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3天,来了上万人

近日
备受行业瞩目的
2023中国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
202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暨技术装备
创新高峰论坛
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3天时间里
400余家国内外企业的创新技术装备
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亮相
数百人参加论坛
上万人参观展览会
快来感受下吧↓↓↓
图片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会长王显政宣布开幕
展会现场视频
本届展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主办,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协办,展会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对接对话平台,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案的展示和交流,推动煤机行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方向发展,推广矿业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促进链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调互动,助力矿业全产业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低碳发展。
2023中国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开幕式
图片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杨树勇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树勇在致辞中指出,煤机行业作为煤炭工业的总装备部,是煤炭科技转换生产力的载体。2012年至2021年,我国共生产采煤机8139台、掘进机14840台、刮板机26315台、皮带机26659台、液压支架64.6万架,累计向煤矿提供约3832万吨主要设备。2021年,煤机工业总产值2695亿元、煤机产品产值1185亿元,相比2012年分别增长1472亿元和163亿元。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强势崛起,“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行业企业研发的煤机装备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安全高效生产,为570多处煤矿、约1100个采掘工作面智能化建成达标和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煤机力量”。
图片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善亭在开幕式上致辞
胡善亭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煤科作为国家能源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低碳利用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煤科在智能煤矿建设、矿区生态环境整治、煤矿灾害防控等领域实现了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建立起涵盖煤炭行业全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科技创新型品牌企业,打造出“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首套钻锚一体化智能快掘成套装备”等品牌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陕煤集团副总工程师、陕西煤业副总经理赵文革在开幕式上致辞
赵文革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蓬勃发展,各项新技术新装备相继应用推广,大幅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保障条件,有效助推煤炭行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陕煤集团坚持“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工作思路,不断夯实“装备、巷道和人力”三项基础,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力度,有效攻克了一批采煤、掘进等技术难题,突破了一系列智能装备的痛点瓶颈,加速了国产化装备替代步伐,为实现煤矿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提供了坚强支撑。
技术装备精彩亮相
图片
在本届展览会上,破解煤巷掘进、支护、运输不能平行作业这一世界级难题的“煤海蛟龙”在现场备受关注。
胡善亭介绍,此次展会,中国煤科设置了智能开采、智能掘进及运输、安全监测监控、绿色矿山、智能地质保障、智能矿山六大展区,展出了500余件核心技术装备及最新成果。
图片
图片
郑煤机集团突出智能引领和数字驱动,“硬核”展示成套智能综采工作面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前沿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郑煤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承尧在展会上介绍,郑煤机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接入各类设备数据和现场视频,通过智能图表,准确高效地呈现生产和安全数据,省去人工填报和加工等复杂流程。可通过全国视图、各省视图、煤矿工作面视图,呈现实时数据和历史分析,能将产量、效率、安全类的月、周、日报表推送给特定人员或角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神东煤炭集团在本届展会上展播各矿井智能化建设宣传片,重点展示近年来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智能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崔亚仲介绍,截至目前,神东已建成40G传输系统、10G生产网、40G办公网和5G骨干网,能够有效满足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图片
202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暨技术装备创新高峰论坛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在高峰论坛上演讲
王国法在论坛上表示,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全国首批70处智能化煤矿建设示范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50余处示范建设的智能化煤矿通过验收,达到中级智能化煤矿水平,为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
王国法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矿智能化装备取得重要进展,煤机装备已从依赖进口转变为基本实现国产化。2019年末,采煤机、掘进机和液压支架年制造能力分别保持在1600台、2500台、10万架以上,50强企业总产值占当年规模以上煤机企业的77%,形成了基本覆盖煤炭装备全产业链的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自主研发了8.8米超大采高综采智能成套技术装备、大断面快速锚成套装备、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等高端装备,建成多个智能制造工厂、车间和产线。十四五”期间,煤机装备与智能制造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培育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商及平台型企业,推动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在高峰论坛上演讲
何满潮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的国情还是以煤为主,在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还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目前,煤炭仍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上发挥着“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论坛上,何满潮介绍了新工法的实践进展,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的基本原理,介绍通过5GN00工法与双5G通讯技术的融合,实现全矿井智能化控制、自动采煤、智能决策的“一个中心”。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康红普在高峰论坛上演讲
康红普表示,我国煤炭以井工开采为主,井工煤矿数量占比92%、产能占比82%,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每年掘进巷道长度相当于地球直径。同时,我国煤矿巷道还具有软岩、强采动、大变形的特点,煤系沉积岩地层强度低,围岩破碎,开采深度大。
当前,我国煤矿掘进呈现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掘进技术发展极不均衡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用人多、事故多、环境差两大特点。目前,全国掘进工作面约1.6万个,掘支人员超70万人,是回采人员的3倍多,支护、辅助运输等环节高度依赖人工。掘进面水、瓦斯、顶板、粉尘、冲击地压严重威胁人员安全。目前,我国煤矿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索支护。锚杆施工工艺繁琐,很难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严重影响掘进效率。相比采煤工作面,巷道掘进与支护已成为煤矿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短板。康红普在论坛上提出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巷道掘进与支护的建议:支得住、支得快、支得省、少人化、环境好。
记者:张莹
动图制作:任尚云
编辑: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