
在《厄勒克特拉》中,保留并运用了歌队这个形式,它增强了悲剧的震撼力,也是古希腊戏剧的独特魅力。
导演米哈伊在创作过程中曾说道:
“歌队是古希腊悲剧的主要特色,定义了古希腊悲剧的特色乃至结构。歌队为悲剧注入了公众感、公共空间以及公共集体记忆。歌队成员神秘、不知来去,像敏感的乐器一样,与这个地方、这个时代悲痛的节奏共鸣。没有歌队,就没有古希腊悲剧。”
歌队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性格,有来历,有经历,当不同的个体处在同一个状态下,在古希腊戏剧的定义里就是一个歌队。
在古希腊戏剧里,歌队都是用一些迂回的语气来诉说故事。这些人在戏剧情节中一直存在,然后又从这个戏剧空间消失,回到自己原始的状态中,它存在的神秘性对每一部古希腊戏剧都是一个挑战。没有这批神秘的、不知何处来何处去的歌队成员,古希腊悲剧就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讲城市生活、家庭生活的戏。
舞台呈现极简现代主义,中希两大古乐器在剧场重逢
图片
在《厄勒克特拉》的舞美设计中,舞美及服化设计尤尔格斯采用他擅长的现代主义,运用极简的几何块面突出演员在舞台上的重要性。服装方面,他也仅用大块面的颜色表现人物性格,以其个人特色表达当代艺术在表演中对舞台空间改造所产生的共鸣。
图片
剧中演员的肢体动作,在编舞阿纳斯塔西奥斯的执导下也是经过精心设计。演员的行动对其他演员来说,是人物,也是道具。舞台上,演员本身不是故事,他们就像投影中的小人,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讲述故事。每个人在不同的空间是不同的角色形态,不同的动作在不同的空间表达不同的含义。
《厄勒克特拉》的音乐均由本剧编曲迪米特里斯创作,结合了古希腊乐器双管笛和中国古乐器笙。双管笛曾在公元前五世纪最早的古希腊悲剧演出中使用,出土文物常年展览于大英博物馆,至今已有大约两千多年未曾听到了。迪米特里斯特邀希腊传统管乐器制造大师乔霍斯·阿波斯托拉卡斯专门依照考古发现重新制作了公元前450 年的古希腊双管笛,在演出中由两位青年音乐家现场演奏。戴子凡担当现场笙演奏,蔡奇呈担当现场双管笛演奏。两种年代相近的古乐器,跨越时间与地域,在《厄勒克特拉》的舞台上相遇,给观众带来一首来自 2500年前的悲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希腊文明影响深远。在戏剧创作领域,中希两国艺术家运用当代手法的碰撞,从情感、动作到台词依旧适合于当今社会,给当代中国观众带来一次深刻的思想和灵魂洗礼。
“正义”还是“非正义”?在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中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却带给观众无限的思考。
相信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这部悲剧带来的“卡塔西斯”。
周到看剧导赏
人物关系图:
图片
厄勒克特拉怀中所抱的骨灰罐:
形状、样式、材料上的谎言!物件虽真真切切,却实为俄瑞斯忒斯之死这一计谋的代言。再走远些,即是这死亡以及厄勒克特拉的哀哭,一动不动,栩栩如生,手中握着的正是这个谎言!物体的物质性:把谎言变为真实。
 “恋父情结”
译作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是指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这一名称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厄勒克特拉公主的故事。厄勒克特拉是古希腊英雄国王阿伽门农的女儿,因母亲与其奸夫合谋杀死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
厄勒克特拉复仇故事的起源:
弗里吉亚国王坦塔罗斯盗取众神的食物,杀掉自己的儿子珀罗普斯,并献给众神食用。众神认出晚餐所食何物,只有谷物女神德墨忒尔吃了一块肩膀肉。众神决定惩罚坦塔罗斯的偷盗行为:在有三面围墙的冥界中央,他被悬挂在沼泽中的一棵果树之上,头顶有一块岩石:饥不得食果,渴不得饮水,时时恐惧头上的巨石。众神还诅咒了他的家人。坦塔罗斯的女儿尼俄伯有十二个孩子。她对众神吹嘘自己的生育能力。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用十二支箭杀掉了她的十二个子女。宙斯把正要开口尖叫的尼俄伯化作一尊雕像,每年初夏,雕像都会哭泣落泪。珀罗普斯的儿子提厄斯忒斯与自己兄弟阿特柔斯的妻子通奸。阿特柔斯杀死自己兄弟的儿子,并把他的血肉给兄弟吃。提厄斯忒斯奸污了自己的女儿。她儿子埃癸斯特斯杀死了阿特柔斯。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娶了克吕泰墨斯特拉为妻,他的兄弟墨涅拉俄斯娶了克吕泰墨斯特拉的妹妹海伦为妻。海伦恋上帕里斯,并跟随他去了特洛伊,随之特洛伊战争开始。神谕决定阿伽门农和克吕泰墨斯特拉的大女儿伊菲革涅亚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无论克吕泰墨斯特拉如何反对,阿伽门农屈服了,于是伊菲革涅亚被献祭。克吕泰墨斯特与埃癸斯特斯媾和并共享权力,二人在阿伽门农战后归家时杀死了后者。阿伽门农的二女儿从埃奎斯特斯的剑下救出俄瑞斯忒斯,并将其送往福西斯。整整二十年,她在母亲的宫中为奴,期待着弟弟的归来。二十年间,克吕泰墨斯特拉不断重复一个梦境:一条蛇在她胸口吮吸着血和奶。二十年后,俄瑞斯忒斯回到迈锡尼,用利斧杀掉埃奎斯特斯,也杀掉了他的母亲——尽管她半裸着站在他面前,哀号祈求他饶命。【海纳·穆勒/厄勒克特拉文本,1969】
任何一部古希腊戏剧/悲剧中都会有神明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神明的行为定义了戏剧的宇宙观或者形而上的一面。最终,所有事情都归结到正义之上。
在《厄勒克特拉》之中,从一开场,情节就只能按照阿波罗圣殿德尔菲那里的一个神谕指引的方向发展。
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厄勒克特拉》这部悲剧中,凡有提及“光明”之处,都有阿波罗在场,即便凡人无法见到。
所有谋杀都会找来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这几位黑暗之神追踪并惩罚谋杀者,让谋杀者无可躲避。
导演的话:
人物、角色与我
我该如何解释,一个外表安静缄默、纹丝不动坐在那里的躯体——我的躯体——所有的愤怒、痛苦、煎熬、记忆的苦恼、忍耐、希望、仇恨,所有埋藏在我心底的秘密,依然是愤怒、厌恶、沙暴中神秘的景象、清风带来的不期而遇、雨水、心跳、还有那么多的捶打——我思想的捶打—— 我强咬牙关咽下的泪水,不要,不要让他们看到,不要让那些卑鄙的眼睛看到。
最后,悲剧是有关身体的戏剧,站在光日中的身体、在大地上颤栗的身体、正在倾倒的身体、疾速奔跑的身体、不可视的身体。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23年4月15日-4月22日 19:30(周一无演出,4月16日仅14:00下午场,4月22日加演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安福路288号一楼)
演出票价:180/280/380元
*演出信息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周日场专设视障人士携导盲犬观剧坐席,敬请知悉。
*演出过程中涉及的烟雾场景,所使用的道具烟为保健产品,非真烟,其主要配方为:金银花、薄荷、枇杷叶、茶叶等,对身体无害,敬请知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