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 Ultra评测:最懂摄影色彩和影调表达的移动影像终端

终于,在多日的期盼后,我们迎来了小米13 Ultra这台应该是今年上半年最重磅新品的发布。事实上,关于这款产品的硬件,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能在发布会前猜到一些,所以我们更关注的,自然是在大家都有1英寸主摄的前提下,小米13 Ultra会如何提升整体的影像体验。
图片
首先是硬件上,小米13 Ultra选择了12mm、23mm、75mm和120mm的后置四摄组合。其中主摄自然不用多说,依然采用了一英寸IMX989传感器;给到我们比较大惊喜的是其他三颗镜头均采用了索尼同代最新的IMX858传感器,这两者除了感光面积不同以外,其余诸如对焦、LN2等功能和规格表现基本一致。
图片
这也使得我们在使用小米13 Ultra拍摄时不会出现以往那种摄像头色彩倾向完全不同的情况。四颗后置镜头所表现的色彩风格高度统一,这不是简单依靠白平衡传感器等元件就能够轻松实现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寸土寸金的手机镜头中,过去的镜组方案是依赖后期的数码纠正来解决镜头的畸变问题,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超广角镜头一般会通过配置文件来矫正本身的桶形畸变。
图片
但是小米13 Ultra的后置四颗镜头模组都进行了全新设计,并且4颗镜头的每一枚镜片都采用了非球面镜,因而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超低镜头畸变。感知最强的就是在手机厚度可接受的前提下,超广角镜头仅有0.015的畸变,完全不需要以损失画质的代价让软件进行畸变矫正,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CMOS本身的性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加上本身的疯狂堆料和超高阶偶次多项式技术,小米13 Ultra的后置四摄在解析力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不过这样的处理也是有代价的——20纳米精度下仅有10%不到的良率,从这一点看小米13 Ultra的硬件成本注定非常高昂。
图片
如果你对非球的成本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售价约1w6的索尼FE 50 f/1.2 GM镜头中也仅仅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究其原因是微单镜头的不需要像手机镜头那样去仔细的抠每一处空间,对于装配和制作精度也不会像手机这么高,也更省钱(这才是重点)。
图片
除了全部使用非球面镜片外,小米13 Ultra的后置还采用了多层纳米镀膜和新型环烯烃材料,在常见的逆光场景中也实打实的有着非常好的抗眩光表现;另外这一镀膜还能带来更好的稳定性,避免在极寒极热的环境中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图片
这样的镀膜在加上非常克制、追求真实的HDR,在逆光时的拍摄真的非常精彩,包括我拍摄的模特小姐姐在内无一不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图片
图片
在光学高画质基础上,小米13 Ultra相比其他主流影像旗舰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在CMOS输出图像时疯狂加锐。实际上这一点在我拍摄人像时就感觉非常明显,很多场景中其他手机会对模特的头发等细节进行过度锐化,但是由于锐度不够而丢失的细节是无法找回的,这就导致在展现发丝等高频细节时出现糊成一团但是又特别锐利的古怪观感;而反观小米13 Ultra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了。
图片
图片
其他诸如拍摄充满细节纹理的墙壁、花朵、人像等场景时,小米这种不用后期锐化的图片确实带来了极佳的观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放弃过度依赖数字摄影而转向追求光学进步的选择,让小米13 Ultra带给我们的这种柔和画质和真实光影着实少了“数码味儿”,拍出来的照片也更符合我这样的摄影师的审美。
图片
徕卡的高画质是实现了,那么高速呢?
