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风月场的名妓,一个是豪门贵公子,结婚47年,一生相爱如初

图片
文\沐心
一个在风月场应接不暇的名妓,一个出身豪门的“民国四公子”,这俩看着就不搭的夫妻,神奇地携手走过了47年岁月。从相识到相守,两人靠的是互有爱意,更是彼此的成全。
01.张伯驹对潘素的赏识
潘素,出身江苏名门,13岁母亲过世后,她就被继母卖到了上海妓院。在十里洋场,潘素收起不甘,辗转在寻欢的客人之间,暗暗为自己从良做准备。
二十岁那年,她的命运被一个男人彻底改写,这个男人叫张伯驹,父亲是袁世凯的表弟、中国盐业银行创办人。
见潘素第一眼,张伯驹就被吸引了,阅人无数的潘素也很欣赏他的洒脱,心甘情愿与大她17岁的男人结婚。
婚后,张伯驹发现潘素有绘画天分,不仅两眼放光地夸妻子,更是想尽各种办法,让潘素的天分更上一层楼。
在他的引荐下,潘素拜到名师朱德甫名下学习花鸟画,张伯驹又请名家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张孟嘉为妻子教习,还让她跟着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公公夏仁虎学习古文。
除此之外,张伯驹带着她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在自然界的瑰丽雄伟中,帮她激发绘画灵感。
张家大量的历代名画,潘素饱了眼福,学了画法,加上潘素孜孜不倦的刻苦,她的绘画水平精进飞速。
她的画,被张大千盛赞:“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新中国成立后,潘素的画直接被当作国礼送给来访的日本天皇、英国首相、美国总统等外宾。
图片
02.潘素对张伯驹的成全
张伯驹对潘素,倾其所有去成全她的天赋,潘素对张伯驹,也回应给百分之二百的成全。
富贵家庭出身的孩子,大多有常人难以理解的癖好,张伯驹也不例外,他嗜画如命,只要知道哪里有名画,就魔怔了,倾家荡产,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么疯狂的举动,搁大多数女人身上,非被气炸了不可。可潘素不但不生气,还很欣赏呢,甘愿变卖珠宝房子,去成全老公的怪癖。
1941年,张伯驹被人绑架,绑匪给潘素打电话,要她拿200根金条来赎,不然,就要撕票。
这时候的张家已经不复以前的风光了,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劝潘素卖了张伯驹搜藏的名贵字画《平复帖》筹钱。
这幅画价格不菲,足以救下张伯驹的命,但潘素不肯,被质疑冷血也不为所动,只因为张伯驹曾悄悄对她说过:“宁死魔窟,决不能变卖所藏字画赎身。”
张伯驹被绑架的7个月里,潘素寝食难安,四处求人筹钱,变卖了所有的珠宝首饰,终于救下了爱人。
1946年,听说古玩商马霁川要把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以20000美金的价格卖到国外,张伯驹坐不住了。
但他手里真的没钱了,因为不久前,他刚刚以110两黄金买下了范仲淹的《道服赞》,爱画心切的他瞄上了自己住的房子。
这栋房子曾经是李莲英的旧宅,占地15亩,张伯驹很喜欢,但为了心心念念的名画,他还是咬牙卖掉房子买字画。
图片
潘素全程没有半句怨言,和张伯驹欢欢喜喜地带着《游春图》,住到了城外的承泽园。
还有一次,张伯驹看上了一幅古画,要价不菲。潘素从当时的经济情况考虑,有些犹豫,毕竟,在生存面前,爱好只能靠边。
见潘素没答应,张伯驹耍赖躺倒在地,嚷嚷着闹脾气。任凭潘素怎么拉,他都不起来。
潘素也不冒火,见老公真喜欢,答应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张伯驹这才爬起来,拍拍灰回屋睡去。
张伯驹长不大的孩子气,潘素也一并成全。两人到学者章诒和家吃饭,张伯驹不说话,只顾低头大吃二喝。潘素见状,只得不停地夸菜好,缓解尴尬。
03.梅娘说
两人的婚姻,在彼此的成全中,走到了晚年。潘素对张伯驹:“今生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此生我必把自己都毫无保留地给你。”
张伯驹这边,更是一刻也不舍离开爱妻。1975年,快80岁的张伯驹到女儿家小住,因为思念难耐,他写下了《鹊桥仙》隔空示爱。
图片
他俩的婚姻,从开始看,出身不好的潘素配不上张伯驹,从晚年看,长不大的张伯驹配不上潘素。但他俩用成全,把不协调变成了最搭的夫妻档。
爱的深处,是成全。你愿意成全我从良的心,愿意成全我的理想和抱负,我就愿意成全你的爱好,你被人诟病的傻帽行为。
马斯洛的五层心理需要中,张伯驹给到了潘素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潘素给到了张伯驹尊重和理解的需求。
这样的伴侣,你还去评价他们是否门当户对吗?遇到了,那都是中彩票。因为,彼此对对方,已经跨越了外在条件和世俗差距,这是真正的两情相悦,琴瑟相合。
对方的优点,去发扬;对方的缺点,要尽力去包容。他们真正把成全做到了天花板,不般配又怎么样?他们照样很幸福!
原来好的婚姻,真的可以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两个人的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