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就近40度,今年“焚风”又在恶搞天气

4月中旬,西南、四川盆地和江浙安徽一度飙升到35-40.6度,打破了当地同期的历史气温记录。
中国以季风性气候为主。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是对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天气系统。
但今年4月高温和副高无关,而是超强的西南干热河谷气团一手造成的。
干热河谷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焚风效应”(burn wind effect)。
相比每年春夏太平洋上吹来的敞亮的东南风,焚风更像个劣迹斑斑的窝里横,风之家族的孽子。
按照自然地理水平地带划分,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河谷本应不缺水,可好多峡谷河畔却荒凉一片,形成了干热河谷。
这里是焚风的老窝之一。
图片
横断山脉群  底图审图号:GS(2016)1609号(局部)|中国气象数据
气流爬上迎风的山坡,随着高度攀升冷却,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凝结释放的热量,让空气上升时冷却的速率减慢,每100米大概降温0.5~0.6℃。
气流过山后到达背风坡,身体里水分已经被抽干,沿坡下沉,升温的速率变成了每100米1℃。
这股又干又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在迎风坡成云致雨,在背风坡变成干热风的完整过程,就是“焚风效应”。
图片
焚风不太挑地方,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米,甚至更低的山地它都能皮一下。
更何况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焚风在这里堪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图片
横断山区山脉的干热河谷,干热河谷是焚风效应和山谷风效应叠加的结果。  图为怒江峡谷石月亮|中国气象数据 摄影:段玮
在西南峡谷的山高谷深处,焚风最能搞事情,把植被、作物和土地烘干,导致有些山谷只能长出仙人掌。
云南怒江谷地的植被就完全被焚风搞成了热带和亚热带稀树草原特征。
图片
干热河谷的稀树草原景观 I wikipedia.org
干热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化相当缓慢,且滞后于气候演化,但人类破坏植被加速了植被的演化进程。
焚风流窜作案的地点还包括天山南北、秦岭脚下、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大小兴安岭、太行山下、皖南山区、台湾的中央山脉等地。
图片
台湾地区百年5大高温记录皆是由焚风造成的。I 台湾省气象局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是焚风的老受害者了。年平均焚风为19天,最多的年份可达49天。
石家庄地区海拔高度相差1000米以上,越过太行山的焚风,能让石家庄地区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时偏高10℃左右。
焚风出现时,能见度由6公里增大到30公里以上,太行山景观一望无遗。
背风坡由于气流下沉(自由大气在背风坡产生波动)产生荚状云,这种云看上去一动不动。
图片
形状奇特的荚状云,被很多人称为“天外来客” I  wikipedia.org
同样处在华北平原的北京也容易受到焚风影响。北京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当西风气流过山,焚风就来了。
如果北京大气透明度持续好,太阳光直射地面,辐射能量基本没有损失,地面升温就飞快。
图片
今年3月,北京出现焚风效应,城区27度,打破3月刚创下的温度纪录 I 中国气象爱好者
人们最早发现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效应最为显著。
同一时间里,山南迎风坡的意大利米兰大雨如注,而山北的瑞士却是碧空万里,干热难熬。没办法,焚风就是喜欢玩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把戏。
亚洲阿尔泰山、欧洲阿尔卑斯山、北美落基山和南美安第斯山等地都是著名的焚风安乐窝,焚风甚至还凭一己之力造出了南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图片
焚风的杰作巴塔哥尼亚沙漠是世界十大沙漠之一 I wikipedia.org
焚风所到之处,作物干旱、减产是常态。由于增温祛湿能力实在太强,焚风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纵火犯。
石家庄近10年中发生特大火灾9次,7次火灾发生前48小时内都有焚风天气出现。
19世纪阿尔卑斯山北坡几次著名的大火灾,也发生在焚风盛行时期。
焚风给火灾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有火种极易酿成火灾,并为扑救增加了困难。
图片
2017年美国圣安娜焚风引发南加州山火,大火连烧数日。科学家说,像加州等易发生山火的地区在未来数十年发生野火次数估计会激增 I wikipedia.org
但有积雪的高山地区同样害怕焚风,因为高温造成积雪融化,很容易造成雪崩或者上游河谷洪水泛滥。
但凡外部还有个别其他帮凶,焚风甚至能造成风灾。
2002年11月14日夜间,焚风在奥地利部分地区形成强烈风暴,并以160公里的时速袭击了农田和村庄。
数百栋民房屋顶被风刮跑或压垮,大树连根拔起,电力和通讯中断,交通瘫痪。此次焚风造成二人丧生,以及数百万欧元经济损失。
图片
世界焚风效应分布图 I wikipediar.org
此外,焚风天气出现时,人类会出现疲倦、抑郁、头痛、脾气暴躁、心悸和浮肿等症状。
医学气象学家认为,这是由焚风的干热特性以及大气电特性的变化对人体影响引起的。
不过,臭名昭著的焚风偶尔也会干点儿好事。
北美落基山冬雪很厚,到初春时分,经焚风融化,可以提早让草场生长,喂养家畜。
夏末秋初,如果焚风克制点,可以让玉米、水果吸收热量提前成熟收获。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受益较多,亲切地称焚风为“玉蜀黍风”。
图片
北美落基山 I wikipedia.org
这些地方的人们,更像是被动接受了焚风偶尔为之的恩赐。相比之下,石家庄要主动得多。
石家庄西部的获鹿、赞皇等县受焚风影响最明显,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盐山、沧州等地高2-3℃。
当地利用这一自然暖带发展简易的保护地蔬菜栽培、种植菠菜,韭菜及香椿等,获得了蔬菜上市早,经济效益高的效果。同时,还能省一笔暖气费。
图片
采香椿的石家庄人 I wikipedia.org
但不供暖的南方就惨多了。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多是喀斯特地貌,原本雨水就蓄不住,容易出现季节性干旱。
由于高原隆起和河谷深切,焚风效应逐渐加强,干热河谷气候日趋干热。
焚风在这里仍是人类难以驾驭的顽劣天气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