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她的直播间,我愿意打赏

图片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想与大家聊聊一群渴望阅读、却无法顺利识字的人——文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盲”成了一句骂人话。
“你文盲啊”几乎等同“你有傻啊”;而“绝望的文盲”已经开始用来嘲笑不学无术的明星。
图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真正的文盲数量并不少。
他们不是不学,而是因为贫穷、疾病、地域等各种不得已的原因没有得到识字的机会,然后与世界的现代和繁华渐行渐远。
而这群人在社会上也几乎失语,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和他们的困境。
图片
最近出现的网络成人识字直播间,好像一道光透过屏幕,照进了他们的生活。
“文盲”“直播间”这两个似乎跨次元词语的组合,也折叠了最真实的中国。
李阿姨做梦也没想到,能在自己65岁这年遇到生命里的第一个老师。
白天李阿姨的身份是奶奶,主要工作是在家带小孙女。等到儿子、儿媳回来,她就一个人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手机、铅笔和田字格本,开启一个学生的角色。
a、o、e、i、u、ü……李阿姨跟着手机直播间的老师认真地念,从最基础的拼音学起。
图片
接下来她还会学上十个汉字,课堂上,李阿姨一笔一划地写;课下她要把这十个汉字记牢,会写会用。
因为贫困,李阿姨从没上过学,也认不得字,就连自己的名字她也只会照猫画虎地描。
但是,她从来没有和外人说过自己是文盲,就连儿子也是中学后才发现母亲竟然不识字。
图片
李阿姨好胜要强,年轻时,她一个人打好几份工,白天她给学校食堂刷碗、摘菜,晚上去家附近的浴室打扫卫生。
因为靠谱又能干,食堂老板想让李阿姨帮忙算算账,李阿姨马上拒绝了。大字不识一筐,怎么可能做会计工作呢。
后来也是在食堂老板的帮助下,李阿姨做起了调味品的生意。
图片
儿子到现在还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做生意赔得很惨。母亲从来没说过,那次赔本是因为她把自己的名字写错,对方赖账,让她损失了近万元。 
没文化,不识字一直都是李阿姨心里的隐痛。她不想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拼着命地挣钱把儿子供到了大学。
李阿姨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认认字、补补课,但是因为养家劳作,她根本没有时间。
直到儿子大学毕业、成家立业,李阿姨才在经济方面没了负担,也有了空闲。
平时李阿姨会用手机刷刷视频网站、看看短视频和直播。无意中,她发现直播间里,居然有老师教识字。
因为没文化,李阿姨对身边的一切都非常警惕,最开始她以为这种直播是骗钱的,“至少要骗人买点东西吧。”
图片
她大着胆子跟着上了几次课,却发现直播间的老师根本没有带货,还教得特别仔细。
更重要的是,李阿姨发现直播间里,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成年人,他们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自己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组织。
同学们中,很多人都比李阿姨年轻,但是学得却没有她快。李阿姨说,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承担了好多压力。
图片
45岁的惠凤,是李阿姨在直播间认识的同学,她们互加了好友。
有几次直播间里,李阿姨都没有发现惠凤。微信联络后,她才知道,惠凤每天夜里还在干活。
有好几次,惠凤已经累得不想继续学了,更让她想放弃的是,丈夫每次看到她在直播间学识字都要来挖苦几句,你要是能认识字,我跟你姓!
李阿姨鼓励惠凤,才40多岁,有了文化,未来还有会前途的。现在的机会这么好,不能再放弃了,不要听别人怎么说。
其实李阿姨和同学们的情况,直播间的老师体会更深。
来自宁夏的金霞老师每晚十点准时开通成人识字的直播。
为什么选择10点才开始?就是因为很多同学都要夜里才能结束一天的劳作,拥有自己的时间。
图片
图片
     夜里练习写字的学员  
74岁的杨维云退休前,是有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 “教了一辈子语文,和拼音打了一辈子交道。”
退休后,她想着做点什么,就玩起了短视频平台。本来是想在疫情期间,教一教小朋友认字,可没想到直播间却涌进来一批不识字的大朋友。
图片
只是教大人可比教小孩难得多。孩子们是一张白纸,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和障碍,简单而轻松。
成年人早就被社会涂满了颜色。尤其是直播间里这些“大龄学员”,底色基本都是灰的。
他们不识字,是社会的最底层,很少受到肯定和关爱,内心非常自卑。
第一次进直播间学识字的人,最常问的就是:“老师,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学会吗?”
