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轨道就是资源,上万颗星链让太空更堵了,全球航天器谁来管管

图片
(“太空篱笆”系统监测到的近地轨道物体)
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星链卫星已经超过3000颗。可是许多人不知道星链卫星这样的大规模集群星座也让太空更加拥挤不堪,对太空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加强太空交通管制成为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地区共同的呼声。
图片
(第二阶段的星链明显让太空拥挤度翻倍)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增加,地球外太空航天器越来越多,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对于航天器的发射、运行等方面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人们感觉需要对近地空间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航天活动的安全。
【轨道碰撞威胁在增加】
进入新世纪这个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特别是星链这样集群星座建设,让近地空间运行的卫星呈现几何级增长,太空交通管制问题更加突出。现在地球同步轨道有了一定的管控机制,但是在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还没有实施控制机制,基本上是先到先得,大家卫星都在这里运行,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问题。
2009年美俄两国卫星就在太空相撞,2019年星链卫星差点与一枚欧洲卫星相撞,2021年星链卫星更是二度威胁中国空间站,导致中国空间站二度变轨避险。
图片
(2009年,铱星33和 宇宙2251碰撞,产生1200多个碎片)
根据相关资料,目前在近地空间各种废弃卫星及部件不计其数,其中较大的碎片(尺度在1分米以上)超过2万个,较小的碎片可能高达数百万个。这些碎片在太空高速运动,对于航天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有航天专家就曾经指出,随着低轨道集群星座大规模建设,再加上太空碎片不断增多,人类航天发射的窗口正在急剧收缩。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总有一天,人类可能无法再迈向太空。
图片
(天宫空间站曾为躲避星链卫星,调整轨道)
【西方谋求轨道霸权,中国坚持全球共享】
针对近地空间日益拥挤这个问题,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美国、欧盟等都在积极着手建立太空交通管理和控制机制,2018年6月美国率先以总统令的形式发布了《国家太空交通管理政策》,首次阐述美国建立太空交通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原则、地位、作用等。显示美国争夺太空交通管理制高点的意图。
图片
(“太空篱笆”系统,能监测到高尔夫球大小的物体)
2020年美国新一代太空监视雷达-太空篱笆系统投入运用,它能够监控直径为5厘米的太空碎片,为美国及盟友航天活动提供支持。欧盟也在2019年启动了“外层空间安全、安保和可持续性建议”,计划建立欧洲空间态势中心和太空监视系统,力争在2030年之前建成欧洲太空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保证欧洲航天发射活动的安全,避免星链卫星威胁欧洲卫星的情况再次发生。
图片
(发达国家在积极争夺轨道资源的控制权)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是当今航天大国,研究和制订太空交通管理和控制机制责无旁贷。中国航天活动日益增多,太空站已经常驻太空运行,也在建设自己的低轨道集群卫星星座。这样的话国内航天器之间、中外航天器意外事件将会急剧之间因此提高太空监视能力,提高太空交通管理和控制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图片
(美国太空部队,在澳大利亚建造的轨道监控望远镜)
从更广的角度来讲,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制定太空交通管理与控制机制显然是在抢夺规则的话语权。如果规则只能由他们制定,对于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将会在未来航天活动之中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片
(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四号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启动仪式)
因此中国要坚持太空是全人类的太空这个原则,不能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太空交通管理与控制机制,应该由联合国来制定和实施太空交通管理与控制机制,实现机制和规则的公平和平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航天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做到互利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图片
(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在太空问题上被发达国家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