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故里孝贤多|王俊:将推拿技术免费传授给200余名盲人

3月22日至25日,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梅斯竞技场举行。济宁市任城区王俊推拿中心负责人王俊凭借扎实的按摩技能、娴熟的手法、高超的病理逻辑分析在大赛按摩项目中获得冠军。
图片
王俊是曲阜市防山镇王家村人,小时候因意外受伤,造成视神经萎缩,视力逐渐下降,最终视力残疾。为了掌握一技之长,不拖累父母,他在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刻苦学习,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毕业后,志在大成的他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求职、学习,并不断钻研提升推拿技术。他在南京一家推拿店打工时,在60名按摩师中,他的客人最多。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俊接待了无锡宜兴的一名先生,并为他按摩好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位先生是个好心人,邀请他到宜兴创业开店,王俊的推拿店在宜兴发展得顺风顺水,连锁店开了5家,员工达60多人。这些员工大多是盲人,王俊无偿把推拿技术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自立自强。王俊感慨地说:“爱出者爱返。我在成长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我也愿意把推拿技术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回报家乡,2016年王俊开始在济宁创业,在济宁城区先后开了两家推拿店,免费培训200余名盲人按摩师,对愿意留在推拿店工作的给予高额提成,每人月工资拿到五六千元或者更多,并为他们购买了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中30多名盲人学成返乡创业,拥有了自己的按摩店,带动了更多的盲人就业。
图片
在济宁市任城区王俊推拿中心一楼按摩室内,按摩师陈华营一边给顾客按摩,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他今年48岁,是任城区长沟镇白果树村人。十多年前,由于眼底色素变性,陈华营的双眼视力严重下降,后来眼睛只剩下光感了,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也不好找工作,家庭生活由此陷入了困境。陈华营感觉很无助,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7年,双目几近失明的陈华营听说王俊推拿中心免费培训视力残疾人,而且包吃住,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班。王俊手把手地教他,他的按摩技术进步很快。听说陈华营家庭生活困难,王俊还将陈华营留在推拿中心工作,让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人也变得阳光自信了,没事就爱作个打油诗。2021年下半年,陈华营“点钟率”全店第二,王俊还特意奖励他将近3000元。
“2021年,我在开泰花园给儿子买了房,还花了10多万元给儿子买了车。现在,儿子天天接送我上下班。”陈华营高兴地介绍:“有时我的月工资收入8700多元,这里还管吃,基本花不着钱。这生活真是想不到!”陈华营一家人生活的大变化,受益于王俊的带教。
因为脑中风,社会上有许多偏瘫患者。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王俊专门成立了推拿志愿服务队,带领盲人按摩师免费义诊。去年3月,他们在任城区启动了“千次上门免费推拿服务活动”,免费为任城区金城街道30名脑中风患者上门推拿,平均每三四天就上门服务一次。有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他们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称赞。
图片
王俊不断钻研推拿技术,传承、发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五步整复疗法”被评为济宁市任城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19年,他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盲人保健按摩项目第一名。
王俊自强不息,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路。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去年4月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王俊将这些荣誉视为动力,更加坚定地带领盲人朋友一起走向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袁进 赵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