图片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笨、最没用、最没有希望的人。
而这些人在学习上一旦遇到的困难,就特别容易放弃。
识字直播老师程杰说,在这里老师要教的不仅仅是认字。每一件小事儿,都影响着学生们的信心。
有时他们因为不识字,操作手机都有困难,有的人不会进直播间,有的人因为网络不好,直播卡顿而想放弃。
图片
这时候老师会一个个电话拨过去,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上课,怎么回看,怎么复习。
除了这种“保姆式”的关怀,老师给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支持。
打工时被欺负了、怀疑自己老公出轨了,林林总总……
很多问题都不是识字直播间里的老师能解决的,但只要认真倾听,就是给了他们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优待。
李阿姨说,她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里受人白眼最多,这辈子第一次被这样温暖的对待,竟然是在是直播间。
学员们都会非常真诚地给为主播老师增加曝光,用心打出好评,虽然错别字非常多……
图片
为了感谢老师,他们还经常给老师邮礼物,新疆的葡萄干、山东的苹果、宁夏的枸杞……
主播金霞被学员们的淳朴和真挚打动。她经常喝的麦冬草,就是学生去山上采的,又邮寄给她,让她保护嗓子的。
图片
如果不是“成人识字直播间”屡上新闻,我们可能认为,在教育日渐普及的今天,应该没有不识字的人了。
我们更很难体会到不识字的人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就像视力正常的人,无法理解盲人眼里的黑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文盲率高达80%,而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
图片
从1949年到1998年,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人,把成人文盲率降到15%以下。
而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盲率已降至2.67%。这绝对是值得骄傲的成绩!
图片
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用14亿乘以2.67%就是3775万多人。
还有一个数据更加残酷,中国文盲群体中女性占75%,3000多万文盲中,有超过2800万人是女性!
就在2021年,还有这样一则新闻,说是一个女子走丢了30年之久。
她只记得自己的家在一个叫“鱼江街”的地方,逢人就问“鱼江街”却始终没有消息。
图片
30年后,已经59岁的她,遇到了一位来自安徽省庐江县的人,她又习惯性地打听起“鱼江街”。
 这时候她才知道,“鱼江街”,原来其实就是“庐江县”。
因为不识字,她走丢30年,却怎么也找不到家。
更多的不识字的女人,不会看地图,不懂路标,不认识路边商店,她们根本不敢独自离开家……
世界那么大,她们的生存之地却只有方寸。
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人来说,文盲是难以启齿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李阿姨,儿子直到上了初中,才开始怀疑母亲是不是不识字:她说话做事总是很自卑;需要拉着亲朋才敢去银行;买东西的时候,只会买常用款,因为看不懂新产品……
图片
小时候,他还看见母亲去医院,挂号、拿药不知道怎么走,问保安,保安对她吼,“你没长眼啊!”
这些只是他看到的,其实儿子并不知道,李阿姨在社会上还经历过什么,因为她从来都不会和儿子主动说起这些。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支持母亲上课识字,怕手机太小对眼睛不好,儿子还特意给李阿姨买了平板电脑。
李阿姨也有了小目标,等小孙女长大了,她可以教小朋友写字。
有一天晚上,儿子无意中发现李阿姨的田字格本上,整整齐齐地写着,李红梅,三个字。
不是乱写的,也不是描的,每一横、每一竖,都写得铿锵有力。他知道,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他最亲的人没有被抛下!
图片
时间回到1952年,在全国运动会的短跑项目上,运动员们没有急着跑,而是全部蹲下来写字。
因为当时比赛的规则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书写汉字,才可以起跑。
图片
现在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要求,却是当时人们要扫盲的决心。而现在,扫盲的方法更多、更便捷了。
站在现代文明的起跑线上,中国14亿人,一个都不能少!