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库页岛会变成萨哈林岛?清朝沉默了,俄国、日本都脱不了干系

库页岛,这个词目前在地图上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新名字,叫萨哈林岛,属于俄国。这座岛面积为7.6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台湾岛面积的2倍还要多。其蕴含的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无法言喻。
早在唐朝的时候,羁縻州黑水靺鞨就对库页岛有管辖权。到了元朝,彻底征服了库页岛。明朝的时候,库页岛归奴儿干都司管辖。到了明末清初,该地依旧会用皮毛等物品,向后金、清廷缴纳赋税。
所以说,库页岛从1千多年以前,其实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那时候俄国连影子都没有,小日子还在海里摸鱼摸虾呢。
1689年,康熙帝在位期间,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中也规定了双方在东部的分界线,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作为边境线。这份条约,也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库页岛纳入了中华版图,而且黑龙江和长江、黄河一样,始终是咱们的内河。
那么为啥现在库页岛会变成萨哈林岛呢?这事儿和俄国、日本都脱不了干系。
图片
日本对库页岛觊觎多年。
明朝万历年间,在画国家地图的时候,就已经将库页岛绘入了明朝版图之中。那时候日本人不断挑衅大明,不过一直被摁在地上摩擦,毫无还手之力。
巅峰时期当属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抗倭事迹了,因此甭说东南沿海地带了,日本对库页岛的争夺,其实也没啥把握。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也就是崇祯年间,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明朝和清朝正在打内战,导致日本人有了勘察库页岛的机会。
那时候沙俄还没打赢瑞典王国,所以压根没工夫向东侵略。日本人对库页岛几乎有了独自开发的特权,他们在巡视了多年,不仅在《正保御国绘图》中,将库页岛划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甚至在1679年以后,安排了一小部分移民到库页岛南部居住,并且允许日本商人登岛和当地人做买卖。
毕竟库页岛这地方和北海道隔海相望,因此,日本早已将此地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将库页岛命名为桦太岛。
按照日本人的记载,当时的库页岛上,有不少群居的小部落,大概每个部落五六十个人。这些人没有统一的王,所以各自生活,好不快活。
图片
其实这帮勘察人员很明显没有说出实情,库页岛是需要向清朝缴纳皮毛作为赋税的,如果不是清朝人,何必要这么干?
到了1785年,日本当局才彻底搞明白这是咋回事,原来清朝对库页岛早就有了统辖权。但是他们依旧不死心,认为清朝只是对库页岛北边有统辖权,而南端则依旧是无主之地。
既然是无主之地,那日本自然有资格占领。为啥日本要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有移民在库页岛南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这也是强词夺理,库页岛明清时期,都是中国的统辖范围,啥时候分过南北了?没有经过清廷的允许,擅自移民到库页岛,本身就是偷渡行为了,居然还以此为借口,打算强占库页岛南部?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不过当时日本也没搞清楚库页岛究竟是半岛还是岛屿,毕竟鞑靼海峡一年有七八个月都被冰封着,所以日本德川幕府对开发这里的兴趣也不大。
图片
沙俄也没闲着。
1721年,彼得大帝击败了瑞典王国,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同时建立了圣彼得堡。从此以后,沙俄便腾出手来,开始向南、向东发展。
南边的奥斯曼帝国,当时虽然正在走下坡路,但依旧实力强劲。很明显,这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沙俄只好继续向东拓展。
东边的情况就好很多了,因为清朝入关以后,对东北地区采取封禁政策,长时间不打理。外东北地区,自然就更少过问了。这才让沙俄有了可乘之机。
此前的《尼布楚条约》就是很好的证明,当时清廷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毕竟外兴安岭以北地区,常年冰天雪地,当时要了没啥用。
不过沙俄对土地的欲望是无法估量的,1738年,一支考察白令海峡的考察团队,在当地渔民的口中,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也就是说,此前沙俄对库页岛一无所知。而我国,早就把库页岛划入了国家版图之中,这地方能归俄国?
1756年,乾隆年间,沙俄向清廷要求,本国船只能自由在黑龙江航行,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好好考察一下库页岛。结果遭到了清廷的一口拒绝。
因此沙俄在不完善的考察过后,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库页岛是个半岛,价值不大。
按道理,如果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沙俄就不会继续纠缠库页岛了吧?可这事儿偏偏还出现了转机。原来沙俄当时对远东市场非常感兴趣,不仅希望和清朝进一步贸易,也想打开日本市场。
图片
而日本当时和清朝一样,德川幕府采取的也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为此,沙俄在了解日本的海防实力薄弱的前提下,果断于1806年对日本在库页岛上的移民部落发起进攻,打算借夺取库页岛的机会,建立远东根据地,打开日本市场,顺便看看清朝对此举的反应。
日本德川幕府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其实也很懵,这算不算侵略?好像不算。但总觉得有点儿膈应,因此他们派人去库页岛好好考察了一番,同时也去了一趟清朝,询问库页岛的具体情况。这回他们终于发现库页岛是一座岛屿,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块宝地!