在胶片机时代,人们对于大光圈镜头一般会称之为“高速镜头”,因为较大的光圈带来了更高的通光量,也因此可以带来更高的快门速度,能够便于摄影师捕捉那些运动的画面,小米13 Ultra镜头模组中的SUMMICRON代表的正是大光圈高速镜头。
图片
参数方面,12mm超广角和75mm中长焦均采用了f/1.8的大光圈,主摄则采用了f/1.9和f/4的可变光圈,仅有120mm潜望式长焦采用了“较小”的f/3.0光圈。这样的配置使得小米13 Ultra拥有了较大的进光量,从而能在夜景拍摄时提升快门速度。
随之而来的还有光学层面带来的柔美虚化,在不开启人像模式的情况下,小米13 Ultra的主摄和75mm长焦都能带来十分立体的画面表现,这对于人像和静物的拍摄十分有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设置界面中将主摄的光圈调整至AUTO后,小米13 Ultra会判断拍摄对象来调整光圈。如果是在拍摄静物、合影时就会切换到f/4的小光圈;而在其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f/1.9的大光圈。
图片
图片
在我这段时间的拍摄过程中,我觉得f/1.9下的画质绝对足够优异,如果不是为了充足的景深,我建议无脑使用f/1.9的最大光圈进行拍摄即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75mm和120mm都可以归类到长焦,但实际上两者在透视关系上还是稍有区别,并且光圈上足足差了一档多。我个人比较建议在夜晚、室内等弱光环境下多使用75mm拍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在光线充足,或者75mm有些“拍不到”的时候,那么不妨切换到120mm来进行拍摄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关于小米13 Ultra后置组合我吐槽了很多,但实际上这样配置的好处就是小米13 Ultra做到了四摄六焦段,通过In-sensor zoom功能截取主摄和120mm长焦的中间12.5MP画面,带来了超越简单的数字变焦的变焦能力。事实上这颗裁切后的46mm镜头在我这次的拍摄中使用频率非常之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裁切后的10x长焦不管是拍摄建筑物细节还是通过浅景深效果简化背景都非常好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对弱光的拍摄场景,小米13 Ultra这次加入了夜枭Ultra算法,后置四摄均可启用超级夜景进行拍摄,这一点值得称赞。
图片
图片
图片
接着我想来聊聊影调和色彩。
在小米12S Ultra上大放异彩的徕卡生动和徕卡经典双画质和小米对于影调的把控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次小米13 Ultra同样保留了徕卡生动和徕卡经典的双画质,考虑到篇幅原因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米13 Ultra一方面引入了第二代徕卡色彩科学,将整个摄影的前期与后期都提升到了P3色域。
图片
另一方面,小米13 Ultra还在专业模式中为用户提供了自定义摄影风格的选项。用户可以在拍摄前调整画面的影调(对比度和动态范围)、色调(白平衡与色相)和质感(降噪和锐化),其中每一档的调节都经过了徕卡的认证,从而不会出现过于偏色或过饱和等问题。这是一个可玩性非常高的设计,非常建议小米13 Ultra的用户去仔细体验一下。
图片
另外在专业模式下小米13 Ultra还提供了拍摄14bit UltraRAW的能力,相比单帧RAW有着更好的画质与动态范围,完全可以供严肃的专业摄影进行拍摄和后期。
图片
除了手机本身拥有强大的影像配置外,小米这次还为13 Ultra准备了一套专业摄影套装:包括专用保护壳、拍照手柄、镜头盖,以及 67mm 滤镜转接环。
图片
图片
其中这个拍照手柄包含两段式快门按键和变焦拨杆,显然就是为街拍量身打造。通过蓝牙与手机配对完成之后,只需长按快门键,就能在0.8s内启动相机并完成一张抓拍,非常适合喜欢街头摄影的摄影师们随手记录下“决定性”的瞬间。尽管这一操作也可以通过双机音量下键来实现,但是会丧失实体快门键无法被取代的手感和仪式感。
图片
图片
软件方面,小米13 Ultra全新加入了街拍模式。该模式下,用户不仅可以预设置对焦范围,还可以在28mm、35mm和50mm这三个经典的街拍焦距中快速切换,可玩性很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对这种街拍模式不怎么感冒,蓝牙手柄还提供了一个快速切换焦距的功能,向左波动拨杆会切换至广角,反之向右波动拨杆则会切换至长焦,在日常的拍摄中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图片
