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自己提出的诉讼理由和请求,对法官审判案件有何影响?

原告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对法官的审判有重大影响,如果诉讼请求写不准确,将会让自己遭受重大损失;虽然法官是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来对案件进行审判,但是审判的焦点都是围绕原告的诉讼请求来进行的。
图片
原告诉讼请求事关切身利益
原告在提起诉讼的时候往往要提交起诉状,而起诉状上所载明的诉讼请求,是本次起诉的目的,法官看到后就知道原告在主张什么,主张是否合理,或者可以通过经验判断出原告本次诉讼的策略和目的。
法官是本着“不告不理”的原则来审判案件,只会审判原告主张的请求,而不会擅自对没主张的要求进行判定,这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及自由的体现。
比如,在起诉借款纠纷时,10万元的本金,5%利息,至少可以在诉讼请求中列出三种不同的利息方式,第一种起诉借条上所载明的还款期限,如果时限是一年(2019年1月),利息就是5000;第二种计算到起诉之日(2019年12月31日),利息就是10000元;第三种,请求支付到实际偿还之日,假如2020年12月31日对方才偿还,利息就是15000元。
三种方式的计算都是合法的,法官都会支持,就看诉讼请求如何写,所以说事关切身利益,对法官的审判影响巨大。
图片
诉讼理由的充分,可以让法官更容易相信案件的事实
原告的诉讼理由,如果如实陈述,法官会根据自己的办案经验对整个纠纷形成初步的认识和判断,而且这种判决通常是正确的。因为诉讼理由中不仅有案件的事实关系,还是纠纷解决的法律理由。
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判断,诉讼理由的合理与合法,更容易让法官在内心认可原告的主张,从主观上是利于案件的结果的。
当然,诉讼理由并不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打官司打的是证据,说得再好也要拿出证据来,但说的好的影响却是存在的。
图片
结语
综合上述,原告在提起诉讼时,一定要科学的提起诉讼请求,并适当的陈述诉讼理由,有利于整个案件的推进,和争取到一定对自己有利的主观动力。
而且诉讼请求如果提出不当,不仅得不到法官的支持,还会因此多承受诉讼费用,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还要适当的隐藏自己的诉讼策略,这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用心思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