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举办“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 缅怀中新友好历史

人民网惠灵顿4月24日电(黄铮铮) 4月21日至23日,由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办、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支持的“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办,以以纪念和缅怀这位曾旅居中国的新西兰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该展览展出了关于路易·艾黎的珍贵历史图片、书画艺术作品,以及他生前使用过的实物,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近年来新西兰境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路易·艾黎主题展览。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新西兰前议长戴维·卡特、新中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麦康年、新中友协主席黎开盛等新各界人士、艾黎亲属、华侨华人等近百人参加了21日晚于惠灵顿毛利文化中心举行的开幕式。
图片
2023年4月21日,“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开幕式在新西兰惠灵顿毛利文化中心举行(摄影 黄铮铮)
王小龙在开幕式上致辞说,1927年4月21日,路易·艾黎首次踏上中国大地,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和深化中新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称艾黎是“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跨越山海友谊的开拓者”,并呼吁中新两国各界人士在开启两国关系第二个50年新征程之际,弘扬“友好、包容、奋进”的艾黎精神,推动两国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并为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2023年4月21日,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在“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开幕式上致辞(摄影 黄铮铮)
新西兰前议长戴维·卡特在致辞中表示,他很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艾黎为中国、中新关系所做的巨大贡献的影响将在下一代中逐渐变淡。他说:“我们绝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卡特对于这次展览的重要性表示赞赏,并呼吁大家要尽可能长时间地记住艾黎所作出的贡献。
该展览的策展人是路易·艾黎的养子之一邓邦镇,以及他的妻子卢波。邓邦镇告诉人民网记者,他们已经举办了20多场类似的展览,因为艾黎在去世前嘱托他们要积极促进中新文化交流。这一使命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艾黎并传承他的精神。
图片
2023年4月21日,路易·艾黎养子之一邓邦镇在“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上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摄影 黄铮铮)
惠灵顿市议员瑞·庄在活动现场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称,虽然他一直知道路易·艾黎,但却不知道他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有过那么多的孩子和孙子。此次展览帮助更多新西兰人了解路易·艾黎,从而也更了解中国。
路易·艾黎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南岛斯普林菲尔德镇,1987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艾黎青年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回国经营牧场。
图片
2023年4月21日,观众欣赏“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上展出的作品(摄影 黄铮铮)
他于1927年前往中国,目睹当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决心投入劳苦大众要求变革的斗争。他积极帮助普通的穷苦民众,投身赈灾工作,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提供了支持与帮助。
抗日战争伊始,他和斯诺夫妇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各种工业合作社,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上世纪40年代,他同乔治·何克一道,创办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努力探索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半工半读、手脑并用的新型教育,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的诞生培养技术人才。
图片
2023年4月21日,“路易·艾黎生平纪念展”开幕式在新西兰惠灵顿毛利文化中心举行(摄影 黄铮铮)
新中国成立后,他遍访中国大江南北,勤奋写作,向全世界介绍新中国的变化和成就,积极致力于争取被压迫人民解放、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对促进中国和新西兰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起了独特的作用,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望。
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初发起成立了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是新中友好的早期奠基人之一,受到了新西兰、中国两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