不过可能是出于重量的考虑,这个蓝牙手柄需要独立供电,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关注下手柄是否满电。
既然有了如此出色的影像实力,那么在对色彩的还原上,小米13 Ultra自然也必须非常精准,否则小米13 Ultra旗舰级的影像能力就会得不到完整体现。为此,小米13 Ultra联合国产厂商,打造了一块素质非常高的2K超色准屏幕。
图片
这块屏幕有着522的PPI、2600nit的峰值亮度,并且支持120Hz LTPO和DC调光+1920Hz PWM调光,整体表现已经超越了三星E6屏幕:它的超高亮度保证了摄影师在户外烈日下创作时依然可以准确的判断场景色彩、环境光比和构图等要素,并且准确的色彩也能让用户所见即所得,不用担心偏色等问题。
图片
图片
(←小米13 Ultra,→小米13 Pro)
说了这么多,多多少少都一直在讲影像。但这毕竟是一台搭载了骁龙8 Gen2的手机,所以除了影像以外的配置自然也是不差的。性能方面,我们手中的这台小米13 Ultra是16GB+512GB的版本,依惯例我们分别测试了安兔兔、Geekbench 5、3DMark、哔哩哔哩和原神5个项目,测试环境为室内恒定20℃。
图片
在安兔兔中,小米13 Ultra跑出了129万分的高分。
图片
接着是Geekbench5,小米13 Pro在这一环节中单核与多核跑分分别为1488分和4987分,这一成绩基本与当下的骁龙8 Gen2旗舰表现一致。
图片
功耗方面,小米13 Ultra的单核与多核功耗分别为3.846W和7.923W,这一功耗稍微有些偏高了。
图片
图片
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测试中,小米13 Ultra的跑分为3716分,帧率为22.3,都符合骁龙8 Gen2的正常水平。
图片
此时的整机功耗为8.845W,处于骁龙8 Gen2旗舰的中游水平。
图片
比较有惊喜的是小米13 Ultra这次搭载的环形冷泵技术,通过气液分离和单向循环等技术使得小米13 Ultra的散热能力能够远超普通搭载了VC散热的手机。在20分钟的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循环测试中小米13 Ultra的稳定性来到了90%(作为对比小米13 Pro为78%)。
图片
接着是日常使用场景,使用bilibili播放4K在线视频的情况下,小米13 Ultra功耗为2.607W。
图片
最后我们则进行了5分钟的《原神》须弥跑图,可以看到此时小米13 Ultra的平均帧率为57.2帧,稳帧指数2.2,卡顿和严重卡顿为3.1和0。
图片
实际上小米13 Ultra选择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运行策略,那就是不追求跑满60帧,最高峰值仅保持在58到59帧,但是卡顿数相对较少,玩家的游戏体验会很不错。
功耗方面,小米13 Ultra仅6.3W,这样的成绩我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
图片
最后我们用温枪测量了手机表面温度,可以看到整体的温度分布还算比较均匀。
图片
充电和续航方面,小米13 Ultra搭载了5000mAh电池,经过我们2小时B站1080P视频播放、1小时4K视频录制和30分钟《和平精英》的续航测试,整机还剩44%。
图片
配合90W快充,从0充满整部手机用时38分钟。
图片
最后再来聊聊小米13 Ultra的外观吧。之所以这次放在最后提,是因为我觉得作为如此出色的一部影像旗舰,外观设计已经不重要了。当然这次的小米13 Ultra在CMF上还是花了些心思的,比如第二代可以抗菌的科技纳米皮、全新设计的Unibody金属框架,也都为这款手机的整体拍摄体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片
图片
当小米与徕卡的合作来到了第二个年头,小米13 Ultra用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原来手机影像在光学层面还有如此之多可以进步的地方。从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小米13 Ultra在原本硬件领先、强调影调的基础上,从软件和硬件(包括配件)两个方面和前期构图、中期体验、后期输出(屏显+打印)等多个维度完善了对自身摄影系统的搭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米13 Ultra,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小米13 Ultra拥有时下小型化“相机”中最好的光学性能,同时也是最懂摄影色彩和影调表达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