不过德川幕府当时胆子小啊,为了保住自身统治权,既不敢得罪沙俄,又不敢得罪清朝,只能暂时撤出库页岛的军队,暂停了对库页岛的争夺。
而沙俄这边。于1812年也卷入了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根本没工夫再管库页岛的事情,也放松了对库页岛的开发。
图片
日俄交锋,库页岛花落谁家?
日本这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觉得沙俄没工夫搭理库页岛,清廷对库页岛也不管不顾,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在18世纪末,日本再次加强了对库页岛南部的开发,甚至在这里设立了市集。
沙俄忙完了欧洲的事情以后,掉过头来一看,哟呵?小日子速度这么快?于是他们立马增兵库页岛,一边动手,一边与日本进行谈判。就这样,19世纪初,库页岛的基本格局是:北部归沙俄管,南部归日本管。清廷:你们礼貌吗?
沙俄直到1849年,在多次勘探以后,才得知库页岛不是半岛的事实。如果说原先只是小打小闹的话,从这个时候开始,沙俄对库页岛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1850年,沙俄在没有经过清朝、日本等国的允许之下,擅自宣布对库页岛拥有主权。而且明摆了告诉世界各国:不服气?那就来打一架!
其实根据满文档案来看,直到1851年,清朝对库页岛都有实质上的控制权。
1852年,沙俄在库页岛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煤矿。这还有啥可说的?沙俄对库页岛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了。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沙俄以调停有功,威胁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条约中,不仅将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划归了沙俄,而且还将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给了沙俄。其中就包括了库页岛!
从此以后,我们和库页岛算是一刀两断了。接下来就是日本和沙俄的争夺战了。
清廷放弃了,可日本当局并不想放弃,毕竟他们在库页岛南部实实在在有不少移民。1862年,双方谈了一次,日本想以北纬50度为界,而沙俄则想以北纬48度为界,双方谈崩了。
到了1866年,内忧外患的日本,再次与沙俄进行谈判,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简单来说,没谈出什么名堂来,毕竟当时沙俄已经对库页岛南部开始用兵,日本德川幕府根本无力抵抗。
不过2年后德川幕府就下台了,在老美的主持下,1875年,日本明治当局,又和沙俄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这回沙俄用千岛群岛中的18个小岛,换取日本的库页岛南部所有权。到这儿为止,库页岛全境都归了沙俄。
图片
几经易手,库页岛还能回来吗?
据史料记载,直到1873年,也就是同治年间,库页岛当地人不服俄国人的管辖,依旧选择向清朝缴纳皮毛作为赋税。
不过清朝当时被列强打得鼻青脸肿,根本没机会插手日俄之间,针对库页岛的争端。
得到库页岛,只是沙俄入侵远东的其中一步而已。此后沙俄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一步步蚕食我国东北的领土。
而日本这边,自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以后,国力也与日俱增。到了1895年,和清朝对赌国运,打了一场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获得了2亿两白银,赚了个盆满钵满。
正当日本打算吃掉辽东半岛的时候,沙俄觉得日本侵害到了他们在东北的权益,因此主动拉着德国、法国做主,要求清朝以3千万两白银的价格,从日本手里赎回了辽东半岛。这事儿可把日本给得罪了。
大家各走各的棋,你凭啥对我指手画脚?
沙俄才不管这些,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地在我国东北修建铁路,甚至打算租借旅顺大连。到了1900年,他们趁着八国联军侵华之际,甚至出兵20万进驻东北,赖在这里长达5年之久。谁来催都不肯走。
直到1904年,日俄之间爆发了日俄战争。俄国以惨败而告终,这才逐步退出了东北舞台。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次条约》,南满铁路送给了小日子,而库页岛南部,则再次回到了日本手里。
图片
这事儿再次证明一件事,适逢乱世,拳头最管用。
1914年,沙俄陷入一战,日本出兵库页岛北部。原本唾手可得的地盘,却在1920年苏联成立以后,再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日苏双方于1925年在北京进行谈判,日军退出库页岛北部,但获得了北部50%的石油开发权。
1945年,二战以后,苏联彻底拥有了全部库页岛的主权,同时千岛群岛的主权他们也一并全部拿了回来。拳头再次起到了关键作用。
哪怕是1991年,老大哥解体后,俄罗斯对库页岛依旧拥有主权。日本虽不认可,却也无可奈何。就连千岛群岛南部的4座岛他们都要不回来,更别提库页岛了。
至于咱们,自从1860年以后,一直看着日俄争夺库页岛这座宝岛,却始终无计可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当年实力不济。现在咱们强大了,是否能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