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被裹挟赴美,如今处境尴尬

图片
4月以来,台积电将放缓在岛内扩产计划的传闻不断传出。继月初传出明年量产的高雄厂建厂计划出现变化后,12日又传出南科、中科与竹科等多个扩产计划也将放缓。台积电方面对此表示,将在20日举行的线上记者会发布相关消息。据岛内媒体报道,因应台湾岛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不明,加上已在美国与日本设厂的压力影响,台积电在南科工厂的3纳米芯片扩产计划,以及竹科、中科两家生产2纳米晶片的建厂计划也将放缓。
与此同时,4月10日,台积电公布了今年3月份业绩,当月该公司收入约为1454.08亿元新台币,相比2月下滑了10.9%,据悉这是台积电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萎缩(按年增长率为负数)。
岛内多位分析人士称,台积电一再传出警讯,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有关。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台积电被迫赴美设厂是“自残式扩张”,这颗“沉重的种子”恐在两年之后“生根发芽”,有关台积电的坏消息会不断传出。
赴美设厂谁的战利品?
作为国际上芯片代工领域的一大翘楚,台积电赴美设厂的高光时间在2022年12月6日。美国当地时间该日,美国总统拜登出席了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厂移机典礼。面对从台湾地区运过来的高端设备和专业人才,拜登兴奋地表示,“美国制造彻底回来了”!
对于拜登的这一言论,美国媒体评价“拜登总统是在欣赏自己的战利品。”对此,岛内媒体也明察秋毫,看得清楚。台湾《中国时报》在台积电新厂移机当日就撰文指出,全世界都知道半导体的重要性,美日欧把原先依赖台湾生产的尖端半导体拿去本国生产,这不叫“去台化”,什么才是“去台化”?蔡当局对此百依百顺、配合行事,简直是“被卖了还帮忙数钞票”!台湾《联合报》在当日的社论中也指出,半导体业是台湾经济的支柱,台积电也因此被看成是“护台神山”,是前人在远见中步步经营的成果。若问今天的执政者,为20年后的台湾做了什么筹谋,蔡当局将何词以对?
此前也有台积电高管对外透露,台积电本意赴美意愿不高,是在“美国政府和蔡当局的‘敦促’下,才选择设厂。”对此,岛内分析人士则指出,台积电之所以执意赴美开厂,一方面迫于政治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从自身发展,考虑到其设备、专利无法离开美国的支持,台积电若想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优势,就需不惜借美国之手遏制中国大陆芯片的快速崛起。只有对美国“卑躬屈膝”,台积电或许才能获得更多的订单。
但在台积电公司内部一些员工看来,公司这项耗资400亿美元赴美设厂的项目“完全是一个糟糕的商业决定”。据美国《纽约时报》2月22日刊发的一篇报道,对台积电11名员工的采访显示,这家台湾芯片制造商在美国的工厂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内部质疑。很多员工说,该项目可能分散在研发上的注意力,而长期以来帮助台积电战胜竞争对手的正是研发。一些员工还表示,由于潜在的文化冲突,他们不愿到美国工作。
该报道还分析指出,台积电员工的担忧实际凸显了台积电目前的尴尬处境: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其产品能驱动从手机、汽车到导弹等各种物品,该公司掌握着备受各方垂涎的技术,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但是,美国和中国围绕技术领导地位的斗争日渐加深,身陷其中的台积电试图两面下注,结果发现,自己的行动制造出新的紧张关系。
本想赴美“摊大饼”反被“毒药法案”坑?
3月31日,广受各界关注的美国《芯片与科学法》(以下简称美国芯片法)正式启用,岛内分析人士和舆论各方的担忧,一一在这项法案中得到佐证。
美国芯片法立法想法缘起于前总统特朗普主政时期,其主要初衷是希望世界各国芯片大厂都落脚美国,并扩大美国本土制造芯片的产能。这也是美方频频向台积电施压,希望其前往美国设厂的主因。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美国芯片法案最受瞩目的条款之一是,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陆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十年,也不得有意和涉及敏感技术或产品的外国实体进行任何形式的联合研究或(发放)技术许可。一旦违反限制,补贴的资金将可能被全额退回。换言之,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就不能在中国大陆投资半导体产业。此外还有要求来美设厂的企业与美方“超额利润分成”以及要向美方提供新设厂区营业机密的条款。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已在考虑放弃申请美国芯片法案补贴。因为半导体企业都很清楚,拿出核心商业机密,以客户资料换取美国资金补贴,企业的口碑、订单后续必然会受到长期影响。
岛内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国芯片法案背后实际是“胡萝卜与大棒”的逻辑。看似该法案计划提供530亿美元的高额资金,用于协助那些来美发展的企业,但高额补贴的背后,需要这些企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该法案也可看作是“毒药法案”。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日前也直言,美国芯片法中“有些限制条件没办法接受,还要与美国政府讨论,不能让台湾厂商营运受到负面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中美都设有半导体厂的企业包括台积电(南京)、三星(西安)、海力士(大连),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大陆生产28纳米以下较先进制程芯片的企业,其中南京工厂在生产16纳米芯片,明显触及美国芯片法底线,令人怀疑美方的这一法案正是冲着台积电而来。
面对美国芯片法案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各方关注,6月26日该法案开放申请时,台积电会如何抉择?
舍弃中国大陆市场,台积电会过得更好?
作为世界芯片代工领域的一大翘楚,台积电不管是工艺先进程度、良品率、晶体管密度,都要领先竞争对手至少一个等级,显现在电子产品中带来的则是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功耗。因此,台积电一直是苹果、华为、AMD等世界芯片需求顶级企业的座上宾。再加上创始人张忠谋“贸易自由”的理念,台积电多年来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刚刚过去的3月,台积电公布的月报让岛内不淡定了。这份月营收成绩单显示,今年3月台积电营收1454.08亿元(新台币),创下17个月新低,累计第一季合并营收5086.33亿元,季减幅度达到18.7%。从历史上看,3月通常是台积电首季营收最强的月份,但今年3月,台积电的营收罕见仅达底标,令业界很意外。岛内业内观察人士为此发出警示,这对台湾整个半导体产业来说是一大坏兆头,该产业可能面临的是L型底部,而不是典型的V型底部反弹。
对于早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对公司赴美将失去中国大陆市场订单的一番言论,岛内民众也开始持质疑态度。刘德音曾表示,“失去华为,订单很快会补齐”“大陆订单仅占台积电10%”。
岛内媒体也曝出台积电今年以来的业绩营收危机。台湾中时新闻网4月12日报道,依客户需求与市场动向而定,台积电原定1月开标的高雄厂机电工程标案延后1年,相关无尘室及装机作业将随之延后;此外,台积电高雄厂计划采购的28纳米机台清单也全数取消。
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数据库研究员暨总监刘佩真认为,台积电今年首季业绩疲软是台湾半导体业的不祥之兆。后续除了要关注台积电在岛内及海外的扩产是否有递延外,其今年资本支出是否维持在320亿至360亿美元规模,也是判断其今年营收状况的重要指标。她表示,终端需求变化、库存去化情况、各制程产能利用率变化以及下半年订单能见度,都是接下来预判台积电未来营收情况的重要方面。
在美中地缘政治角力中,台积电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现在这家被称为台湾“护岛神山”的知名企业陷入两难。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该公司去年在大陆市场的营收占比约10.82%,仅次于美国。因此,若被迫放弃大陆市场将是台积电难以承受之重。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4月22日第06版)
记者:修菁
版面编辑:修菁‍‍‍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